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春茶

綠楊春茶

揚子春牌茶葉就是揚州西郊7公里外的方圓近萬畝的廟山等丘陵地帶出產的茶葉。茶葉採用採用有機肥料栽培和管理。揚子春茶形如新柳(葉),翠綠秀氣,內質香氣高雅,湯色清明,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綠楊春茶

【介紹】

揚州好茶煮在“悶壺”中
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頭采”茶貴比黃金,與之相比,揚州名茶綠楊春在品質上並不遜色,但價格卻被拉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是市場推廣過於“羞答答”了———
因為氣候原因,今年揚州地產茶“頭采”較往年提前10天,儀征最早的新茶從3月28日就開始採摘了。這兩天,揚城大小茶莊陸續打出“綠楊春”新茶上市的招牌。但是揚州新茶上市卻極其低調,只有個別茶莊在店前支起炒鍋,沿襲“新茶現炒現賣”的老套路。
反觀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無不在“頭采”茶上大做文章,極盡宣傳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賣價貴比黃金,而且“頭采”天價一年比一年高。地產新茶的“羞答答”,與“早上皮包水”的揚州茶文化顯得極度不融洽。
默默無聞的好茶
“客觀上講,揚州名茶‘綠楊春’在品質上並不遜於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說各有特色。”揚州聚春源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從事茶葉生產經營十幾年,他這樣評價揚州茶。
但一個叫好不叫座的茶難稱為好茶。張春舉例說,福建紅茶“大紅袍”,絕對是茶中精品,可在揚州卻沒有太多的人接受。
揚州的“綠楊春”儘管只有20多年生產史,但生產工藝不斷創新,茶質也不斷提升,具有了自己獨特的特色,特別是新茶,湯色和茶葉都綠得誘人。如今,揚州“綠楊春”已得到城區消費者的認可,也逐漸被江都、泰州等周邊縣市茶客所接受。在全國“中茶杯”茶葉評比中,“綠楊春”多次獲得特等獎,可以說,以“綠楊春”為主的揚州茶正成為茶中新貴,揚州茶完全具備了與其他名茶一樣高聲叫賣的底氣。
“不過,揚州茶與那些名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沒別的,就差在知名度上,除了歷史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揚州茶不善於宣傳自己。”張春這么認為。
今朝有酒今朝醉
揚州目前大概有茶園4萬畝,茶葉年產量在1000噸左右,但是揚州每年的茶葉銷量在3000噸以上。
因為茶葉好賣,揚州茶的生產者自然就會產生短期行為,宣傳意識嚴重缺失,在他們眼裡,茶葉生產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宣傳,甚至認為宣傳簡直就是多餘,對茶葉品牌的塑造更是漠不關心。從生產工藝上看,揚州茶目前只有“綠楊春”、“皓茗”、“平山貢春”、“山河擷翠”等品種,而90%左右均為大宗綠茶,沒有名稱只能以等級排名,實為中低檔茶葉。從品牌上看,揚州茶雖有幾十個品牌,但較有名氣的也就“五泉”、“登月”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其他的都藉藉無名。
除了揚州茶生產者缺乏自我炒作的意識,揚州本土的茶經銷商們也不屑宣傳地產茶。因為揚州人對地產茶知根知底,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不大,而外地茶賺頭大得多,宣傳越賣力,賺得當然也越多。另外,揚州茶較之江南茶生產周期滯後,新茶上市也相對滯後,在江南茶大規模的宣傳轟炸後,市場就出現了一個宣傳疲勞,致使上市稍遲的揚州新茶很難有新的視覺和聽覺衝擊,經銷商們自然不會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各自為戰的經營
“揚州有幾十個茶品牌、幾百戶茶商,卻沒有一個行業協會,經營基本是一盤散沙,有了好處個個爭在前面,要做事沒有一個帶頭。”張春說,“像宣傳炒作新茶這類事關全行業的事,幾乎無人過問。”
“綠楊春”作為地產的名茶,基本是揚州茶的代表,成為小有名氣的品牌,於是就有人開始“搶桃子”,曾經就有多家爭奪這個品牌的所有權,官司打了多年最終沒有輸家和贏家。“綠楊春”成為揚州茶的共有品牌,各生產商在“綠楊春”下冠以子品牌,像“五泉綠楊春”。然而,對“綠楊春”這個共有品牌,卻沒有一家生產商站出來維護和發揚光大。
於是,揚州地產“頭采”茶的“羞答答”也就不足為奇了。更為可怕的是,揚州市場上假冒的“綠楊春”新茶遍地都是,正宗的“綠楊春”明前茶至少每千克1000元,而假冒的只有200元,甚至更低。現在,就連少數生產正宗“綠楊春”的廠家也開始出售假冒“綠楊春”。
“揚州茶建立行業協會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張春說,令人欣喜的是,儀征的茶業協會已在組建,將對行業生產經營起到規範作用,“但願這個協會能催生整個揚州茶行業協會。”
借力“吆喝”有捷徑
今年“4·18”期間,“康師傅”總投資8500萬美元的飲料生產基地有望在江陽工業園開工,總共將建成16條生產線,年產值可達40億。未來揚州無疑將成為“康師傅”飲品華東地區的兩大生產據點之一,而“康師傅”飲品以“冰綠茶”、“冰紅茶”最負盛名,那么揚州茶能否搭乘“康師傅”這輛快車,行銷全國呢?揚州茶如果做成這篇文章,宣傳自身將會事半功倍。
康師傅“冰綠茶”、“冰紅茶”中一個重要原料就是從茶葉中提取的茶粉。茶粉不會從價格太高的春茶中提取,一般選擇價格較低的夏茶和秋茶,以便降低成本。而揚州目前地產春茶供不應求,但夏茶和秋茶的開發卻還沒起步。據悉,儀征有大小茶園過百,茶農們只注重春茶的生產,每年只生產1個多月,到5月底就不再採茶,因為夏茶茶質下降,只能充當低檔茶,賣不出好價錢,茶農們乾脆放棄採摘,以便讓茶樹更好地休養生息,期待來年春茶高產。
這批閒置在茶樹上的夏茶和秋茶,如果真的能與“康師傅”聯姻,不僅能為茶農們帶來一筆額外的收入,更能借“康師傅”的名聲,提升揚州茶的形象。這個宣傳揚州茶的良機,比起每年一度人為炒作的新茶“頭采”拍賣,要強百倍千倍。

【產地】

揚州位於長江北岸,與鎮將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上,揚州作為江淮經濟文化中心,曾盛極一時。揚州山明水秀,名人薈萃,歷史上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名勝古蹟、詩詞歌賦和掌故傳說。
【品質特徵】
綠楊春茶品質特徵:形如新柳(葉),翠綠秀氣。內質香氣高雅,湯色清明,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