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達

立達

蘇州立達中學是江蘇省蘇州中學於1996年與社會力量聯合創辦的一所國有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普通中學。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全部由蘇州中學教師承擔。校名“立達”,取意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語,出自《論語·雍也》。

基本信息

立達

立達立達
蘇州立達中學是江蘇省蘇州中學於1996年與社會力量聯合創辦的一所國有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普通中學。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全部由蘇州中學教師承擔。校名“立達”,取意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語,出自《論語·雍也》。

簡介

立達中學坐落在蘇州中學南區,以黃石假山、池塘、草坪為中心,一條香樟大道貫穿南北。校內設有教學樓A、B、C樓三座、辦公樓一座,校園緊湊而有序。立達中學毗鄰文廟公園,環境幽雅,景色優美,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立達中學緊鄰人民路,交通便利,鬧中取靜,成為莘莘學子求學的好地方。同時立達的校舍、校園既相對獨立,又與蘇州中學僅一門之隔,具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條件和可能。
學校任職教師中現有特高級教師39人,初步統計有30多人,80多人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省“巾幗建功”優秀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先進工作者、市優秀團幹部、市總工會先進工作者、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江蘇省特級教師、蘇州市名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市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立達數學教研組、語文教研組被評為市先進集體、02屆初二年級組獲2000年市“爭創巾幗文明示範崗”榮譽稱號,。
近十年來,立達中學以名校為依託,以改革為主線,以特色求發展,通過自身的運轉和活力,已經成為一所家長信任度高、社會信譽好、可持續發展的具有相當規模並體現一定的時代性和實驗性的現代學校。
立達中學建校以來全面弘揚和發展蘇州中學優良的辦學傳統,並從實際出發努力探索和形成面向21世紀的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教育教學特色。
多年來,立達中學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上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改變傳統的“評語”形式,建立體現人文精神的“寄語”制度。實行“自尊、自信、自律”的三自無人監考制度,構建誠信體系。堅持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不加班加點.,給學生以充分的自我發展的餘地。英語實行小班上課,兩套教材並用。豐富多彩的各類課外活動使學生的愛好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
立達中學於2000年開始雙語教學試點,開設雙語實驗班,2002年我校承擔了蘇州市雙語教學現場會和蘇州市課程改革現場會的任務。2003年在全國雙語教學現場觀摩會中作為主要分會場,向與會代表開了雙語教學觀摩公開課
目前《數學雙語》校本教材已編輯出版,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雙語教學輔導叢書《中學雙語教學實用手冊》(含數學、理化、史地生、藝體分冊)已在03年由蘇州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由立達數學教研組承擔的《數學雙語實驗》課題在03年底已完成結題報告。校園裡所有標語標誌班牌都改用了雙語書寫,營造了濃厚的雙語氛圍。
2000年9月,我校開始設立網路教學基地班,主要承擔和實施網路教學和遠程教育的試點和研究。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副部長韋鈺,原蘇州市市委書記梁保華等先後對我校的網路教育進行視察,給予充分肯定。目前網路教學基地班已由1個發展為6個,並已承擔了多次網路教學和遠程教育的實驗任務,效果良好。
2001年,學校投入80萬元新建成多媒體網路教室一個;同年,又購入攜帶型投影儀4台,近幾年我校加大投入,優先為一線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目前教師筆記本電腦擁有率已達到93%,大大提高了學校信息化教學水平。能夠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達到100%。為進一步探索網路教學創造了條件。
2001年立達中學在選修課的基礎上全面開設綜合實踐課程,在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以前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幾年來,立達中學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總計一百多門,50%以上的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全員參與。目前這項工作已走入正軌,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已編寫了《以案說法》、《蘇州的世界遺產調查》等校本教材。成為立達中學展示素質教育的一個視窗。特別是由於西洋棋活動的積極開展,2003年立達中學成為全國“西洋棋進百校”活動掛牌學校。
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立達中學歷次中考成績優異,始終在蘇州市名列前茅。
學生譚澄、高聰兒分別在02、03年蘇州市中考中獲得第一名,2003年中考中我校學生更是包攬了前三名。我校畢業生成績優異,特長明顯,素質全面,潛力大,後勁足,受到各重點中學的普遍歡迎。也受到世界其他國家有關學校的關注,表示願意接受我校學生前往留學。
我校99屆朱文卿同學在02年聯考中取得蘇州大市第一名的好成績,現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0屆金晨蕊同學在蘇州中學國際班學習成績優異,於03年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
01屆洪浩同學03年聯考中成績名列全省第一名。
02屆沈文杰同學在03年全國中國小英語口語競賽中獲全國第一名,即將代表中國赴英國參加國際比賽。
優秀畢業生徐叢曜、遲業光、趙明超、王曉捷、芮昉等分別於02、03年被蘇州中學公派赴日本、加拿大、印度留學。
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七名同學在畢業當年即獲獎學金赴新加坡留學。
2002年立達中學相繼被授予為“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蘇州市信息化教育實驗學校” 。同年,立達中學被教育廳、江蘇省科技局、江蘇省科協聯合授予“科技教育先進集體”,
為充分發掘現有教育資源潛力,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從2001年起,立達中學開始嘗試集團化運作,先後與吳江七都中學蘇州文昌實驗中學、蘇州市一國中聯合設立立達班,不僅進一步開拓了立達中學的辦學思路,豐富了辦學經驗,更促進以上學校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這其中,立達中學通過教師送課上門、共同教研活動、使用統一試卷聯考、舉行班級聯誼活動等方式加強了與兄弟學校之間的聯繫,特別是採取遠程信息傳輸的方式使七都中學的學生也能接受立達教師的教育,充分發揮了優質資源的輻射作用。2002年,蘇州立達中學與蘇州覓渡中學、蘇州三十三中共同協商,決定共建“免費教育班”,這成為立達中學回報社會的又一重大舉措。
在蘇州立達中學創建五周年之際,原蘇州市市委書記陳德銘為蘇州立達中學發來的賀信中說:“立達中學已成為蘇州的一所名校,教學成績斐然,學生素質優良”,這既是對我們的鼓勵,更是對我們的鞭策。蘇州立達中學將一如既往,以認真踏實、不斷創新的精神,扎紮實實搞好初級中等教育,以更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蘇州市民。
我們的目標:用我們的智慧和勤奮,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發展;
我們的思路:班級管理特色化,德育活動個性化,常規管理制度化,心理教育經常化。
我們的原則;推崇人文關懷,強化自我教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