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殼率

穀殼率

穀殼又名稻殼,是稻穀外面的一層殼。稻米收穫後,一般需要經脫殼工藝脫去稻米的外殼,脫下的部分即為穀殼。加工時,穀殼與稻米的比值稱作穀殼率(Husk rate),表征稻米穀殼含量的多少及礱穀機的效率。長期以來國內外對稻殼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獲得了許多可供利用的途徑。但真正能夠形成規模生產的,能大量消耗稻殼的利用途徑並不多,或是經濟效益不顯著增值不大;或是在工藝上、技術上、質量上、環境污染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許多地方把稻殼作為廢棄物,這不但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在經濟上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對環境也造成了很大污染。研究解決稻殼的合理利用,變廢為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

穀殼率

穀殼又名稻殼,是稻穀外面的一層殼。稻米收穫後,一般需要經脫殼工藝脫去稻米的外殼,脫下的部分即為穀殼。加工時,穀殼與稻米的比值稱作穀殼率(Husk rate),表征稻米穀殼含量的多少及礱穀機的效率。長期以來國內外對稻殼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獲得了許多可供利用的途徑。但真正能夠形成規模生產的,能大量消耗稻殼的利用途徑並不多,或是經濟效益不顯著增值不大;或是在工藝上、技術上、質量上、環境污染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許多地方把稻殼作為廢棄物,這不但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在經濟上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對環境也造成了很大污染。研究解決稻殼的合理利用,變廢為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

脫殼

脫去稻穀穎殼(穀殼)工序叫礱穀,又稱脫殼 。用於脫殼的機械礱穀機,是碾米主機之一;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為三類。(l)擠壓搓撕脫殼礱穀機:如膠輥礱穀機,簡稱膠礱;(2)端壓搓撕脫殼礱穀機:如砂盤礱穀機;(3)撞擊脫殼礱穀機:如離心礱穀機。我國目前使用的礱穀機主要是膠礱。膠礱以礱穀輥長度(em)為主要規格,其標準系列為36、25、20、15、10型。礱穀輥直徑一般為22.5cm。

膠礱脫殼必要條件

膠礱主要工作構件是一對並列的相向旋轉,且有一定線速差礱穀輥。膠礱工作時,兩礱穀輥之間距離(軋距)為脫殼工作區。軋距小於穀粒粒度,穀粒落入脫殼工作區,當其與兩輥面接觸,在厚度方向兩側受到擠壓作用力。此時,穀粒被具有較大磨擦係數的彈性膠層抓“牢”(軋住),往下運動。由於兩輥一決輥和慢輥之間有一定的速差,穀粒兩側受到一對反向的磨擦力作用,當擠壓力和磨擦力協同形成搓撕作用,將穀粒兩側面穀殼朝相反方向撕裂而脫殼。

由上述分析可知,稻穀脫殼必要條件是:

1.谷杜能以正確入棍姿態和入棍速度落入輥間。穀粒流入輥間可能是縱向(軸向),也可能橫向。穀粒的內外穎邊緣捲起成勾狀,互相勾合把穎果(糙米)包在其內,這種軸向勾合線處在穀粒兩側,按穀粒物理結構特性是內外穎殼勾合線頂端的結合力比較薄弱。縱向入輥,著谷輥擠壓搓撕作用在此勾合方向上,使穀殼易於破開;如橫向或斜向進輥則較難脫殼;且要求穀粒呈單層,而無重迭入輥。為保證礱穀輥磨耗均勻,不致產生起槽,保持稻穀流入姿態一致性、均勻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稻穀以一定的速度流入軋距,稱入輥速度,提高物料入輥速度可提高膠礱生產量;減少在初始時因礱穀輥加速穀粒而產生的磨擦,延長礱穀輥壽命。從理論上分析,穀粒入輥速度接近或達到礱穀輥線速最為理想;但目前膠礱進料均以淌板整流、加速和導向,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入輥速度,然而,若採取得當的技術舉措,仍可適當提高 。

2.兩輥間必須有適當大壓力。兩輥間必須保持適當大的壓力,使礱穀輥對穀粒產生擠壓搓撕作用力足以克服穀殼結合力,使穀殼撕裂而脫殼。不過,其擠壓搓撕作用力也不宜過大,一旦超過糙米籽粒耐壓力、抗剪下折斷力,會使籽粒受到損傷,從而增加糙碎(礱下物谷糙混合物所含糙碎質量占已脫殼糧粒,包括整粒糙米和碎米質量百分數),增加裂紋粒,輕一點的則糙米皮層起毛。

3.兩輥必須有一定線速差如兩輥的線速相同,即V差=0,則穀粒兩側只有擠壓力作用而沒有一向上,一向下的相反方向磨擦力作用,當然也不會有搓撕作用,也就達不到脫殼目的。線速差是產生搓撕作用的先決條件,有線速差,才能對“軋住“的穀粒產生搓撕作用,線速差越大,其搓撕作用力越強,在相同的輥間壓力和流量時,脫殼率也就越高。不過,線速差也不能太大,不然的話,將會產生大量的糙碎(不應碎)和裂紋粒,礱穀輥起槽,膠耗和礱穀能耗增大;但也不能太小,如過小,為了維持脫殼率,勢必加大輥間壓力,使礱穀工況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