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黃金市場

紐約黃金市場

紐約黃金市場建立於1975年,以黃金期貨交易為主。這一巨大的國際黃金市場的形成是由於1975年美國宣布允許其居民持有、買賣黃金,由於紐約是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另外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會議後大量在紐約拍賣黃金,目時美國國內的黃金需求量又不斷擴大、由此,紐約黃金期貨市場建立不久,就成為世界黃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簡介

紐約黃金市場紐約黃金市場

市場(NewYorkGoldMarket)建立於1975年,以黃金期貨交易為主。這一巨大的國際黃金市場的形成是由於1975年美國宣布允許其居民持有、買賣黃金,由於紐約是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另外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會議後大量在紐約拍賣黃金,目時美國國內的黃金需求量又不斷擴大、由此,紐約黃金期貨市場建立不久,就成為世界黃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對黃金的吸收量約占世界總吸收量的25%,它們對國際金價的動向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紐約黃金期貨交易的投機活動很活躍,美國金融管理部門為控制投機活動,穩定市場運行對黃金市場的期貨交易制定了管理條例,建立了商品交易委員會,對黃金交易進行嚴格的監督。

伴隨紐約躋身世界第四大黃金加工業中心,紐約金市成為黃金生產商和加工商的聯繫紐帶。其中交易的金條往往重400盎司或100盎司。

紐約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是由大的國際金融機構、貴金屬商、若干經紀商組成的,有四家金商起著重要作用;美國阿龍金商,莫克塔金屬商,夏普•皮克斯利公司和菲力普兄弟公司。紐約共和國國民銀行也是一家金商。

定價機制

1974年美國取消了美國居民擁有黃金的法令後,紐約黃金市場迅速發展起來。目前,紐約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集散地。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本身並不參加期貨的買賣,僅僅是提供一個場所設施,並制定一些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開、公平的原則下進行交易。在紐約交易的所有黃金都必須在紐約交易所里通過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成交;任何買賣者都有機會以最佳的價格成交,而且像其他期貨交易所一樣,紐約商品交易所對現貨和期貨的契約都有極為複雜的規定。其期貨契約的單位規定為100金盎司,最小价格變動為10美分/盎司。

該市場每天的交易平均在3萬筆左右,成交量約達70噸黃金。大多數參加者並非追求真正到期的黃金交割,而是更多地通過契約買空賣空進行牟利。市場只需保持一定數量的庫存以應付少數不法之徒積累大量契約擠兌黃金即可。如1983年紐約、芝加哥黃金市場賬目上往來財產共433.7噸,實際庫存僅79.3噸,已足夠應付市場的需要。由於期貨交易數量巨大,紐約市場的黃金價格有時比倫敦、蘇黎世黃金市場的定價更有參考價值。

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紐約黃金市場紐約黃金市場

當今,世界最核心的黃金市場包括美國紐約黃金市場、英國倫敦黃金市場和瑞士蘇黎世黃金市場等。在這三者中,倫敦市場起步最早,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次是二戰後逐步發展起來的瑞士蘇黎世市場;紐約市場的起步較晚,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黃金非貨幣化後才建立的。

相較於倫敦和蘇黎世,紐約黃金市場起步晚了很多,但對於整個世界黃金市場,紐約的影響卻更大。在經過短短30多年的經營和發展後,紐約市場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黃金市場之一,也是世界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其每個交易日報出的黃金期貨價格成為世界金價的風向標,對世界各地的黃金交易商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可以說,紐約市場已經取得了世界黃金的定價權,主導著世界黃金的價格

紐約黃金市場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發展,主要是依靠了美國強大的經濟支持及其在期貨交易方式和實物黃金供給等方面占有的獨特優勢。紐約黃金市場正是憑藉這些優勢逐步融入世界黃金市場並主導世界金價的。

