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Qinhuangdao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縮寫為QETDZ),是於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分東區兩區,規劃面積56.72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19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發展概況

截止2004年年8月,全區累計批准各類項目3672個,其中外商投資項目594個,總投資36.47億美元,契約利用外資24.18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45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307
8個,實際引進內資115.66億元。英國TI、德國DEMAG、新加坡豐益、泰國正大、韓國LG、韓國CASTEC、日本旭硝子、伊藤忠商事、台灣萬基、美國ADM、美國GE、美國ALCOA等一批世界知名跨國公司以及中糧集團、中信集團、中油集團、首鋼集團、哈爾濱動力集團、華龍日清、海灣集團、康泰醫學等國內知名企業在該區投資興業。初步形成了糧油食品加工、冶金及金屬壓延、汽車零部件玻璃建材、重大裝備製造等五大特色支柱產業。大項目規模效益突出,產值超億元企業16家,其中金海糧油、正大肉雞、首鋼板材等三家企業產值超10億元;海灣公司、邦迪管路等重點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穩定增長,正大公司、渤海鋁業、金海糧油等企業進入全國三資企業500強行列。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為進一步最佳化開發區的投資環境,開發區大力發展專門性功能園區。其中:經國務院批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開發區東區建立了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秦皇島出口加工區。2003年9月,秦皇島出口加工區通過了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等8部委驗收,正式通關運行,為國內外投資者的出口加工型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建立了一條綠色通道。1999年3月開始動工的燕山大學科技園經過5年多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於2003年9月16日批准燕山大學科技園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這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03年7月河北省發展計畫委員會、河北省信息產業廳批准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河北省軟體產業基地,此舉對於創造軟體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河北省軟體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會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
20年來,秦皇島開發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投資近40億元,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不斷增強。2001年6月,開發區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環境保護模範區稱號。開發區實行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體系和投產後經常化服務體系,推行首問責任制、公開承諾制、過錯追究制和客商評議制;成立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組建企業“110”,專門負責受理、諮詢、協調和監督等工作,實行“零缺陷”服務,建設了可供外國人子女就讀的雙語學校和外國專家公寓,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環境,使開發區成為投資成本的凹地、項目聚集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秦皇島作為奧運會的協辦城市,正蘊育著無限商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機。面對著一歷史機遇,開發區全體員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凝心聚力、率先發展,以加倍的熱誠和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更加完善的現代化、國際化的良好環境,與海內外工商企業界各位朋友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
二十多年來,在秦皇島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秦皇島開發區堅持"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的發展方針,堅持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和"開發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開發道路。經過基礎建設、起步發展、擴區開發、二次創業、跨越式發展等幾個階段,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在秦皇島市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成為秦皇島市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極,一個經濟發達、功能完備、環境優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正在形成。秦皇島開發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視窗、示範、輻射、帶動"作用。200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7.07億元,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8%增至19.1%。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48.5億元,占全市的43.6%。實際利用外資1.82億美元,占全市的53.5%;到位內資48.76億元,占全市的88.5%。

發展環境

硬環境建設

秦皇島開發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強度開發、高標準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努力完善基礎配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套,強化功能服務,配套條件日臻一流。"十五"期間,投資10多億元用於道路、給排水、電力及熱力工程建設,新建道路50多公里。西區形成了以黃河道等為主軸,以天山路等為副軸的路網系統;東區建成了以北京道等為主幹的路網骨架。為提高環境品位,建設了開放廣場、投資服務中心廣場、翔園和森林體育公園等一批精品市政工程,成為河北省第一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和河北省環境保護模範城。2007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31%,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4平方米環境。同時,積極發展以交通運輸、區域物流、對外貿易、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和以房地產、賓館餐飲、娛樂業為主的消費性服務業。報關行、公證處、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不斷增加;電信、郵政、公共運輸、商業、餐飲等公共服務業同步推進。開發區的環境品牌大為提升。

政務服務

秦皇島開發區始終堅持以"誠"招商、以"優"便商、以"信"安商,不斷最佳化服務舉措,創新服務內容,全力打造與國際慣例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投資軟環境。目前已經形成了項目引進審批"一條龍"、項目建設"全方位"和項目投產後的"經常化"等三個服務體系,並大力推行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和全程代理代辦制。2002年初秦皇島市委、市政府賦予開發區市級審批管理權,開發區進一步形成了集中決策、封閉管理、高效優質服務的運行管理和服務機制。在2007年底舉行的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秦皇島開發區被評為"跨國公司最佳投資的開發區"之一。

在2007年底舉行的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秦皇島開發區被評為"跨國公司最佳投資的開發區"之一。

創新平台

在全力打造優質高效服務軟環境的同時,開發區不斷創新項目載體和平台。2003年9月,秦皇島出口加工區通過海關總署等國家8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行;燕山大學科技園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成為河北第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04年,河北省軟體產業基地(秦皇島)正式通過省信息產業廳和省計委組織的專家評審論證並開工建設。2005年1月,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順利通過科技部審批,晉升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秦皇島開發區成為國內少有的集國家級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大學科技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省級軟體產業基地等政策優勢和載體服務於一體的經濟強區。目前,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中科院計算機所秦皇島分部正式簽約落戶,省軟體產業基地開工建設。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機電一體化、生物技術和環保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

