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慎

duān shèn
釋義:
莊重謹慎。常用來形容為人處事等老成、嚴謹。
出處: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階》:“端慎嚴恪,夙夜在公,按度懸衡,守而不失。”
用法示例:
1.明代政治家歐陽必進任刑部尚書時,嚴整法紀,廉潔奉公,夙夜不懈,被明世宗譽為“端慎老成”。
2.明代政治家張居正《呂豫所墓志銘》:“上在東宮,亦雅知公端慎。”
3.宋代文學家李廌在《德隅齋畫品》中記載二圖粉本稱:“《紫微朝會圖》朱梁時將軍張圖所作。帝被袞執圭,五星、七曜、七元、四聖左右執侍,十二宮神、二十八舍星,各居其次,乘雲來下。其容色皆端敬,其服章皆嚴謹。道家謂玉皇大帝為眾仙天子,紫微大天帝為眾星天子……圖作衣紋,不思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之例,用濃墨粗筆如草書,顫掣飛動,勢極豪放,至於作面與手,及諸服飾儀物,則用細筆輕色,詳緩端慎,無一欹仄,亦一家之妙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