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1990年人口普查是我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國務院於1989年5月9日發出了《關於進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1989年10月25日,國務院分布了《第四次人口普查辦法》,共33條。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標準時間為1990年7月1日零時。普查表有21項,其中:按人填報項目為15項,即姓名、與戶主關係、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狀況和性質、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狀況、遷來本地的原因、文化程度、在業人口的行業、在業人口的職業、不在業人口狀況、婚姻狀況、婦女生育、存活子女數、1989年1月1日以來的生育狀況;按戶填報的有6項,即本戶編號、戶別、本戶人數、本戶出生人數、本戶死亡人數、本戶戶籍人口中離開本縣、市一年以上的人數。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是,1990年7月1日全國人口為110017381人,其中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共1133682501人。

總人口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全國人口為1160017381人。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133682501人。這個數據是以一九九零年七月一日零時(台北時間)為標準時間,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上常住的人,採用直接調查登記方法取得的。
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0204880人①。香港、澳門地區中國同胞的人口為6130000人。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時1008175288人相比,八年間共增加了125507213人,增長12.45%,平均每年增加1568840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48%。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中,按戶口登記狀況分:
常住本縣、市,並已在本縣、市登記了常住戶口的1100727541人,占總人口的97.37%;
已在本縣、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戶口在外地的19829712人,占總人口的1.75%;
在本縣、市居住不滿一年,但已離開常住戶口登記地一年以上的1523911人,占總人口的0.14%;
普查時住在本縣、市,常住戶口待定的8164236人,占總人口的0.72%;
原住本縣、市,普查時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暫無常住戶口的238001人,占總人口的0.02%。

人口地區分布

北京市10819407人(其中8個市轄縣的人口為3456982人)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天津市8785402人(其中5個市轄縣的人口為2930334人)
河北省61082439人
山西省28759014人
內蒙古自治區21456798人
遼寧省39459697人
吉林省24658721人
黑龍江省35214873人
上海市13341896人(其中9個市轄縣的人口為5127460人)
江蘇省67056519人
浙江省41445930人
安徽省56180813人
福建省30097274人(其中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為49050人②)
江西省37710281人
山東省84392827人
河南省85509535人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湖北省53969210人
湖南省60659754人
廣東省62829236人(其中東沙群島的人口暫缺)
廣西壯族自治區42245765人
海南省6557482人
四川省107218173人
貴州省32391066人
雲南省36972610人
西藏自治區①2196010人
陝西省32882403人
甘肅省22371141人
青海省445694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4655451人
新疆維吾爾囪治區15155778人
台灣省③20155830人
香港、澳門地區中國同胞④6130000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3199100人

人口密度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8人(含現役軍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時的105人增加了13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密度差異較大,按由大到小順序排列,每平方公里超過500人的有上海、天津、江蘇、北京、山東、河南6個省和直轄市;每平方公里在200至499人之間的有浙江、安徽、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遼寧、福建、江西9個省;每平方公里50至199人的有海南、四川、山西、貴州、廣西、陝西、吉林、雲南、黑龍江、寧夏10個省和自治區;每平方公里不足50人的有甘肅、內蒙、新疆、青海、西藏5個省、自治區。

人口自然增長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按由低向高的順序排列,低於10‰的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遼寧5個省、直轄市,其中上海市的自然增長率最低,為4.96‰;自然增長率在10‰至14.99‰之間的有四川、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內蒙、江蘇、廣西8個省、自治區;自然增長率在15‰以上的有青海、雲南、山西、廣東、貴州、甘肅、湖南、陝西、湖北、海南、福建、河南、江西、新疆、西藏、安徽、寧夏共17個省、自治區。

市鎮總人口比重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市鎮總人口⑤的比重為26.2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市鎮總人口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由高向低順序排列,他們是北京、天津、上海、遼寧、黑龍江、吉林、廣東、內蒙、浙江、新疆、湖北、山西、青海、山東。其中北京市的市鎮總人口比重最高,達73.08%;市鎮總人口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高於20%的有寧夏、海南、甘肅、陝西、福建、江蘇、江西、四川8個省、自治區;其餘8個省、自治區的市鎮總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註:
①與尚未同我國解決邊界問題的國家接壤的省、自治區的人口普查數據,是按實施普查區域的人口計算的。
②均為台灣當局公布的1990年3月底數據。
③香港地區中國同胞的人數,是按港英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據推算的。澳門地區中國同胞的人數,是按澳葡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據推算的。
④市總人口是指設區的市所轄的區人口和下設區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鎮總人口是指下設區的市所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

