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雙方就事關兩國關係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而進行的戰略對話。 2014年7月9日至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

會議情況

2014年7月9日至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國務委員楊潔篪,同美國總統歐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里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共同主持對話。雙方圍繞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就一系列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取得重要積極成果。

雙方積極評價中美建交35年來兩國關係取得的發展,重申致力於加強兩國高層及其他各級別的交往。兩國元首將繼續通過訪問、會晤、通話、通信等方式保持經常性溝通。

雙方表示將共同努力為今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北京會晤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美方表示支持中方辦好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經濟對話中,雙方承諾進一步加強巨觀經濟政策溝通與合作。美方繼續支持轉向以更高投資和國民儲蓄為支撐的增長方式,高度關注其貨幣政策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雙方將繼續加強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的合作,推進國際金融治理改革。雙方支持對世界銀行投票權結構進行定期審議,美方承諾儘快完成對201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和執行董事會改革方案的國內審批。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雙方同意爭取2014年就雙邊投資協定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並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談判。美方承諾對各類中國投資者保持開放的投資環境。

雙方同意加強金融合作。美方承諾在出口管制體系改革過程中給予中國公平待遇,鼓勵和便利民用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

在戰略對話中,雙方同意加強在反恐、執法、反腐、海關、漁業、海事、交通、領事、殘障人士保護、能源與氣候變化、核安全、環保、科技與農業、衛生、地方等廣泛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認真落實兩國兩軍領導人就發展兩軍關係的共識,深化兩軍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建設。

雙方承諾為建立一個更加穩定、和平與繁榮的亞太地區做出努力,並就亞太事務加強溝通與協調。雙方認為,中美兩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負有重要責任,將就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等問題保持密切磋商與協調。

中方強調雙方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各自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分歧和摩擦。中方重申了在台灣、涉藏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中方重申了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美方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恪守不選邊站隊的承諾,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汪洋強調,理解和互信是中美兩個大國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前提,對話與溝通是兩國友好相處的重要途徑。本輪對話取得來之不易的重要成果,為今年11月份兩國元首會晤打下了基礎,也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了正能量。

會議過程

7月9日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參加會談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右二)、國務委員楊潔篪(右一)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左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出席歡迎午宴前合影。

習近平在會面時肯定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取得了積極成果。他重申,雙方要做好的工作第一就是加強溝通交流。

習近平表示,中美雙方要求同存異、求同化異。凡是有利於為兩國關係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減法”。

在場的美國國務卿克里和財長雅各布·盧則表示,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無意與中國對抗、衝突,支持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美國願與中國加強對話,朝著早日達成雙邊投資協定的目標積極努力,加強兩國經濟夥伴關係。

7月10日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7月10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參加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等會議的代表。

李克強表示,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要堅持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正確方向,把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落到實際行動上,這不僅有利於兩國,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至關重要。

克里和雅各布·盧則回應,美方高度讚賞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不會“遏制”和“圍堵”中國,而是歡迎一個日益繁榮和強大的中國。雙方在戰略、經濟、人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取得重要成果。

媒體評論

台灣“中央社”,本輪對話可以有效穩住中美關係,避免出現“向下循環”的惡性態勢。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問題專家葛來儀,中美必須努力通過這次對話讓氣氛回到“奧習會”確定的積極基調上。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隨著本輪對話的舉行和更多共識的出現,一些裂痕將會“自愈”,兩國關係下半年將重回積極軌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中美在北京舉行高層對話前夕,中國外交部高層官員7日呼籲美方全面客觀地看待中國,決定政策意向時不要以盟友或意識形態劃線。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中國和美國將努力調整日益緊張的雙邊關係,這一年來,兩國的戰略和經濟問題基本沒有進展。

共同社,歐巴馬政府強烈呼籲隨著海洋活動日趨活躍而向周邊國家施壓的中國保持克制並遵守國際準則,旨在為2014年11月的歐巴馬訪華鋪路。

習近平演講

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的致辭

(2014年7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克里國務卿,雅各布·盧財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7月的北京,柳葉翠青,槐花馨香。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北京開幕了,很高興有機會同各位朋友見面。首先,我謹對遠道而來的美國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美關係發展的兩國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我們今天所在的釣魚台國賓館,見證了中美關係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森對中國的歷史性訪問、中美建交談判等都同這裡有密切關係。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是當時轟動世界的大事件,不但改變了國際關係大格局,也開啟了中美兩國人民交流合作新時期。

