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通寶鑑評註

窮通寶鑑評註

《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為命學經典著作之一,原名《攔江網》,取“橫江置網,一網打盡”之意。《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的評註者徐樂吾,是民國命理學家,被同時代著名命理學家韋千里尊為“近代之命壇巨子”。《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內容介紹

《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為命學經典著作之一,原名《攔江網》,取“橫江置網,一網打盡”之意。《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的評註者徐樂吾,是民國命理學家,被同時代著名命理學家韋千里尊為“近代之命壇巨子”。《窮通寶鑑評註(編注白話全譯)》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窮通寶鑑評註窮通寶鑑評註

目錄

窮通寶鑑評註卷一

論木

甲木喜用提要

三春甲木總論

三春甲木

三夏甲木

三秋甲木總論

三秋甲木

三冬甲木

乙木喜用提要

三春乙木總論

三春乙木

三夏乙木總論

三夏乙木

三秋乙木

三冬乙木

窮通寶鑑評註卷二

論火

丙火喜用提要

三春丙火總論

三春丙火

三夏丙火總論

三夏丙火

三秋丙火

三冬丙火

丁火喜用提要

三春丁火

三夏丁火

三秋丁火

三冬丁火

窮通寶鑑評註卷三

論土

論四季月之土

戊土喜用提要

三春戊土總論

三春戊土

三夏戊土

三秋戊土

三冬戊土

己土喜用提要

三春己土

三夏己土

三秋己土

三冬己土

窮通寶鑑評註卷四

論金

庚金喜用提要

三春庚金

三夏庚金

三秋庚金

三冬庚金

辛金喜用提要

三春辛金

三夏辛金

三秋辛金

三冬辛金

窮通寶鑑評註卷五

論水

壬水喜用提要

三春壬水

三夏壬水

三秋壬水

三冬壬水

癸水喜用提要

三春癸水

三夏癸水

三秋癸水

三冬癸水

序言

在傳統命理典籍中,大概沒有哪一本書的命運比《窮通寶鑑》更具傳奇性。

這本書原名《攔江網》,不知出於何人之手,因為其文辭俚俗,詞不達意,而被認為出於江湖術士的手筆;也不知寫作時代,只是根據書中多載明人命造,而推為明代的著作。本書在清朝以前從未出版過,只是作為“壓箱底兒”的秘笈,在江湖術士中流傳。由於輾轉傳抄,本書訛錯極多,以至魯魚亥豕,不能卒讀。

本書的第一次出版,是在清初的康熙年間,由日官(執掌占卜的官員)以《造化元鑰》為題,增附大量命造實例而刊行的。日官在序言中這樣讚嘆本書:“《造化元鑰》一書,獨得其秘焉!……論簡而賅,理微而顯,雖立一成之局,實具萬變之機,深參之可以通源,淺得之亦能微中,洵祿命之圭臬也!”

到了清末,楚南人余春台又以今題刊行此書,並在序言中推崇說:“審其議論精詳,取捨恰當,實有得五行生剋、八卦錯綜之妙。……此真命學之指南,子平之模範也!”

到了民國年間,著名命理學家徐樂吾先生竟三次評註此書(一次是《窮通寶鑑評註》,一次是《造化元鑰評註》,還有一次是《寶鑑例釋錄》),並慨嘆說:“《欄江網》一書,以十乾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之準則,立一成以馭萬變,秩然有序,命理書中,殆無其匹……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反不如《淵海子平》、《神峰通考》之受人歡迎,斯則良可嘆也!”

這種從“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到熱烈歡迎讚嘆,以至在命理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變化,豈非極富傳奇色彩嗎?

本書命運的傳奇性,主要是由書中的內容決定的。雖然從宋代的徐子平開始,就在很大程度上掃蕩了從星命術沿續下來舊習,但是命理學上拘泥吉凶神煞、執著奇格異局、強調納音論命的舊習依然存在,有時還相當嚴重。而本書對命局的看法,則脫盡了舊式命書的窠臼,對上述舊習概行屏除,只憑五行生剋、十乾性情、理氣進退、配合喜忌,綜合考慮日元的強弱和用神的旺衰,特別是命局是達到了中和,從而決定格局的高下,有時甚至不依月令定格局,在月令之外選用神。其義理精微深邃,多發前人所未發,在命理學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本書立論的基礎是“十乾實物說”和“十乾生存說”。所謂“十乾實物說”和“十乾生存說”,即把十天干形象地比擬為十種具體事物,藉助物理常識或生活經驗,根據它們在特定環境中的生存狀況來分析命局。比如,丙丁同樣是火,但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爐中之火,二者性質不同;壬癸都是水,但壬是江河湖海之水,癸是雨露之水,二者作用也相異。同時,日主本身必須富於生氣,然後才能談到其他,所以冬火要有甲乙木作為引燃物,這樣才光輝不滅;壬癸水在夏令要有庚辛金作為源泉,這樣才能潤澤大地。由此就構成了《窮通寶鑑》一書論命的五個技術模式,即甲庚丁三乾互用模式、丙辛用壬模式、乙用癸丙模式、戊己共用甲丙癸模式、壬癸用戊辛丙模式。

