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貨

基本介紹

糟貨。從字面上理解,以為不是些什麼好東西。然此糟非彼糟,“糟”是江南一種冷盤的製作方法,“貨”是一種對物的籠統稱謂,連在一起用就是指用酒糟製作的食品的統稱。

歷史由來

“糟”與“醉”相似,調料都源於酒,做法也相似,故有“糟醉一家”之稱。江南自古為稻米產地,也是黃酒的故鄉。除了眾多的酒廠作坊造酒以外,民間農戶都有釀米酒的習慣。米酒俗稱“老白酒”,加點紅粬就成了黃酒。秋收過後,穀粒進倉,家家戶戶就陸續釀起米酒。酒多了,酒糟也自然多。製作糟貨時,一般先將食物煮熟、晾涼,然後用糟鹵(也有叫糟油的)浸泡。可糟之菜異常豐富,有糟雞、糟鴨、糟鵝、糟肚、糟門腔、糟雞翅、糟雞爪甚至糟毛豆等等,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古人曾誇張地形容:“入口之物,皆可糟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