戶口整頓通知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八日)
國務院同意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公安部《關於在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前進行戶口整頓工作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在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前進行戶口整頓工作的報告
一九八二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為了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我國的戶籍管理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近年來實行了居民身份證制度,進一步加強了戶籍管理工作;管理手段亦有改進,有三百多個市縣開始建立人口基本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輸入了一億多人口的基本信息。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為及時準確地向國家提供人口資料,有效地服務於服務於社會,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戶口登記管理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當前,公民和一些行政管理部門執行戶籍法規的觀念比較淡薄,不按規定申報、登記戶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些地方違反國家規定,不準超計畫生育的嬰兒申報出生戶口的現象屢禁不止,據調查資料推算,全國每年出生嬰兒不申報戶口的至少有三、四百萬人;尤其是農村地區,由於戶籍管理機構不健全,出生不申報、死亡或遷出不註銷的情況更為嚴重;流動人口大量增加,不按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此外,由於工作、生活條件的限制和某些政策的制約,公民常住地與常住戶口登記地不一致(即所謂的“人戶分離”)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多年來形式的城鄉均無戶口的人員有增無減。這些問題不僅造成管理上的混亂,直接影響全國人口統計的準確性,而且給即將進行的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在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之前,進行一次戶口整頓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現就戶口整頓工作的有關事項報告如下:
一、組織領導。戶口整頓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人口普查質量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這頂工作時間緊、難度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級政府必須切實加強領導。戶口整頓工作由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公安機關負責組織實施,計畫生育、糧食、勞動、民政、財政、宣傳等部門要密切協作;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特別是居(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充分發動民眾、依靠民眾;要抽調具有國中以上文化程度而又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按照統一部署,切實搞好戶口整頓工作。
二、方法和步驟。戶口整頓工作採取對常住戶口和暫住戶口分別入戶核對的方法進行。城鎮的戶口整頓要按戶口登記內容逐人逐項核對無誤,農村地區的戶口整頓應將戶口登記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等主要內容核對無誤。戶口整頓的重點是查清不報或漏報和不按規定註銷常住戶口的底數,以及外來暫住人口的底數。今年內各地可結合人口普查登記工作的試點和公安機關一九八九年人口統計年報核對戶口工作,進行戶口整頓試點。一九九○年一月在全國開展戶口整頓,五月底以前全面檢查驗收完成整頓任務,並編制出普查區內各戶戶主姓名底冊,作為普查登記時的參考。戶口整頓的驗收採取抽樣檢查、逐級驗收的辦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切實把好質量關。各人口普查辦公室和公安機關要認真抓好戶口整頓的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總結經驗,並聯繫實際培訓幹部,使他們學習掌握戶籍管理法規和政策,明確戶口整頓的工作方法和步驟。
