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研究

立法研究圖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有342頁。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3月1日)
平裝: 34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108823X
條形碼: 9787301088234
尺寸: 22.8 x 16.6 x 1.6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周旺生,男,1952年 9 月 9 日生,安徽省無為縣人,漢族。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國家重點學科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建設顧問,中國法理學會副會長。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獎勵。1989-1990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作訪問研究;1994、1995、1996、1999年分別在香港作短期講學;1996-1997年在美國伊利諾依斯大學作訪問研究。
??周旺生主要從事立法學和法理學的研究和教學,在國內率先創建立法學學科並取得成功。迄今已發表約500萬字著述。包括:(一)自著、合著著作30餘部;(二)論文70多篇,其中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國核心心刊物發表萬字以上長篇論文 30 多篇。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主編多本全國統編高等學校法學教材。為北京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並為高級法官培訓班、碩士學位研修班、政法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其他諸多院校和國家機關,講授立法學、法理學、立法學專題研究、法理學專題研究、當代中國立法研究、中國法理學研究、法學經典著作解讀、比較立法制度等十多門課程。講授生動深入,深受學生歡迎。
??周旺生在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國家法制建設,特別是積極參與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活動,為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的出台,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作為中國矽谷基本法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的制定,就是由周旺生擔任首席顧問、專家組組長和主要起草人的。
??周旺生的研究證明了這樣幾點:中國現代化的主體工程,除應包括長期來人們所追求的“四個現代化”外,還應包括法治現代化。沒有法治現代化,不可能真正實現其他現代化。觀察世界上已開發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過程,可以看到它們的發達程度通常總與它們的法治現代化的程度成正比。現代社會有兩個不同於以往社會的顯著標誌:經濟實行市場化、政治實行民主化。而這兩化都需要法治來保障。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最鮮明的標誌集中到一點,就是實行國家和社會的法治化。中國要建設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必須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建設法治國家。而無論是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還是國家法治化,首先要有好的制度建置。這種制度建置在中國國情之下特別表現出對立法的需求。由此就要有好的立法研究。在這種基礎上,周旺生系統闡明、論證了如何在中國國情之下加強立法和立法研究,構建了中國立法學體系,就立法改革和完善提出一整套建設性的對策和大量具體建議。
??周旺生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系列賴人尋味的現象,主張改革完善中國法學研究的方法和進路。周旺生注意到,二十年來中國法學和法律制度建設的確取得重大進展,在與國際先進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連線或向其學習的過程中作出許多努力。但有意思的是,中國法學在研究西方例如美國的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時,所注重所著力推介的主要是其判例法學說和判例法制度,然而中國法律制度建設的實際生活在與西方例如美國發生連線時,所注重所著力借鑑的主要是其成文法律制度及其經驗。中國法學理論研究與法治實際生活的疏離,使得周旺生提出改革完善中國法學研究的方法和進路的種種觀點和對策。他還進一步以英國人邊沁的成文法學說未能在其本土獲取實踐價值卻在歐洲大陸結出豐碩果實、德國人薩維尼的學說即便影響一時卻未能使德國法制按照其所指引的方向運行這樣一些著名的歷史事實,佐證了法學研究最重要的價值準則在於法學能夠為法治實踐生活所選擇所套用,而不是與法治實踐生活相疏離或為法治實踐生活所擯棄。
??周旺生把立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建設,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事業。他於1988年出版國內第一部《立法學》,為立法學在我國崛起發揮了奠基作用。1994年推出60萬字的長篇論著《立法論》,提出、研究和闡述了中國立法理論和實踐中亟待解決的一系列重大新問題,拓寬、深化和推進了國內的立法研究。他的研究既填補了中國法學體系的空白,促進著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法學研究方法論的變革,又對在中國實現立法的科學化、完成市場經濟向中央和地方提出的全新而繁重的立法任務、並進而建設現代法治國家,有重要意義。他構造的包括三要素的立法學體系,為後來的立法研究提供了典範化的模式。他的立法研究,被認為代表著國內先進水平。
??周旺生的理論研究成果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採納。國內關於立法問題的研究著述,很少沒有引用周旺生著述的。從中央到地方的立法實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關注周旺生的立法研究。周旺生本人更經常被邀請或被聘任為立法顧問、立法專家參與立法實踐。由周旺生擔任專家組組長和首席顧問的中關村立法,引起了國內國外的廣為關注,作為中關村立法主要成果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在制度建置方面所採取的一系列創新性的舉措,正在產生日漸深刻和明顯的影響,對中央和其他地方立法有種種先行意義和直接借鑑的價值。
??周旺生在科研和教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受到多方面的獎勵和表彰。主要有:1988年獲北京大學首屆優秀青年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991、1994年兩獲北京大學和美國安泰集團光華安泰優秀科研成果獎;1992年獲北京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1995年獲第二屆北京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1995年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1991-1992學年度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1993年獲法務部頒發的首屆育才獎;1994年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1995年被評為北京大學最受歡迎的教師;1996年獲北京大學優秀教材獎;1996年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獎勵;1999年被評為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

內容簡介

國內學界在如何認識授權立法的問題上,迄今仍然有諸多須待廓清的迷點或需要明辨的要領。比如,在授權立法主體的特定性、授權立法與授權現象的界分、授權立法的範圍和方式、授權立法的程式和監督機制、授權立法的種類和功用、當代中國授權立法的階段和形式這些基本問題上,就並非沒有進一步探討和明了的必要。中國授權立法的理論研究和實際生活,事實上還有較大的空間。自然,面對著如何認識這些授權立法的問題,我們的首要任務不在於創造而在於表述,不在於發明而在於發現。就是說,我們首先應當準確認知授權立法的這些基本環節和重要側面,然後才能對授權立法予以科學的闡明,而不是硬要隨自己的想像或意願,給授權立法的種種論題貼上自己的“特色標記”。

目錄

立法理論
關於授權立法的幾個基本問題
專題研討
中西執政黨理念及其在立法過程中的展開
中國大學內部規章制度立法完善研究
中國立法聽證制度的建置及其完善
地方立法
地方人大常委會議事質量理論與實踐問題初探
地方立法中行政強制的設定研究——以江蘇省的地方立法實踐為例
法學前沿
中國近年修訂智慧財產權法過程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反思
BOT投資方式若干法律問題探析
行政法治
行政何以法治——讀美國2002年《國內安全部法》
行政立法的生態化初探
域外立法
矽谷的法治環境研究
論美、俄國家安全立法中公民權利和國家安全利益的協調
韓國、日本信息化基本法比較研究
立法思想
哈耶克立法觀探究——從一個維度解讀《法律、立法與自由》
譯林求索
一種新的立法理論——立法法理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