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論

科學探究論,從理論層面對科學探究進行了概念辨析和歷史追溯,闡釋了科學素養、科學本質、教師知識和信念的基本理論,為教師知識和信念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實踐方法,也為我國理科教師的科學探究教學起到了前導性和基礎性的啟示,推動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的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的整合發展。

圖書信息

書籍作者:王晶瑩
圖書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書類別:教育
圖書標籤: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晶瑩9787561787588
上書時間:2011-11-10
出版時間: 2011-09
開本:開 頁數:188 頁
ISBN:9787561787588

編輯推薦

本書從理論層面對科學探究進行了概念辨析和歷史追溯,闡釋了科學素養、科學本質、教師知識和信念的基本理論,考察了基於標準的科學探究的發展概況;在實踐層面上,從標準聚焦到科學認識論的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兩個核心領域,對其發展路徑和方法進行了梳理,並對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的認識進行了實證調查,案例分析了美國理科教師科學探究專業發展項目。本書為教師知識和信念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實踐方法,也為我國理科教師的科學探究教學起到了前導性和基礎性的啟示,推動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的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的整合發展。

內容提要

科學探究作為當代國際基礎科學教育領域的主旋律,引領著理科教師在課堂教學層面的改革。本書將研究問題聚焦在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及其教學的認識上,基於詳實的理論研究,利用混合研究並行法,實證分析了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及其教學的認識差異。本書將科學探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有機結合、相互益知,具有方法論意義上的創新。在我國教師教育和科學教育研究蓬勃興起之際,出版本書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

目錄

緒論
一、本書的寫作背景 二、本書的意義價值 三、本書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科學探究的歷史追溯
第一節 科學探究的概念辨析 一、探究 二、科學探究 三、探究教學 四、相關概念 第二節 標準之前的科學探究 一、形成階段的科學探究 二、發展階段的科學探究 第三節 標準之 後的科學探究 一、基於標準的科學探究 二、標準之後的科學探究
第二章 科學探究的理論探尋 第一節 科學素養理念的發展 一、科學素養理論的發展 二、科學課程改革與科學素養 三、科學素養與科學教育標準 四、科學素養研究的發展 第二節 多視域下的科學本質 一、科學本質的現實意義 二、科學哲學視域下的科學本質 三、基礎教育視域下的科學本質 第三節 教師知識的基本理論 一、教師知識的發展脈絡 二、舒爾曼的教師知識模型 三、理科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 四、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 第四節 教師信念的基本理論 一、信念的界定 二、教師信念的社會文化模型 三、本書中的教師知識和信念
第三章 美國科學教育標準中的科學探究 第一節 美國科學教育標準的內涵 一、美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 二、科學探究的教學標準 三、科學探究的內容標準 四、探究教學的認知基礎 第二節 基於標準的探究教學實施 一、探究教學的模式 二、實施探究教學的困難 三、實驗取向的探究學習 四、學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節 基於標準的探究教學評價 一、探究教學方式的評價 二、學生探究能力的評價
第四章 師生對科學探究認識的發展 第一節 個體認識論和科學認識論 一、個體認識論模型的發展 二、科學認識論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 師生對科學本質認識的發展 一、教育學者的觀念 二、師生的認識及測查方法 三、科學本質的教學策略 四、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第三節 師生對科學探究認識的發展 一、教育學者的認識 二、科學家的認識 三、師生的認識 四、進一步討論
第五章 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的認識 第一節 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問卷的混合研究1 一、研究工具和參與者 二、開放式問卷的收集與評定 三、兩套問卷及訪談的定量分析1 四、兩套問卷及訪談的定性分析1侶 第二節 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問卷的定量分析 一、問卷調查的差異性分析 二、相關議題的進一步研究 三、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的認識階段 四、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問卷的定性分析 一、問卷和訪談的文本分析 二、科學本質與科學探究的認識類型 三、兩種認識類型相關性的圖式分析 四、科學探究網路研討的分析 第四節 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差異及其迷思 一、中美理科教師的認識差異 二、中美理科教師的迷思性認識 三、學科內容知識與科學探究
第六章 美國理科教師科學探究專業發展案例 第一節 ICAN科學探究專業發展項目的設計 一、ICAN專業發展項目的基本理念 二、ICAN專業發展項目的主要目標 三、ICAN專業發展項目的實施流程 第二節 ICAN科學探究專業發展項目的組織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微格教學的培訓 三、科學家導師合作 四、內隱和外顯教學 五、教學目標的評價 第三節 ICAN科學探究專業發展項目的分析 一、ICAN專業發展項目的分析方法 二、項目前後總體情況的定量分析 三、項目前後教師案例的定性分析結語:本書的啟示與展望 一、科學探究、探究教學與教師知識 二、科學探究盼內容知識和教學知識 三、對我國理科教師教育的初步啟示附錄
附錄一:科學探究和2061計畫發展圖解
附錄二: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問卷
附錄三: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問卷評定標準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作者介紹

鍾啟泉,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組長,全國教育科學領導小組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會長,《全球教育展望》雜誌社社長、主編。主要研究領域: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教師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