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銅溝

簡介

每年的陽春三月,溫暖的春風融化了江河的冰凍和山川的積雪,在柳絮飛舞的“春分”時節,便有三兩隻鷺鷥先飛回紅銅溝,它們似乎是帶著“偵察”的任務,在第二故鄉的四周轉幾天便飛走了。一個星期後成群結隊的鷺鷥就陸續來到紅銅溝“安營紮寨”,形成一個龐大的鳥群,每年吸引大批遊客來此科考、觀鳥。

紅銅溝白鷺自然保護區

紅銅溝白鷺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省寬甸縣南部楊木川鎮的紅銅溝村,北緯41°10′,東經124°20′至125°43′之間,占地面積3360.4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089.4公頃,水域面積2271公頃。空氣品質符合國家標準。植物資源有地衣植物2目16科146種;種子植物有2門91科386屬848種,浮游植物有5門46種。動物資源有:鳥類13目33科126種;兩棲類有2目5科9種;魚類有4目6科13種等等。2000年2月經寬甸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1月被批准晉升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美麗傳說

早在200多年前,紅銅溝這一帶森林茂盛,野獸成群,河流縱橫,魚蝦肥美,浦石河宛如一條玉帶轉了幾道彎後,逶迤百里流進鴨綠江。清朝初期,皇太極不忘家鄉,不忘祖宗,將寬甸這個滿族發祥地之一的地方封為皇家園林禁地。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即乾隆皇帝在位60年恰逢盛世,山東八仙故土蓬萊仙閣的鄒氏兄弟肩擔背扛,攜全家老小跨海來到這裡,見這裡山清水美,土地肥沃,氣候迷人,又人跡罕至,便合計著是否就在此安頓下來。就在有人尚猶豫之時,見天上飛來幾隻仙鶴(白鷺),盤鏇幾圈後鳴叫著落在了後山上,於是他們斷定,這裡肯定是吉祥生財之地,便決定安居在此。鄒氏兄弟幾代繁衍生息,便有了鄒家堡子,也就是現在的紅銅溝,白鷺也由當時的幾隻到現在的幾千隻,並增添了蒼鷺等新的家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