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自1992年起每年進行一次,評選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單位組織生產、推薦申報的精神產品中五個方面的精品佳作。這五個方面是: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的電視劇(或電影)作品,一部好的圖書(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部好的理論文章(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首好歌。

獎勵設定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自1992年起每年進行一次,評選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單位組織生產、推薦申報的精神產品中五個方面的精品佳作。這五個方面是: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的電視劇作品,一部好的圖書(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部好的理論文章(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部好電影。並對組織這些精神產品生產成績突出的省、自治區、直 轄市黨委宣傳部和部隊有關部門,授予組織工作獎。對獲獎單位與入選作品 ,頒發獲獎證書與獎金。1995年度起,將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廣播劇列入評選範圍,“五個一工程”的名稱不變。

作用

“五個一工程”實施以來,對各地、各單位精神文明產品生產的發展與提高,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體現了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 把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號召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五個一工程”中文藝項目的評選,貫徹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對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催促富有鮮明時代精神和濃郁生活氣息、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為廣大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的問世,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歷屆回顧

五個一工程 歷屆 回顧

時間五個一工程時間五個一工程
1991年度第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2年度 第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3年度 第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4年度 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5年度 第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6年度 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7年度第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1997年—2000年度 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2000年—2003年度 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03年—2006年度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2007年—2009年度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歷屆獲獎單位

“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獎”歷屆 獲獎單位

時間五個一工程單位
1994年度第四屆江蘇省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委宣傳部
遼寧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解放軍總政治部
中共中央黨校
1995年度第五屆上海市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天津市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
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廣東省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
內蒙古區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委宣傳部
河北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湖北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委宣傳部
廣西區委宣傳部遼寧省委宣傳部
1996年度第六屆北京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廣東省委宣傳部
陝西省委宣傳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上海市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
江西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委宣傳部
河北省委宣傳部廣西區黨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
湖北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遼寧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委宣傳部
湖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宣傳部公安部共青團中央
1997年度第七屆北京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宣傳部江蘇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
湖北省委宣傳部廣東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
天津市委宣傳部遼寧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江西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浙江省委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山西省委宣傳部
 安徽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宣傳部重慶市委宣傳部
 雲南省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
1997年—2000年度第八屆一等組織工作獎北京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宣傳部
江蘇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宣傳部江西省委宣傳部
河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宣傳部廣東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國家廣電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
組織工作獎河北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遼寧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浙江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
湖北省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海南省委宣傳部
重慶市委宣傳部貴州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共青團中央 中國文聯
2000年—2003年度第九屆北京市委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山西省委宣傳部海南省委宣傳部
廣東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宣傳部 安徽省委宣傳部
解放軍總政治部江蘇省委宣傳部湖北省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遼寧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河北省委宣傳部江西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天津市委宣傳部
山東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宣傳部
河南省委宣傳部

獲獎作品

到目前為止,共有電影122部、電視劇291部、戲劇243部、歌曲193首、廣播劇159部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這些代表著“五個一工程”實施十幾年來豐厚收穫的精品力作,凝聚著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血。 “五個一工程”推出了大量深受民眾歡迎的優秀作品,也不斷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形成了一種以作品帶人、以人促作品的生動氣象。“精品迭出,人才輩出”的“五個一工程”,正在發揮著激勵、導向、示範、精品、育才五大作用,在構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神大廈、建設和諧文化、繁榮文藝創作的進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電影《張思德》、《太行山上》,電視連續劇《恰同學少年》、《延安頌》、《插樹嶺》,話劇《立秋》,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舞劇《紅河谷》,歌曲《吉祥三寶》,長篇小說《笨花》、《國家幹部》……這些近年銀幕螢屏熱映、舞台盛演不衰、民眾廣為傳唱、圖書市場走紅的文藝作品,均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之列。

可以說,一部部膾炙人口、昂揚著民族精神和時代氣韻的獲獎作品,集中展現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藝大團結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動局面,集中展示了我國近年文藝創作生產階段性成果。事實證明,由黨中央倡導、中宣部具體組織實施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經過10餘年的實踐,社會影響日益深遠,已成為弘揚先進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打造時代精品、引領審美風尚的重要平台,成為我們國家崇高的文化品牌。

題材廣泛

弘揚主旋律,體現多樣化,濃墨重彩反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謳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記錄民族復興足音,反映社會前進步履,是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最為鮮明的特點。

獲獎作品現實題材占據顯著優勢,現實題材電影27部,占總數69%,電視劇43部,占總數54%,廣播劇27部,則占到了數的90%。這些作品廣泛涉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舉凡工業振興、農業發展、科教興國、民主法制、國防建設、民族團結等,各個門類均有佳作。無論是謳歌中國工人階級為振興民族工業而自力更生的電視劇《西聖地》、話劇《鐵人軼事》,還是藝術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火熱實踐的電視劇《插樹嶺》、話劇《黃土謠》,無論是表現英模人物無私奉獻精神的電影《沉默的遠山》、《情暖萬家》,還是以點滴小事頌揚普通人美好心靈的電影《兩個人的芭蕾》、話劇《北街南院》、廣播劇《秋日裡的野芒花》,都充分反映了題材主題的豐富,這些作品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出色的藝術表現給人們以巨大精神享受。

色彩各異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佳作,在獲獎作品中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電視劇《恰同學少年》、電影《我的法蘭西歲月》再現無產階級領袖早年的革命生活;電影《我的長征》、電視劇《雄關漫道》從不同角度呈現長征這一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電視劇《八路軍》等以磅礴的氣勢,描繪了黨領導人民為贏得民族解放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凸顯了八路軍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電視劇《延安頌》全面展現了黨中央轉戰陝北,領導人民取得革命最後勝利的偉大功績;紀實文學《山高水長:回憶父親聶榮臻》描繪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動人風采。由這些作品組成的藝術長廊,形象展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成為振興中華的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欣喜地看到,少兒題材、少數民族題材文藝創作百花競放,成果豐碩。電視劇《快樂星球》、《家有兒女》,兒童劇《小蝌蚪找媽媽》,歌曲《宇宙的種子》,廣播劇《小米》,長篇小說《青銅葵花》等貼近少年兒童審美情趣,對陶冶未成年人具有積極的意義。而電影《花腰新娘》、電視劇《康定情歌》、京劇藏戲《文成公主》、歌曲《天邊》、廣播劇《月照天山》等,積極反映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歷史和現實生活,熱情讚頌民族團結,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五個一工程

中宣部公布了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09-2012年)入選作品名單,共有電影、電視劇、卡通片、廣播劇、戲劇、文藝類圖書和歌曲等7項176部作品入選。

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自今年7月起組織實施評選,在廣泛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共評選出

電影《建國大業》、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卡通片《兔俠傳奇》、戲劇《郭明義》、歌曲《走向復興》、廣播劇《偉大的轉折》、文藝類圖書《解放戰爭》等176部優秀作品,同時還評選出組織工作獎21家。

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頒獎晚會24日晚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新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觀看,並為獲獎代表頒獎。他勉勵廣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貫徹“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