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染料及其代用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版在第一版的原有框架上,內容作了大量的調整。根據新的
有關環保法規,作了說明;調整了禁用染料的品種,並對禁用染料
的表格形式與內容作了修改,以便查閱;增加了大量代用染料和其
他環保染料品種和性能的介紹,並通過對他們分子結構式的分析,
加強了說理性;印染助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提出了更高和切合
實際的要求,並提供了大量環保型助劑;在紡織品生態與毒物監測
的分析技術方面增加了可操作性的和最新公布的檢測方法。
本書可供紡織工業、染料工業及紡織品進出口部門的人員,院
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紡織生態問題
第一節 紡織生態學概述
第二節 紡織品生態標籤
一、紡織品生態標籤目的
二、紡織品生態標籤
三、紡織品分類及檢測內容
第三節 德國環保新法規及其他相關法令
第四節 德國環保法規和紡織品生態標籤的檢測控制指標
一、禁止使用
二、極限值
第五節 ISO14000及GB/T24000
第二章 禁用染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含有致癌芳香胺的禁用染料
一、直接染料
二、酸性染料
三、分散染料
四、不溶性偶氮染料色基與色酚
五、鹼性染料、陽離子染料及氧化顯色基
六、活性染料
七、塗料(顏料)
八、硫化染料
九、受致癌芳胺的同分異構體影響的染料
十、結束語
第三節 重金屬離子對染料的影響
一、染料中重金屬離子限量
二、金屬絡合染料
三、合成染料過程中添加劑的影響
第三章 代用染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直接染料
一、二氨基化合物染料
二、多偶氮型直接耐曬染料
三、三聚氰氨型直接染料
四、D型直接混紡染料
五、反應性直接染料
第三節 酸性染料
第四節 硫化染料
第五節 活性染料
一、禁用活性染料的代用
二、活性染料的發展概況
三、活性基的發展
四、竭染用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徵值――SERF值
五、雙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
六、乙烯碸型活性染料
七、兩個不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
第六節 分散染料
一、禁用分散染料的代用
二、“老三樣”分散染料的代用
三、分散染料的發展
第七節 其他染料
一、冰染料色基與色酚
二、塗料
第四章 環保法規對印染助劑的影響和對策
第一節 印染助劑的生態評估
第二節 印染助劑對環境的影響
一、表面活性劑
二、有機鹵素化合物
三、金屬絡合劑
第三節 MAK(Ⅲ)A1組及A2組芳香胺的影響
一、聚氨酯(PU)塗層劑
二、淨洗劑LS
第四節 甲醛的影響
一、樹脂整理劑
二、固色劑
三、防水劑
四、阻燃劑
五、柔軟劑
六、自交聯粘合劑
七、分散劑(擴散劑)
八、其他含甲醛助劑
第五節 抗菌防霉防蛀整理劑
第六節 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一、澳 銻系阻燃劑
二、防水劑
三、在染整加工過程中用的重金屬鹽類
四、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第五章 紡織品生態與毒物監測的分析技術
第一節 紡織品生態與毒物的監控
一、紡織品加工及其對環境和人體的生態與毒性問題
二、紡織品上主要生態毒性物質的來源及其危害
三、紡織品生態毒性物質監測分析的適用技術
第二節 紡織品釋放甲醛的測定方法
一、甲醛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我國現行國家標準 樹服整理織物釋放甲醛測定方法(GB291282)
三、美國國家標準――織物釋放甲醛的測定:密封瓶法(AATCC112―93)
四、國際標準ISO14184和即將頒布的我國新的、國家標準
五、各種測試方法標準的比較
第三節 紡織品上痕量重金屬含量測定方法
一、痕量金屬測定的適用技術
二、紡織品上重金屬含量測定方法――AAS法
三、電漿發射光譜法(ICP)
第四節 紡織品上殘餘農藥及防霉、防腐等特種處理劑測定方法
一、各種適用方法概述
二、氣相色譜(GC)分析技術簡介
三、殘餘農藥和防霉劑分析實例
第五節 紡織品上禁用染料的檢測方法
一、紡織品禁用染料檢測方法研究的最新進展
二、相關技術簡介
三、德國法定方法實施中的若干問題
四、其他適用方法研究成果簡介
附錄一1997年4月發布的德國法定方法(B82.02―2)
附錄二 德國標準DIN53316(NMP552No
2396)
附錄三 受致癌芳胺的同分異構體影響的染料
附錄四 我國曾生產禁用染料的名稱和單位
附錄五 禁用染料部分代用品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