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的權力話語: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形態特徵論

20世紀30至4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初建期 20世紀50至7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停滯期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本土思想資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市場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平裝: 3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920710X, 9787509207109
條形碼: 9787509207109
尺寸: 20.8 x 14.4 x 2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林曉雲(1978- ),福建福州人,先後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與復旦大學文學院,2006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專注於女性文學及女性文學批評的研究,在國內各大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現就職於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社會事務管理系。

內容簡介

《第二性的權力話語: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形態特徵論》內容簡介:當女性主義批評者們試圖建構自己的話語時,她們發現,自己一直在話語之中。事實上,無論是父權制還是女性主義,都同屬於一個“話語世界”,擁有各自闡釋世界的權力。
當我們說什麼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而什麼不是時,或什麼體現了霸權和何謂平等時,我們就是在實施我們的權力,在這個意義上,權力是無處不在的。
女性言說只是為了獲得言說的權力,在男性話語一統天下的權力格局中確認差異性存在。不是為了顛覆權力,而是為了增值權力,使權力具有性別內涵。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萌發期
20世紀30至4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初建期
20世紀50至7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停滯期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中: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復萌期
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中國女陛文學研究的成型期
第二章 女性形象批評:“女性閱讀”的批評
鏡城突圍:女性形象批評
女性形象批評的三種模式
第三章 女性美學批評:“女性寫作”的批評
確立主體:女性美學批評
女性美學批評的三種模式
第四章 女性文學史:歷史的重構
女性文學史:虛構的權威和權威的虛構
追尋思想根源:晚清至五四運動時期的思想文化
開掘寫作傳統:五四運動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的
寫作傳統
考察寫作現狀:新時期以來的女性寫作
重建歷史序列:女性文學史的寫作
第五章 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理性之維
理性的維度: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建設的兩個層面
第六章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主要特徵
性別視角的獨特存在
情感性的文本呈現:意象的使用
文本解讀的繁榮與理論建設的低迷
第七章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中西話語資源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西方學術背景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本土思想資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