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豐村

競豐村

競豐村是由競敏、豐庭兩個自然村取首字稱競豐。 競豐村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梅山鎮區中心位置,羅東、向陽、樂豐、金淘、碼頭、詩山等鄉鎮商貿集散地,是愛國華僑李光前的故鄉。 競豐村是梅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是全國著名的僑鄉。

競豐村是由競敏、豐庭兩個自然村取首字稱競豐。民國年間隸屬梅山鄉豐庭保和競敏保。1958年公社化時稱競豐大隊,1960年拆分為成競敏、豐庭二個大隊,1970年二個大隊重新合併為梅山大隊,1984年為梅山村委會,1985年改為競豐村委會。競豐村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梅山鎮區中心位置,羅東、向陽、樂豐、金淘、碼頭、詩山等鄉鎮商貿集散地,是愛國華僑李光前的故鄉。競豐村域內建設有從託兒所至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競豐村是梅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村落面積4平方公里,現全村劃分為18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158戶4388人(不包括本村人居外戶籍)。全村年社會總產值29673萬元,企業總產值1217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7200元。省道307線貫穿競豐村,交通四通八達,上通福州,下達泉州、廈門,是通往永春、德化必經之地。全村主幹道、主支道皆已硬化、亮化、綠化。村設立了教育基金、福利基金、創安基金、扶貧濟困基金,健全了扶貧濟困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村年滿6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金50元。做好對“貧困上一代、關心下一代”的關愛工作,加大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日臻完善。被省民政廳、文明辦、老齡委評為“敬老模範村”,多次榮獲泉州市、南安市授予“寬裕型文明村”及南安市授予“先進底基層黨組織”的稱號。競豐村自元至明清時期隸屬南安縣懷德鄉民壽里十六都芙蓉鄉,系芙蓉李氏始祖李廣孫後裔,李廣孫祖輩源自河南光洲固始縣於五代初期隨王潮入閩遷徒武榮定居芙蓉鄉繁衍生息。競豐村地靈人傑,興盛昌熾,孕育著諸多俊傑、代出賢能、遐邇聞名。昔日先賢,在明萬曆年間有官授福建建陽、江西金溪、濟南淄川、浙江平陽、河北曲陽等五縣縣令李邁種,為官清正,以報國為心,恤民為念,勤政為民,深得萬民擁戴,並改芙蓉鄉里族人喪葬擇日定時出殯之陋習,沿襲至今。悠悠歲月,人才濟濟,英賢鼎起,被海內外譽為“一代完人,萬民楷模”,新馬僑領,一代風範,僑界楷模,中外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李光前暨哲嗣成義、成智、成偉昆仲繼承並發揚光前愛國愛鄉創辦學村,廈門大學建設,被福建省政府授予“樂育英才”“興醫利民”的榮譽,千秋偉績,功勳彪炳,名揚五洲,享譽世界。李光前於1965年曾受到周恩來總理及中共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李成義曾於1997年受到李鵬總理的親切接見。曾獲國家安全部授予“一等功臣”殊榮的愛國僑領,慈善家李引桐為祖國作出非凡貢獻,樂善好施,功德無量。曾受到李鵬總理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競豐村乃李光前出生地。被全國僑聯命名為“科教興國示範基地”,成為全國普通教育領域中的精品的“光前學村”所在地。光前學村中有國專第一幼稚園(被評為福建省優質幼稚園),國專第二幼稚園(被評為福建省達標幼稚園),國專中心國小(被評為福建省示範國小),國光初級中學國光中學(被泉州市評為園林式學校、被省環保局及教育廳評為第一屆綠色學校,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省一級達標學校),國光第二中學,李成智公眾圖書館(國家級圖書館),南安市美術館。泉州市光前醫院、福建省廣播電視大學梅山實驗學院亦建在競豐村內。南安市政府在競豐村的光前故居設立李光前故居紀念館,被列為南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作為福建省僑聯和南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評為“八閩名祠”——歷史悠久的芙蓉“李氏宗祠”、堂皇壯麗的“芙蓉盈豐堂文化活動中心”也在競豐區域內。 由競敏和豐庭兩個大隊合併後稱之為競豐大隊,後來升級為競豐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