35年來,中美關係雖然歷經風風雨雨,但總體是向前的,得到了歷史性發展。兩國建立了90多個政府間對話機制。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00多倍,去年達到52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兩國建立了41對友好省州和202對友好城市。兩國人員往來每年超過400萬人次。中美合作不僅造福中美兩國人民,而且促進了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早在1979年,鄧小平先生就指出:兩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們從國際形勢的全局,用長遠的戰略觀點來看待中美關係。今天,中美兩國經濟總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而且,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雙方更應該登高望遠,加強合作,堅持合作,避免對抗,既造福兩國,又兼濟天下。

近1000年前,中國宋代文學家蘇軾說過:“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發展中美關係要順時應勢、與時俱進。35年來,儘管國際環境和我們兩國各自國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美關係能克服困難、不斷前行,其原因就是兩國幾代領導人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今天,我們雙方更應該審時度勢,轉變思路、創新思維,不斷開創兩國合作新局面。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去年夏天,我同歐巴馬總統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了歷史性會晤,達成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共識。此後,我同歐巴馬總統在聖彼得堡和海牙會晤時,再次確認了這一共識。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雙方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從兩國國情和世界形勢出發,共同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符合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體現了雙方決心打破大國衝突對抗的傳統規律、開創大國關係發展新模式的政治擔當。

一年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兩國繼續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努力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兩國圍繞有關國際和地區問題以及全球性問題開展密切協調,合力應對攸關人類前途命運的挑戰。兩國深化雙邊各領域務實交流合作,確保兩國人民從中不斷受益。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出現一些困難甚至波折不足為怪。有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要共同解決問題,而不能被問題牽著鼻子走。展望今後一個時期,我願意談幾點看法和主張。

第一,增進互信,把握方向。中美兩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什麼樣的關係。不能在這個根本問題上犯錯誤,否則就會一錯皆錯。中國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國人民珍愛和平,崇尚“和為貴”,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定致力於同本地區以及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始終認為,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中美雙方應該加強對話,增信釋疑,促進合作,確保中美關係始終不偏離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軌道。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中美兩國歷史文化傳統、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雙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美是兩個各具特色的國家,在很多方面肯定有差別,有差別才需要溝通和合作。我們雙方應該堅持從大處著眼,把握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總目標,認清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強加於對方;應該善於管控矛盾和摩擦,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建設性方式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只要我們雙方堅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保持戰略耐心,不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中美關係大局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新形勢下,中美應該合作、能夠合作的領域更加寬廣。機會需要創造,創新才有機會,正所謂“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中美都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在推進兩國關係發展上,尤其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而創新。我們雙方應該創新思維,不斷挖掘合作潛力、培育合作亮點。我們應該加快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爭取早日談成一個高水平、雙向平衡的協定,推進中美經濟關係建設;應該深化兩軍對話,完善溝通和合作機制,推進中美軍事關係建設;應該在雙向和互利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共同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應該發揮各自優勢、承擔各自義務,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應該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第四,著眼民眾,加深友誼。中美兩國人民對彼此都懷有淳樸友好的感情。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眾,希望在青年。我曾多次訪問美國,也去過普通美國人家中做客,美國民眾的真誠好客讓我深受感動。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但電話、網路永遠不能取代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植根於人心的友情,才是牢不可破的。我們要鼓勵和擴大兩國人民友好往來,拓寬兩國地方、智庫、媒體、青年、社會各界交流渠道,不斷夯實中美友好的社會和民眾基礎。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戰略與經濟對話和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是中美之間參與部門最多、討論議題最廣的重要平台。本輪對話和磋商是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中美關係面臨新機遇新挑戰的重要時刻舉行的。希望雙方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深入溝通、相向而行,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國有句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美國詩人摩爾說:“勝利不會向我走來,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種使命和責任。“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讓我們用積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攜手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努力開創中美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