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人物傳記系列:周恩來與邵力子

統戰人物傳記系列:周恩來與邵力子

《人物傳記系列:周恩來與邵力子》內容簡介:加入共產黨又退出,加入國民黨又退出,一生沉浮又號稱“和平老人”——邵力子一身濃縮了中國近現代史中複雜的黨派關係。但在其一生,他又與周恩來有著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誼。《人物傳記系列:周恩來與邵力子》以統一戰線中周恩來和邵力子的黨派、私人交往為視角,利用豐富的史料和歷史細節,為讀者解開了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統戰人物傳記系列:周恩來與邵力子》不僅成為統一戰線工作者的案頭書,更受到眾史學工作者和讀者的歡迎。從統一戰線的視角、採用紀實的手法,聚焦鉤沉老一輩革命家與愛國民主人士的歷史交集、人生交往,以豐沛的細節再現中國近現代史的演進歷程,《周恩來與邵力子》屬於首創,是中共黨史研究、中國現代史研究的一項富有開拓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作者簡介

舒風,1935年生,河北省晉州市人。1960年8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在北京景山學校、中國曲藝家協會、國家科委(現國家科技部)人力資源研究所、國家人事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事報刊社等單位工作。歷任《中國人才》雜誌副主編、中國人才研究會副秘書長等職。著有《周恩來與張治中》《周恩來與邵力子》《培根》《曼德拉》《貝多》《伏爾泰》《托爾斯泰》《馬克·吐溫《人比山高》《孫武與孫臏》等十數部人物傳記和《列寧人才思想研究》《瀟灑人生》《把握住今天》《你怎樣消費時間》《家庭人際關係》《國外婚戀漫話》等多部著述。此外,還主編有《人才問題新思考》《新秀文論薈萃》《你怎樣成才》《敢峰教育文選》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結識於第一次國共合作
一、創辦上海大學
二、“五卅”中的邵力子
三、黃埔相見
四、懇切交談
五、拜訪李大釗和馮玉祥
六、邵力子接任政治部主任
七、深受學生歡迎的兩位教官
第二章北伐開始各分西東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北上莫斯科
三、出席共產國際會議
四、史達林接見邵力子,周恩來領導工人起義
五、蔣介石懸賞通緝周恩來
六、邵力子隱居南京,蔣介石被迫下野
七、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三章“西安事變”兩人重逢
一、邵力子從甘肅到陝西
二、張學良奉命“剿共”
三、張學良楊虎城聯合抗日
四、膚施會談,聯共抗日
五、張學良怒查省黨部
六、華清池蔣介石被扣
七、“三位一體”逼蔣抗日
八、邵力子溪口陪讀
第四章第二次國共合作
一、邵力子出任國民黨宣傳部部長
二、出版《魯迅全集》和《毛澤東自傳》
三、參加廬山談判
四、創辦《新華日報》
五、鄉情·友情·愛國情
六、反對溶共,營救同志
七、維護合作,團結抗日
第五章重慶談判與政協會議
一、兩黨談判,波瀾起伏
二、寸土不讓,極力折中
三、張瀾質問,邵公受窘
四、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五、折衝樽俎,實現和平
六、周恩來虎穴奮戰
七、邵力子有求必應
第六章北平和談前後
一、如夢方醒,恬然悔悟
二、邵力子直抒胸臆
三、“和平”最受歡迎
四、“我很想留下來”
五、邵老未雨綢繆,周公質問文白
六、路只有一條,“向人民靠攏”
七、“最後定稿”,不容改動
八、國民黨拒絕簽字,代表團留居北平
第七章精誠合作,和平建國
一、積極投入新政權建設
二、慰問治淮大軍
三、“國內建設急需人才”
四、“不反共,我們歡迎”
五、提倡計畫生育
六、為台灣回歸而奔走呼號
七、“鬍子”與“濂溪”間的橋樑
八、在整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
結束語
後記
再版後記

後記

《統戰人物傳記系列》是本社列入國家“九五”規劃的重點圖書。初版時,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同志親自作序,並指出:“編撰和出版這套叢書,既具有重要文化價值,更可以發揮以史為鑑、以史育人的作用。”叢書自出版以來,不僅成為統一戰線工作者的案頭書,更受到眾史學工作者和讀者的歡迎。從統一戰線的視角、採用紀實的手法,聚焦鉤沉老一輩革命家與愛國民主人士的歷史交集、人生交往,以豐沛的細節再現中國近現代史的演進歷程,本套書屬於首創,是中共黨史研究、中國現代史研究的一項富有開拓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特別是為滿足今日青少年學習歷史、汲取智慧、健康成長的需要,本社決定修訂再版此書。在此,我們向給予此書諸多支持的作者們、讀者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華文出版社
2012年5月

序言

邵力子先生1882年出生在浙江省紹興。他的一生,經歷了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時代,經歷了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他追隨歷史車輪的軌跡,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貢獻。
邵力子先生素有“和平老人”的稱號。這是人們讚賞他一貫堅持國共兩黨真誠合作,用和平方法解決一切爭端的主張而給予他的稱號,是對他的稱頌。
在國共兩黨的多次談判及合作中,邵力子先生和周恩來同志有著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誼。1925年夏,上海法租界工部局下令驅逐邵力子先生出境時,他便毅然投奔廣州,參與黃埔軍校的組織領導工作。在這段時間裡,他與周恩來交往甚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邵力子先生對於維護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及準備出師北伐起了積極的作用。
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在這次合作期間,國共兩黨曾進行過多次談判:周恩來和邵力子,一位代表中國共產黨,一位代表中國國民黨,兩個人在談判桌上進行過針鋒相對的激烈爭論。在兩黨談判中,他們兩位進一步加深了相互間的了解,也增進了友誼。
1949年4月,邵力子參加了南京政府的和平談判代表團。經過半個月的協商、討論,最後形成八條二十四款的《國內和平協定》。但是南京政府拒絕簽字,最終導致和談破裂。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奮勇作戰,徹底摧毀了國民黨當局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政府。在人民解放軍渡江前夕,時處北平的南京政府代表團討論何時返回南京“復命”時,邵力子先生已經認識到國民黨的腐敗、沒落、注定要徹底失敗,首先發言表示,堅決不再南返。在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斷時刻,邵力子先生堅決站到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方面。從此,他開始了一生中嶄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後,邵力子先生已經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但他心情舒暢,老當益壯,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和外交活動,參與協商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事業努力工作。他的思想適應時代的進步不斷前進,他對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共領導人的崇敬之情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恩來和邵力子之間的友誼也更加深厚。
周恩來與邵力子的交往,肝膽相照,赤誠相見。
周恩來與邵力子的友誼是真誠的、純潔的,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