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伏

【詞目】竄伏 宋 清

詞語信息

【詞目】竄伏
【拼音】cuàn fú
【注音】ㄘㄨㄢˋㄈㄨˊ

詞語解釋

逃匿;隱藏。
《國語·晉語二》:“杜原款將死,使小臣圉告於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導,以至於死,不能深知君之心度。棄寵求廣土而竄伏焉。’”
漢 王逸 《九思·逢尤》:“走鬯罔兮乍東西,欲竄伏兮其焉如。”
三國 魏 曹植 《白鶴賦》:“傷本規之違忤,悵離羣而獨處。恆竄伏以窮棲,獨哀鳴而戢羽。”
宋 陸游 《與尉論捕盜書》:“此十許人,皆負重辟,相與竄伏山林中,昏夜伺便小刼。”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荊軻奏曰:‘樊於期得罪天子,竄伏北漠,寡君懸千金之賞,購求得之,欲生致於大王;誠恐中途有變,故斷其首,冀以稍紓大王之怒。’”
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既知事之不可為,乃退以著書。竄伏郴、永、漣、邵山中,流離困苦,一歲數徙其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