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龍[中藥]

紫金龍[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金龍,中藥材名。本品為罌粟科植物藤鈴兒草的根。秋季採收。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為:止痛,降壓,止血。治各種疼痛,高血壓,血崩,內傷出血,跌打損傷。①《雲南中草藥》:止血,清熱消炎,麻醉鎮痛。治高血壓,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止血收斂,舒筋絡,止痛。治神經性頭痛,牙痛,關節痛,胃痛,痧症。③《雲南中草藥選》:止血。治血崩,婦女產後流血過多。

來源

本品為罌粟科植物藤鈴兒草的根。秋季採收。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

①《雲南中草藥》:辛微苦,涼,有毒。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麻,性寒。

功能主治

止痛,降壓,止血。治各種疼痛,高血壓,血崩,內傷出血,跌打損傷。

①《雲南中草藥》:止血,清熱消炎,麻醉鎮痛。治高血壓,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止血收斂,舒筋絡,止痛。治神經性頭痛,牙痛,關節痛,胃痛,痧症。

③《雲南中草藥選》:止血。治血崩,婦女產後流血過多。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折斷時流出黃紅色汁液。根木質,圓柱形,粗可達5厘米,多分枝,乾時外皮淺茶褐色,且為木栓質,有斜向溝紋。莖有縱溝,多分枝,3出2回羽狀複葉,有些小葉呈卷鬚狀;小葉卵形,長0.6~3厘米,寬0.4~2厘米,基出脈5~7,全緣。總狀花序與葉對生;花小,淡黃色;萼片2,長約2毫米,早落;花瓣4,左右對稱,外面2枚基部、囊狀,內面2枚具細長爪,上部粘合;雄蕊6,合生成2束;子房狹卵形。蒴果長卵形,長約2厘米,紫紅色。種子多數。花期夏季。

分布區域

分布於雲南、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陰濕的水溝邊、低洼草地、竹林及雜木林下。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略彎曲,有的有分枝,長5-30cm,直徑0.5-4cm,根頭部稍粗大而扭曲,有數個莖基殘留。表面暗灰棕色或暗紫褐色,有明顯溝紋。質硬而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淺灰棕色至暗紫褐色,可見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微麻。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最外為落皮層;木栓層為數列含棕色物的木栓細胞。韌皮部除篩管外,均為薄壁細胞。形成層細胞色稍深。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20-120μm。本品薄壁細胞含眾多澱粉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分;或研末。外用:研粉撒布。

相關配伍

①治高血壓:紫金龍七分,竹茹三錢,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②治各種疼痛,跌打損傷,紅白帶,高血壓:紫金龍研末,每用三至四分,開水吞服,日服三次。(《雲南中草藥選》)

③治內傷出血:紫金龍粉每日三次,每次七分,開水送服。(《全展選編內科》)

注意事項

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孕婦忌服。

②《雲南中草藥選》:服藥時忌食豆類。

化學成份

紫金龍的根含右旋紫堇定(corydine),右旋海罌粟鹼(glaucine)。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止血,清熱消炎,麻醉鎮痛。治高血壓,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

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止血收斂,舒筋絡,止痛。治神經性頭痛,牙痛,關節痛,胃痛,痧症。

3.《雲南中草藥選》:止血。治血崩,婦女產後流血過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