三、政策的原則。戶口整頓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有關戶口政策規定,有關問題按下列原則處理:
(一)對出生嬰兒不申報戶口的問題要嚴格依法辦事。任何地方都不得自立法規,限制超計畫生育的嬰兒落戶。對於未辦理獨生子女證、未施行節育手術、超計畫生育以及早婚生育嬰兒和非婚生育嬰兒的,地方政府和計畫生育部門應當依據有關政策和行政法規予以批評教育以至行政處罰和經濟處罰。但對已出生的小孩,應按照國務院及公安部、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給予登記戶口。
(二)對人戶分離問題,由有關單位協助公安機關按有關政策妥善解決。凡單位搬遷、職工調動,包括隨遷家屬,人已到外市縣居住而戶口尚未遷走的,應由主管單位負責動員,將戶口和糧食關係遷到常住地。在本市縣範圍內,住址變動戶口尚未遷移造成人戶分離的,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公安部的有關規定,動員他們將戶口遷到現住地。
(三)對居住在市鎮的無戶口(即常住戶口待定)人員,按照國務院和公安部的有關規定,符合在市鎮落戶的,應有步驟地予以解決;不符合在市鎮落戶的,應由有關部門儘量動員他們返鄉,農村要妥善安置、恢復戶口,所生子女準予隨母落戶。對居住在水上零散船隻的無戶口人員,原則上應動員他們返回原常住地落戶,無返回條件的,按照國務院和公安部的有關規定,符合落戶條件的,可以在現住地申報落戶。對於流入到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農村定居的,或已成為礦區、林區職工的無戶口人員,一般不要再遣返,流入地與流出地聯繫協商後,可就地準予落戶。
對暫時無法解決落戶問題的無戶口人員,不論其居住在哪裡,現住地戶口登記機關均應造冊登記,待人口普查登記結束後再解決其落戶問題,並按照規定申領臨時身份征。
(四)對於暫住人口,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公安部的有關規定,做到人來登記,人走註銷。對於從事建築施工的暫住人口,應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管理。對於無正當理由滯留的人員和上訪人員,應及時動員回去;對外來乞討人員和精神病人,民政部門要及時遣返。通過戶口整頓,應切實加強對暫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五)對重戶重口、漏戶漏口和各種登記項目差錯,要通過戶口整頓切實解決。對於死亡、遷出和參軍、出國等未註銷戶口的以及出生、遷入、復員、回國等未登記戶口的,都要核對清楚,該註銷的註銷,該登記的登記。對於要求更改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對於婚姻狀況、職業、文化程度等戶口登記內容已經發生變化的,依據有關憑證及時予以變更。
四、經費。戶口整頓經費納入人口普查經費預算,按照有關規定,由各地統籌安排。經費可由人口普查辦公室統一支配或由公安機關直接支配,無論哪一種開支形式,都必須精打細算,厲行節約,並保證專款專用,切實用在戶口整頓和加強戶口管理的建設上。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檢查和監督。
五、宣傳。戶口整頓涉及千家萬戶,宣傳工作十分重要。各地要根據戶口整頓宣傳提綱,充分利用民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宣傳形式,結合人口普查宣傳工作,廣泛宣傳戶口整頓的意義和必要性。要認真宣傳解釋有關戶口政策,進行深入的動員,做到家喻戶曉,使廣大民眾受到一次戶口法規和人口政策的教育,取得廣大民眾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通過戶口整頓,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健全戶口登記制度和戶籍管理機構,加強人口統計工作。已設公安派出所的鄉鎮應逐步接管戶口;未設派出所的,要指定人員分別專管或兼管鄉、村兩級戶口登記和人口統計工作。大中城市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公安機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基本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以便隨時為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提供準確的人口統計資料。同時,要促進居民身份證的頒發、使用工作。對尚未申領居民身份證的公民,應及時補發證件,提高領證率。此外,戶口整頓工作要同當前打擊各種違法犯罪分子有機地結合起來。
各地對這次戶口整頓的組織領導、隊伍培訓、宣傳動員、調查整頓、改進和加強業務建設等項工作的經驗、成果以及教訓,要認真總結,及時向國務院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和公安部報告。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數據