(一)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黃金市場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其經濟總量約占世界的30%。依仗其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絕大部分國際商品都以美元標價結算,美國市場因而取得了這些商品的定價權,黃金也不例外。從紐約黃金期貨交易所實時數據上看,每日紐約黃金市場開盤,世界黃金價格波動的幅度都會加大,而且世界黃金市場主要的趨勢行情都發生在其開盤時間內。由於全球主要黃金市場的金價均以美元計算,美元堅挺與否與世界黃金價格有著緊密的聯動關係,以至美國經濟情況尤其是美元匯率變化成為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來說,在黃金市場上有著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跌則金價揚的反相關規律,美國正可以利用這種規律操縱黃金價格。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變化的指標,它通過計算美元和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

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反比關係,當美元對於其他貨幣貶值時金價就上升;當美元保持堅挺時金價便下挫。美元的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便會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和股市低迷等有關,此時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美元的堅挺與否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直接反應在本國的市場上。紐約黃金市場的期貨價格就成了美國經濟的風向標。每當美國的經濟發生風吹草動之時,世界其他地區的黃金市場已經完成了一天的營業,而紐約的黃金交易卻隨著美國的經濟變化而變動著。紐約市場黃金期貨價格對於世界黃金價格的導向性作用,得益於美國這個強大經濟體的支持。

(二)黃金期貨交易方式為贏得黃金定價權創造了條件。
世界各個黃金市場上交易的品種繁多,主要可以歸結為黃金現貨黃金期貨。紐約黃金市場主要從事的是黃金期貨交易,很少有實物交割。美國商品期貨的交易有很長的歷史,紐約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所,早在1872年該所就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憑藉一百多年商品期貨交易的經驗和成熟的交易機制,美國期貨市場在黃金期貨推出之前已經相當完善,黃金期貨一經推出便立即受到追捧,最終推動紐約黃金市場成為世界黃金期貨交易中心。

相比於現貨,如今黃金期貨更受投資者的青睞。因為在交易性能上,期貨比現貨更有優勢。黃金期貨有著靈活性、槓桿性和獨有的套期保值功能。投資黃金期貨只需交納5%至10%的保證金便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契約交易。相比於現貨買賣,這種槓桿交易方式可以讓投資者節省大量的流動資金,交易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大宗的買賣,對投資和投機活動的刺激性較大。此外,期貨交易還具有雙向交易的特點,可以通過適時買賣一定數量和價格的黃金現貨來彌補黃金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

從參考價值來看,黃金期貨的價格是對黃金現貨遠期的估值,這個價格是成千上萬個交易者集中競價的結果,不但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預測或期望,更反映了整個市場未來供求變動的趨勢,因此就其屬性而言,黃金期貨的價格更具參考價值,起著引導黃金現貨價格的作用。由於紐約黃金交易市場是目前世界黃金期貨的交易中心,期貨交易數量巨大,因此其報出的黃金期貨價格比倫敦、蘇黎世等其他黃金市場的價格更有參考價值。

從成交量來看,黃金衍生品交易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占據了主導地位。隨著世界黃金市場的日趨成熟,黃金交易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原始的實物現貨交易轉變為以黃金期貨為代表的衍生品交易。從實際交易量來看,期貨交易已經完全主導了世界的黃金交易。據統計,2005年世界主要黃金交易市場,包括紐約市場和倫敦市場,黃金期貨交易量已是現貨交易量的1000倍。目前,世界黃金每年交易量高達30萬噸,而實物黃金交易量每年僅為4000多噸,僅占其交易總量的1.3%,97%以上是黃金衍生品交易。1998年以來黃金期貨期權交易量總體上維持穩定的上升趨勢,並在2006年底迅速攀升。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黃金期貨的交易量密集發生在6個小時裡,而世界其他主要黃金市場(例如倫敦市場)交易時間卻分散在24小時中。顯然,密集交易時的價格更有代表性。

紐約黃金市場以黃金期貨為主要交易形式,利用期貨在交易上的靈活性、槓桿性、套期保值功能以及期貨價格對於現貨價格的預期功能,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的金商、投資者參與其市場交易,為贏得世界黃金的定價權創造了條件。

