綠眉毛號

綠眉毛號

綠眉毛號是傳統帆船,船首形似鳥嘴,簡稱鳥船,是我國鳥船系列中的優秀船型,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船”之一。

基本簡介

“綠眉毛”號綠眉毛”號
“綠眉毛”號,長31米,寬6.8米,吃水深2.2米,排水量230噸;採用古老的木製舵,舵長11米,寬2.3米;有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24.5米,主帆三面,使用風力航速最高可達每小時9海里;因船頭似鳥嘴呈尖型,又稱“鳥船”(古代浙人認為是鳥銜來稻穀種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魚米之鄉,所以把船頭做成鳥嘴狀)。
舟山“綠眉毛”號傳統帆船,船首形似鳥嘴,簡稱鳥船,因船頭眼上方有條綠色眉而得名,是我國鳥船系列中的優秀船型,並與沙船、福船、廣船一起,形成中國古代“四大名船”。

鄭和舟師

鄭和舟師的船型種類很多。按史籍記載,有海舡、海舟、海風船、海運船、寶船等;按船型特徵劃分,有福船、鳥船、沙船、廣船等;按推進方式劃分,有9桅12帆、到3桅5帆或大8櫓、6櫓等。以上“海運船”、“ 鳥船”、“3桅5帆”等,與舟山“綠眉毛”古帆船船型完全相符。
公元1405年至1433年,“綠眉毛”追隨著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揚帆出海,七下西洋,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開啟了世界航海大發現的先河,而且樹立了中華民族與鄰為善、睦鄰邦交、共同發展的和平典范,堪稱中華民族乃至人類航海史的巔峰作。

征程

“綠眉毛”號“綠眉毛”號
2003年8月,“綠眉毛”號進行舟山群島環海試航;2004年4月29日,它由朱家尖蜈蚣碼頭起航對南京、江蘇太倉和福建長樂作“重訪鄭和三港”航行,上述三地分別是鄭和下西洋的策源地、起錨地和開洋地,該年5月底回舟山休整;2005年3月7日,它在舟山沈家門港口舉行“揚帆中華”起航儀式,計畫造訪11個海上歷史名港,因適逢30年未遇的寒潮,於3月13日才起錨前往青島,25日來到寧波,如無意外明後天將來到第三站溫州,前方停靠點有泉州、廈門、深圳、廣州、香港、澳門和三亞等地,全程預計將在5月初完成。船上現有船員11人,考察隊員5人,每到一地,“綠眉毛”都要開展公開發布,與學者座談當地海洋歷史文化與海洋經濟,考察當地海洋文明遺蹟、海洋有關民俗等,組織中小學生進行海洋相關科普教育及向市民開放的五項主題活動。[1]

世家得意之作

“綠眉毛”號的製造者是舟山岑氏木船作坊的岑國和、岑武國兄弟倆。“有祖上傳下來的造船工藝,有爺爺父親輩留下來的古船圖紙,也有一些船史專家的指導。”51歲的岑國和說,自己出生造船世家,岑氏造木船有資料可考始自他的曾祖,其祖父岑阿友、其父岑全富皆是舟山相當知名的木船製造藝人,他從16歲開始就跟在父親身邊學做木船,做過木船無數。說起得意之作“綠眉毛”號,他稱之為“現代化工具與古代做法的結合”。據介紹,他的木船作坊現在主要做古代船模或仿古船,每年能造20艘左右,目前正受國家博物館委託製造一艘鄭和“寶船”模型。
舟山“綠眉毛”號傳統帆船船和舟山船是舟山海洋文化的搖籃,早在2000年前,河姆渡先民的後代面對變幻莫測的大海,出於對鳥文化的崇拜,把“雙鳥升 日”文化信仰融入造船之中,期盼自己駕駛的舟船能像飛鳥一樣,自由搏擊大海。由此,作為浙江海上運輸、海洋漁業捕撈主要船舶的“綠眉毛”古木帆船船型在寧代顯現,並在明、清得到廣泛套用。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為中國古船文化和航海文化的重要組成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