1990年10月30日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一九九零年七月進行了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在各級政府的統一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支持配合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近七百萬普查工作人員艱苦努力,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查工作,勝利地完成了普查登記任務。經過事後質量抽查,證明登記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目前,普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主要數據的手工匯總工作已經結束,現公布如下:

總人口

全國人口為1160017381人。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133682501人。這個數據是以一九九零年七月一日零時(台北時間)為標準時間,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上常住的人,採用直接調查登記方法取得的。
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0204880人①。香港、澳門地區中國同胞的人口為6130000人。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時1008175288人相比,八年間共增加了125507213人,增長12.45%,平均每年增加1568840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48%。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中,按戶口登記狀況分:
常住本縣、市,並已在本縣、市登記了常住戶口的1100727541人,占總人口的97.37%;
已在本縣、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戶口在外地的19829712人,占總人口的1.75%;
在本縣、市居住不滿一年,但已離開常住戶口登記地一年以上的1523911人,占總人口的0.14%;
普查時住在本縣、市,常住戶口待定的8164236人,占總人口的0.72%;
原住本縣、市,普查時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暫無常住戶口的238001人,占總人口的0.02%。

家庭戶人口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276947962戶,人口為1097781588人,占總人口(不含現役軍人)的97.1%,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96人。

性別構成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為584949922人,占51.6%;女性為548732579人,占48.4%。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6。

民族構成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042482187人,占91.9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1200314人,占8.01%。
同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八年間漢族人口增加了101602066人,增長10.80%;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23905147人,增長35.52%。

各種文化程度人口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6124678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91131539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264648676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420106604人(以上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分別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與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有如下變化: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615人上升為142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779人上升為8039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由17892人上升為23344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由35237人上升為37057人。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180030060人。同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據比較,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22.81%下降為15.88%。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至一九九零年六月三十日,出生人口為23543188人,死亡人口為7045470人。出生率為死亡率為6.28‰,自然增長率為14.7‰。

市鎮總人口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居住在市、鎮的總人口為296512111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23%,其中市的總人口為211230050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69%;鎮的總人口為85282061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54%。

人口普查登記質量的抽樣檢查結果

。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普查登記和複查工作完成後,根據《人口普查登記質量抽樣檢查細則》的規定,進行了登記質量的抽樣檢查,抽查的樣本規模為173409人。
抽查的結果如下:
人口數:重登率為0.1‰,漏登率為0.7‰,重漏相抵,人口數淨差率為0.6‰;
性別:誤差率為0.14‰;
年齡:誤差率為3.07‰;
出生人口:漏報率為1.03‰;
死亡人口:漏報率為4.9‰。
抽查結果表明,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
註:①均為台灣當局公布的一九九○年三月底數據。
②香港地區同胞的人數,是按港英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據推算的。澳門地區同胞的人數、是按澳葡政府公布的一九八九年底的數據推算的。
③市人口是指設區的市所轄的區人口和下設區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鎮人口是指下設區的市所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

意義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在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全國各族人民民眾積極支持、通力合作下,規模空前的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調查登記工作業已取得圓滿成功。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一批人口普查數據,並將陸續公布其它數據。這是我國人民在成功地舉辦了北京亞運會之後取得的又一個偉大的成就。
人口普查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它對於在科學的基礎上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制定人口、教育、就業等有關政策,統籌安排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戰略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預期,這次人口普查的成果必將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和其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國是一個有11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的人口問題,是個舉世矚目的問題。我國進行的這次全國性人口普查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普查,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這次人口普查調查登記工作能夠順利地、高質量地實施並如期完成,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是優越的,黨的領導是堅強有力的。我們具有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並完成巨大工程的能力。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各級黨委和政府,精心組織,精心指揮,顯示了很高決策能力和領導藝術。由幾百萬人組成的人口普查員隊伍,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勤奮工作,爭創一流,表現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各族各界民眾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和主人翁責任感,積極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這一切都為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這裡,我們向所有參加並支持這項偉大工程的廣大幹部、民眾,尤其是為此而作出巨大努力的幾百萬人口普查員,表示深深的謝意。
這次人口普查對我國總人口作出了較為精確的統計。這是一個重要的數據。它表明,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把計畫生育定為一項基本國策,注意制定和落實有關人口的方針、政策,人口數量得到了進一步控制。這是個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普查數據也表明,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上人口生育高峰的周期性影響和有些地區計畫生育工作抓得還不夠理想,目前我國人口每年仍以約1700萬的速度增長。實現控制人口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對這個問題要有足夠的認識。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利用這次人口普查的成果,大力進行人口基本國情的教育。要宣傳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進一步提高人口的素質,要樹立“人均意識”,把人口工作同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要因控制人口取得成效而鬆勁,也不能因為這項工作難度大而信心不足。
這次人口普查,既充分顯示了黨和政府的動員力量和領導力量,也充分顯示了億萬各族人民民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就再次證明,有中國共產黨及其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有億萬人民民眾支持和參加,再大的困難我們也可以克服,再大的事業我們也能夠乾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