招商引資

開發區立足實際,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產業、資源、物流、人才優勢,準確定位,全力推進定向招商、產業招商。截止2007年底,全區已累計批准各類項目4857個,其中外商投資項目656個,總投資47.2億美元,契約外資30.18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6.6億美元;內資項目4201個,實際引進內資243.7億元。目前已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台灣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包括美國通用電氣、美國鋁業、A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DM,德國德瑪格、威樂、KHS,英國TI,澳大利亞邦迪,韓國LG、三養,日本旭硝子、伊騰忠,泰國正大,新加坡豐益,台灣富士康、萬基以及中信、中糧、中油、中遠、中船、中包、首鋼、廣東控股、哈動力、天威、耀華、華龍日清等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大企業在區內投資興業。初步形成了糧油食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重大裝備製造、冶金及金屬壓延和玻璃建材等五大特色產業,產業聚集效應凸現,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長勢頭日益強勁。

發展定位

"十一五"期間,秦皇島開發區的發展定位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視窗;京津冀都市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工貿易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轉化基地、高附加值服務業承接基地、區域物流的重要樞紐、發展循環經濟的樣板;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產業布局上,體現"西精東重、西高東大"的特色。西區發揮工業基礎好、設施配套齊全的優勢,側重開發精密型、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布局科技型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突出西區高新技術產業特色;東區側重開發重型、大型製造業和現代物流業,集中布局港口依託型重大裝備製造、食品加工及物流企業,突出東區臨港型和高外向度的經濟特色。
預計到"十一五"末,秦皇島開發區生產總值達到260億元,工業銷售收入達到850億元,財政收入23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在秦皇島市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為建設富庶文明和諧、宜業宜居宜游的新秦皇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投資優勢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堅持"三為主、一致力"的發展方針,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區域經濟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截至到2004年8月,開發區已累計批准各類項目3672個,其中外資企業594個,投資總額36.47億美元,契約利用外資24.18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45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3078個,實際引進內資115.66億元。建區以來累計實現工業銷售收入526億元,GDP

累計199億元,財政收入30億元,出口創匯14.4億元。目前已有美國、德國、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開發區投資置業,吸引了日本伊藤忠、日本旭硝子、韓國LG、韓國CASTEC、美國ADM公司、美國GE、美國美鋁、德國德瑪格、泰國正大、英國TI和中國中信、中糧、中油、哈動力、保變等一批國際知名公司到開發區投資興業。2003年9月,設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
秦皇島開發區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不斷增強。2001年6月,開發區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成為河北省首家、全國第六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環境保護模範區稱號。
秦皇島開發區實行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體系和投產後經常化服務體系,推行首問責任制、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公開承諾制、過錯追究制和客商評議制;成立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組建企業"110",專門負責受理、諮詢、協調和監督等工作,實行"零缺陷"服務,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環境,使開發區成為投資成本的凹地、項目聚集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日趨突出,已經進入了項目大開發、經濟大提速、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新時期,成為整個環渤海地區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投資發展區域之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資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獨特的區位優勢,廣闊的市場腹地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河北省北部,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東北、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東北地區與國內其它省區聯繫的樞紐和西北諸省區的北方出海口,距首都北京281公里,天津市220公里,瀋陽市380公里,距中國五大港口之一的秦皇島港1.5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便捷的交通,現代化的通訊網路
秦皇島市是中國少有的同時擁有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和海運、空運等五大運輸的地級市。

開發區森林體育公園開發區森林體育公園

秦皇島擁有集語音、數據、圖像傳輸於一體的世界一流的通訊網路,三網移動通訊實現無縫覆蓋。

充足的水、電供應

秦皇島是中國華北地區淡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可滿足投資者的用水需求。
秦皇島地區的電力供應比較充足,即使在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電力緊張的情況下,仍能較好地為企業提供電力供應。
完備的基礎設施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把最佳化投資環境作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截止2003年,開發區共投入38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建設。目前,在已經開發的區域內,實現了"七通一平"。大規模、高標準的基建為廣大客商建立了

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一個理想的興業平台。
低廉的投資、運營成本
秦皇島地質結構好,為獨立板塊結構,同時當地盛產鋼鐵、玻璃、水泥等建築原材料,建築成本較低;秦皇島水電供應充足,價格便宜;秦皇島勞動力充足,專業人才豐富,工資水平低。所以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投資者可以享受低廉的投資和運營成本。
產業優勢

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港口等優勢,經過20年的發展,秦皇島開發區以金海糧油加工系列項目、鵬泰麵粉和正大肉雞加工和飼料項目為代表的糧油食品加工、以金程自動車、秦雲科聯、戴卡輪轂、旭硝子安全玻璃、bandy管路、科泰鑄件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以耀華集團、奧格集團、北方明晶為代表的玻璃建材、以首鋼板材、渤海鋁業、萬基鋼管、渤海美鋁為代表的金屬壓延和以哈動力、天威保變出海口基地、美國GE燃氣輪機亞太維修站為代表的重大裝備制業已初具規模,產業群聚效應日趨凸顯。
人力資源

秦皇島擁有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14所高等學府,同時秦皇島擁有河北省最好的技工學校,能夠滿足投資

秦皇島開發區華博高科技園秦皇島開發區華博高科技園

者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並且秦皇島可以和北京、天津共享人力資源。

優秀的投資軟環境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行使市級審批權,並經秦皇島市政府授權,採用封閉式管理。經過20年的發展,開發區建立了完善的三個服務體系和投資服務中心,提高辦事效率。
生活環境優勢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母城秦皇島市隔河相望,是距離母城最近的國家級開發區,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母城的賓館、醫療和娛樂健身館等資源。同時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為投資者興建了外國專家公寓等生活設施,創辦了可供外國人子女就學的雙語學校。
二十一世紀,環渤海地區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熱點地區,而且也是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處的環渤海中心地帶的戰略位置,在推動中西部合作、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在這一歷史機遇面前,開發區全體員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凝心聚力、率先發展,以加倍的熱誠和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更加完善的現代化、國際化的良好環境,與海內外工商企業界朋友一起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