所謂甲庚丁三乾互用模式,指甲木、丁火、庚金三者無論哪一個為日主,都是彼此互用,缺一不可的。比如甲木要成材,一定要有庚金的疏劈才有希望;而庚金要使甲木成材,本身要“成器”(斧子)才行;而庚金的成器,又不能缺乏丁火的鍛鍊。所以甲木日主不能離開庚金和丁火。庚金日主要成器,一定要有丁火的鍛鍊,而丁火作為人間爐火,又須甲木作為燃料,所以庚金日主一定要有丁火和甲木的配合。同樣地,丁火要發光,要甲木作為燃料,而甲木又要藉助庚金利斧疏劈才行,所以丁火日主也離不開甲木和庚金。書中這類論述極多,例如:“非丁不能造庚,非庚不能造甲。”“凡四季甲木,總不外乎庚金。”“丁火熔金,必賴甲木引助,方成烘爐。”“取甲引丁,用庚劈甲伐甲,方雲木火通明。”“甲不離庚,乙不離丙。”“甲乃庚之良友,凡用甲木,庚不可少。無庚無甲,何能引丁?”“借甲引丁,借庚劈甲。”“頑金宜丁,旺土須甲。”這些論述,充分說明了甲庚丁三乾之間的互用關係。

所謂“丙辛用壬”模式,指丙辛日乾都要以壬水作為論命的主要依據。就是說,丙火作為陽光之火,要用壬水(江湖之水)來映襯,才有偉大的光明氣象;辛金作為珠玉之金,要有壬水的淘洗,才能透出寶氣珠光。這就是著名的“壬水輔丙說”和“壬水洗淘法”。

交待過這兩種技術模式之後,相信讀者對其他技術模式也可以舉一反三了。

公允地說,只從十乾“實物說”和“生存說”論命,而不重視它們作為財官印食等十神的作用,不免有重視十乾自然屬性而忽視其社會屬性之嫌,但是也正是這一點,連同對吉凶神煞、奇格異局和納音五行等舊習的摒除,使得本書立論統一,乾淨利落,而不雜任何歧見,沒有任何枝蔓。這可以看作本書的一大特點。

和十乾“實物說”、“生存說”和五大技術模式相聯繫,本書十分重視調候的作用。書中認為,火為天之神,水為地之精,所以夏令日主重在要水,這樣才能使萬物得到滋潤,保持生機;冬令日主則重在要火,這樣才能使萬物復甦,春意盎然。值得注意的是,本書的調候不像一般論命方法那樣,完全依據每月月令稟氣的正五行,而是著重考慮實際氣候情況,同時兼顧月令稟氣的正五行。比如正月建寅,甲木當令,丙火長生,戊土寄宮借生,應當依甲丙戊來論命,但本書則說:“正月甲木,初春尚有餘寒。得丙癸透,富貴雙全。癸藏丙透,名“寒木向陽”,主大富貴;倘風水不及,亦不失儒林俊秀。如無丙癸,平常人也。”“正月乙木,必須用丙,因天氣尤有餘寒,非丙不暖。”“正月己土,田園猶凍,蓋因臘氣未除,余寒未退,故丙為尊。”所以本書被當代命學界視為“調候之書”,是有相當道理的。

本書在編排形式上也別出心裁。它根據取用貴乎提綱的宗旨,將十乾分列於十二月,每月各列若干條,以列舉其經驗心得,用以概括所有的命例,有條不紊,系統井然,而且斷語爽利而絕不含糊,讀者只要略加用心,就可以對天下千千萬萬的命造胸有成竹。看來本書原來題作《攔江網》,意思是要將長江大河中的萬千魚鱉盡數收入網中,是別有深意的。

總之,本書是一部掃蕩一切舊的窠臼和教條,從實際經驗、實際氣候情況和具體命局出發論命的典範性著作。它在諸多命理典籍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不是偶然的。

當然,對於本書,古今讀者也並非只有喝彩聲,特別是當代。在網際網路上,就有人發表文章說:“《窮通寶鑑》在命理學界擁有相當高的地位,被稱為‘子平之模範’,其根本原因在於:八字共有約五十二萬種變化,而學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種簡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窮通寶鑑》就提供了這樣一種形式,如‘某日乾生於某月,乾透或支藏某某物,即為富貴或貧賤’,就像是一部命學字典,只要按圖索驥,既省時又省力。由於該書是根據實際操作中總結而來的,所以肯定有相當的應驗性,但若以此為標準,則就大大地犯了形上學的錯誤。”不過,本書即使確有微瑕,也不掩其為美玉,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本書的評註者徐樂吾,是民國命理學家,被同時代著名命理學家韋千里尊為“近代之命壇巨子”。所著命理書有《窮通寶鑑評註》、《子平真詮評註》、《滴天髓征義》、《滴天髓補註》、《造化元鑰評註》、《子平四言集腋評註》、《命理尋源》、《命理雜格》、《命學新義》、《命理一得》、《子平一得》、《子平粹言》、《寶鑑例釋錄》、《古今名人命鑒》、《樂吾隨筆第一集》、《樂吾隨筆第二集》,總計達16種,堪稱著作等身。《窮通寶鑑》雖然在他以前就已經聲名鵲起,但真正得到普遍的見重,卻不能不說得力於他的評註和推崇。至於其評註的精闢詳備和畫龍點睛的作用,這裡即使不說,想來讀者也是可以推知的。

至於本書的譯釋工作,可以告慰讀者的是,筆者心裡時時不忘尊重古人古書,也時時不忘對得住今天的讀者,所以譯釋工作是認真的,慎重的。當然,由於筆者學識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所以誠懇地希望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後做得更好。

有出版商打算重新出版本書,約筆者把本書譯成白話,並要求在前言中多介紹一下本書,所以姑且寫下這些作為前言。

孫正治

2007年12月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