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腸桿菌病

禽大腸桿菌病

由多種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不同類型禽病的總稱。包括大腸桿菌性氣囊炎、敗血症、臍炎、輸卵管炎、腹膜炎及大腸桿菌肉芽腫等。禽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種病的總稱,包括大腸桿菌性肉芽腫、腹膜炎、輸卵管炎、臍炎、滑膜炎、氣囊炎、眼炎、卵黃性腹膜炎等疾病,對養禽業危害嚴重。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病,其特徵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和臍炎等病變。

基本信息

簡介

禽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種病的總稱,包括大腸桿菌性肉芽腫、腹膜炎、輸卵管炎、臍炎、滑膜炎、氣囊炎、眼炎、卵黃性腹膜炎等疾病,對養禽業危害嚴重。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病,其特徵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和臍炎等病變。

病原

埃原氏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健康畜禽腸道中的常在菌,可分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兩大類。大腸桿菌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在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良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此病的發生。大腸桿菌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附著在糞便、土壤、雞舍的塵埃或孵化器的絨毛、碎蛋皮等的大腸桿菌能長期存活。

流行特點

各種年齡的雞(包括肉用仔雞)都可感染大腸桿菌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受各種因素影響有所不同。不良的飼養管理、應激或並發其它病原感染都可成為大腸桿菌病的誘因。在雛雞和青年雞多呈急性敗血症,而成年雞多呈亞急性氣囊炎和多發性漿膜炎。本病感染途徑有經蛋傳染、呼吸道傳染、消化道傳染和經口傳染。

臨床症狀

1.大腸桿菌敗血症 6-10周齡的肉雞多發,尤其在冬季發病率高,死淘率通常在5%-20%,嚴重的可達50%。雛雞在夏季也較多發,病雞精神不振,採食減少,衰弱和死亡。病雞腹部膨滿,排出黃綠色的稀便。特徵性的病變是纖維素性心包炎,氣囊混濁肥厚,有乾酪樣滲出物。肝包膜呈白色混濁,有纖維素性附著物,有時可見白色壞死斑。脾充血腫脹。

2.死胚、初生雛卵黃囊感染和臍帶炎 種蛋內的大腸桿菌來自種雞卵巢和輸卵管及蛋殼被糞便的污染。侵入種蛋內的大腸桿菌在孵化過程中進行增殖,致使孵化率降低,胚胎在孵化後期死亡,死胚增多。孵出的雛雞體弱,卵黃吸收不良,臍帶炎,排出白色、黃綠色或泥土樣的稀便。腹部膨滿,出生後2-3天死亡,一般6日齡過後死亡率降低下來。即使不死的雞,也是發育遲滯。死胚和死亡雛雞的卵黃膜變薄,呈黃泥水樣或混有乾酪樣顆粒狀物、臍部腫脹發炎。4日齡以後感染常見心包炎,其中急性死亡的病雛幾乎見不到病變。

3.卵黃性腹膜炎及輸卵管炎 腹膜炎可由氣囊炎發展而來,也可由慢性輸卵管炎引起。發生輸卵管炎時,輸卵管變薄,管內充滿惡臭乾酪樣物,阻塞輸卵管使排出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腹膜炎。

禽大腸桿菌病禽大腸桿菌病

4.出血性腸炎 埃希氏大腸桿菌正常只寄生在雞的下部腸道中,但當發生飼養和管理失調,衛生條件不良,各種應激因素存在,使雞的抵抗力降低,大腸桿菌就會在上部腸道寄生,從而引起腸炎。病雞羽毛粗亂,翅膀下垂,精神委頓,腹瀉。雛雞由於腹瀉糊肛,容易與雞白痢混淆。剖檢病變,主要表現在腸道的上1/3至1/2腸黏膜充血、增厚、嚴重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腸炎。

5.其它器官受侵害的病變 大腸桿菌引起滑膜炎和關節炎,病雞跛行或呈伏臥姿勢,一個或多個腱鞘、關節發生腫大。發生大腸桿菌肉芽腫時,沿腸道和肝臟發生結節性肉芽腫,病變似結核。此外,大腸桿菌還可引起全眼球炎、腦炎等。

6.慢性呼吸道綜合症 雞先感染支原體,造成呼吸道黏膜被損害,後繼發大腸桿菌的感染。病的早期,上呼吸道炎症,鼻、氣管黏膜有濕性分泌物,發生羅音、咳音,發展嚴重時,發生氣囊炎、心包炎,有纖維素滲出,肝臟也被纖維素物質包圍,肺有肺炎,呈深黑色,硬化。

7.皮下感染頭部腫脹 由於表皮損傷侵入,感染擴散到關節和骨部,引起這些部位的炎症。有一些病毒感染後,繼發大腸桿菌急性感染,造成頭部腫脹,即腫頭綜合症,雙眼和整個頭部腫脹,皮下有黃色液體及纖維素滲出,可從局部分離出大腸桿菌。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要確診此病須作細菌分離、致病性試驗及血清鑑定。繼發性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必須在原發病的基礎上分離出大腸桿菌。

預防

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嚴格控制飼料、飲水的衛生和消毒,做好各種疫病的免疫。嚴格控制飼養密度過大,做好舍內通風換氣,定期進行帶雞消毒工作。避免種蛋粘染糞便,凡是被糞便污染的種蛋一律不能作種蛋孵化,對種蛋和孵化過程嚴格消毒。此外,定期對雞群投餵乳酸菌等生物製劑對預防大腸桿菌有很好作用。用本場分離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製成油乳劑滅活苗免疫本場雞群對預防大腸桿菌病有一定作用。需進行兩次免疫,第一次為4周齡,第二次為18周齡。也可用於雛雞的免疫。

醫治措施

大腸桿菌對多種抗菌素、磺胺類和呋喃類藥物都敏感,由於大腸桿菌容易對藥物產生抗藥性,最好進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處方1]

慶大黴素注射液 1萬-2萬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按1kg體重0.5萬-1萬IU用藥,每日2次,連用3d。說明:也可有氯黴素注射液,按1kg體重20-50mg肌肉注射,或按每100kg飼料40-80g拌料,連餵5-7d。

[處方2]

土黴素 100-500g用法:混飼。按每100kg飼料100-500g用藥,連用7d。說明:也可用氟考特(氟苯尼考),按每100kg飼料10-20g或氟哌酸(諾氟沙星),按每100kg飼料5-20用藥,飼餵5-7d。

[處方3]

禽菌靈 750g用法:混飼,拌入100kg飼料中自由採食,連餵2-3d。

[處方4]

黃柏100g 黃連 100 g 大黃50g用法:水煎取汁,10倍稀釋後供1000隻雞自飲,每日一劑,連服3d。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