(三)充裕的黃金供給量為黃金市場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充裕的黃金供給量是維持市場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紐約市場的黃金以期貨交易為主,很少有現貨交割,故對實物黃金供給要求不高,其實物黃金的供給主要由北美地區提供。事實上,北美地區一直以來都是高產金地,歷史上的“四大產金國”——南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僅北美地區就占據其中兩席。

作為世界第一產金國的南非雖然常年占據年礦產金量第一的位置,但實際產金量卻在逐年減少。而北美(主要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總產金量在20世紀90年代迅速提升,在跨入21世紀後至今一直保持穩定,且在21世紀初開始超過南非。有美國和加拿大每年大量實物黃金的供給,紐約黃金市場有了長期穩定運營的保障。同時,期貨交易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故相比於世界其他黃金市場,紐約市場在運作方面更有優勢。北美地區充足的黃金產量,是美國紐約黃金市場迅速發展的物質基礎。

由此可見,紐約黃金市場能在世界眾多黃金市場中贏得競爭、脫穎而出並取得黃金的定價權並不是偶然的。從1975年開始黃金交易業務至今的短時間內,紐約黃金市場迅速崛起,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自身存在的各種優勢。在此基礎上,紐約市場迅速構建了一個成熟的市場框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資、投機商參與交易,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

對中國黃金市場的啟示

紐約黃金市場紐約黃金市場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標誌著中國黃金市場的初步建立。相比於起步較晚的紐約黃金市場,中國黃金市場起步更晚,但中國黃金市場在很多方面與紐約黃金市場有著相似之處。中國正在騰飛的經濟、現貨期貨並存的交易方式以及中國每年的高產金量,都和支持紐約市場迅速崛起的因素相符。可以說,目前中國的黃金市場就如同當年的紐約黃金市場一樣,具備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的基礎。這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讓世界各國嘆為觀止。尤其是近10年以來,中國的GDP每年都保持高增長的態勢,並趕超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高盛集團甚至曾經預測,即使未來若干年中國經濟僅以年均百分之五的速度增長,2035年前中國經濟總量仍將超過美國,至2050年達到52萬億美元左右。

一國強盛的經濟實力是這個國家黃金市場發展的基礎,紐約黃金市場的迅速成功得益於美國這個強大的經濟體的支持,為紐約市場的崛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黃金市場要想走向世界,同樣離不開中國經濟的支撐。只要中國這個經濟體保持增長和健康發展,中國黃金市場就有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伴隨著金融市場的最佳化和金融體制的完善,屆時我國黃金市場也必然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黃金市場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紐約、倫敦等黃金市場共同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之一。

(二)現貨期貨並存的交易方式。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展黃金現貨交易業務已經達6年,其運作日漸成熟,交易量從2003年的470噸上升到2007年的1820噸,增長近3倍。2008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黃金現貨的交易量已達2000噸以上。自2007年起,中國黃金現貨交易量就已經占據世界場內黃金現貨交易量的首位。可以說,中國黃金現貨業務的發展已經相當成功。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中國期貨交易所上市,使得中國黃金市場形成了現貨與期貨交易並存的成熟市場的基本架構。事實上,與美國一樣,中國也有悠久的商品期貨交易歷史。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正式開辦,中國商品的期貨交易自此開始。曾有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高管人士表示:“中國的黃金期貨交易規模肯定會迅速膨脹,短期內交易量就可能在國際黃金市場名列前茅,從長遠來看,甚至可能趕上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交易量”。實踐證明,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的黃金期貨,運行至今始終與國際金價緊密接軌,黃金期貨的推出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黃金市場。現貨、期貨交易可以同時進行的特點,為日後中國黃金市場走向世界、在世界黃金市場取得話語權創造了條件。

