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支點”

米格-29是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聯合生產企業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鬥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用於取代前蘇軍的米格-21、米格-23、蘇-15等蘇-17等戰鬥機。 兩台克里莫夫發動機設計局的RD-33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49.4千牛,加力推力81.4千牛。 機翼左內側前緣裝1門30毫米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武器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米格-29是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聯合生產企業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鬥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用於取代前蘇軍的米格-21、米格-23、蘇-15等蘇-17等戰鬥機。該機於70年代初期開始研製,原型機於1977年10月6日首飛,1982年投入批生產,1983年進入前蘇軍服役。該機採用全後掠下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帶有較寬的機翼前緣邊條,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複合材料結構占全機重量的7%,整機推重比大於1。該機是針對美國的F-16和F-18設計的,設計重點是強調收音機的高亞音速機動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隱身能力,為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該機具有多種改型,包括米格-29陸基單座雙重任務型、米格-29UB戰鬥教練型、米格-29S、米格-M等。至1995年4月,1200多架,除裝備獨立國協國家外,還出口到印度伊拉克、伊朗、朝鮮羅馬尼亞等國家。

性能數據

動力裝置 兩台克里莫夫發動機設計局的RD-33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49.4千牛,加力推力81.4千牛。採用模擬式電子系統與機械液壓備份的組合控制系統,帶有防喘保護裝置和故障檢測診斷系統。
主要機載設備 RLS RP-29脈衝都卜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紅外搜尋/跟蹤感測器,雷射測距儀,慣性導航系統,SR-20敵我識別器,“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頭盔瞄準具(可用於飛彈離軸發射)等。
武器 機翼左內側前緣裝1門30毫米GSH-301機炮,備彈150發。每個機翼下各有3個掛點,可掛6枚R-60T或R-60MK紅外空空飛彈,或R-60TMK和兩枚R-27R1中距雷達制導飛彈,也可攜帶R-73A或R-73E紅外空空飛彈,以及各種炸彈和火箭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