(三)充裕的黃金產量。
紐約市場的黃金供給主要由北美地區提供,美國和加拿大都是產金大國,這為紐約市場穩定運營提供了保障。同樣地,中國也是產金大國,2007年中國黃金產量達280.5噸,已經超越南非、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金國。2008年上半年,中國累計生產黃金已達129.089噸,與2007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6.879噸,同比增長5.63%。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於2008年4月30日的報導,預計2008年中國實際黃金產量可達300噸,仍將超過南非,保持全球第一大產金國的地位。中國在黃金來源上的保證為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和融入世界黃金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和物質基礎。
由此可見,在國家經濟、交易方式及黃金供給方面,中國黃金市場和美國紐約黃金市場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國經濟正處於騰飛中,GDP連續多年高速增長;2008年中國推出了黃金期貨,在黃金市場同時實現了黃金實物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基本完成了市場框架的構建;中國黃金礦產量連年攀升,2007年已躍升至世界第一,預計2008年仍將保持世界第一的產金量。有中國逐漸龐大的經濟體作為支撐、實物和衍生品的複合交易形式吸引全球的投資投機商以及充足的實物黃金供給作為市場的基礎,中國黃金市場其實已經具備了成為世界成熟市場的硬體條件和市場架構。相信中國黃金市場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最佳化和完善,運作進一步成熟之後,融入世界黃金市場將指日可待。

國際主要的黃金市場

紐約黃金市場紐約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
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1804年,倫敦取代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倫敦黃金市場主要經營黃金現貨交易,1982年4月,倫敦期貨黃金市場開業。

蘇黎世黃金市場
二戰後發展起來的國際黃金市場。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加上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定,獲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美國黃金市場
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使得黃金期貨迅速發展起來。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兩大交易所對黃金現貨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是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的成立為標誌。1974年,香港政府撤銷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於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檔,可以連貫亞、歐、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來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東京黃金市場

東京黃金市場於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准的唯一黃 金期貨市場。會員絕大多數為日本的公司。黃金市場以每克日元叫價,交收標準金成色為99.99%,重量為1公斤,每宗交易契約為1000克。

新加坡黃金所

新加坡黃金所成立於1978年11月,目前時常經營黃金現貨和2、4、6、8、10個月的5種期貨契約,標準金為100盎司的99.99%純金,設有停板限制。

最新動態

紐約黃金市場紐約黃金市場

紐約黃金期貨價格繼續改寫歷史記錄
受到美元匯率繼續下跌以及避險買盤升溫的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1日黃金期貨交投最活躍的12月契約每盎司上漲8.2美元,漲幅為0.6%,收於1317.8美元的收盤價歷史高點,盤中一度觸及1322美元的盤中價歷史高點。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當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9月份ISM製造業指數從8月份的56.3下跌至54.4,略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4.5,顯示出該行業擴張速度逐漸趨緩,這印證了市場關於美聯儲出台下一輪大規模債券採購計畫以刺激經濟成長為期不遠的預期,打壓美元兌歐元匯率一度跌至6個月新低,而反映美元兌一籃子貨幣比價的美元指數當日跌幅逾0.7%。

弱勢美元繼續支撐黃金市場的牛市行情,令前一交易日受月末和季末獲利回吐打壓陷入盤整的黃金期價重新抖擻,將在凌晨和夜間的電子盤交易中醞釀的漲勢進一步擴大並於早盤時衝破1320美元關口,觸及1322美元的盤中價歷史新高。儘管隨後在獲利盤拋壓下回吐部分漲幅,但收盤前的新一輪反彈令其自9月初以來第12次刷新收盤價歷史高點。

分析人士稱,儘管目前支撐黃金牛市行情的主要利好來源於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於近期重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令美元陷入下行通道,從而彰顯了黃金的保值魅力。但近期反對歐洲國家政府採取財政緊縮政策的抗議遊行在歐洲大陸此起彼伏,令市場關於歐債危機的憂慮重燃,黃金市場上的避險買盤隨之大幅攀升,也是助推金價本周累計上漲1.5%的實質性利好。

2010年12月份交貨的白銀期貨價格每盎司上漲23.9美分,收於22.06美元,漲幅為1.1%。1月份交貨的白金期貨價格每盎司上漲23.5美元,收於1682.1美元,漲幅為1.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