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姜大典

文德武略兮,太公高論。 治國興邦兮,兼利人民。 太公聖德兮,鷹兮揚兮。

簡介

祭姜大典,全稱姜太公誕辰周年祭禮大典.是全球姜太公後人為了紀念共同的祖先姜子牙,每年在姜太公誕辰在其的衣冠冢所在地山東淄博臨淄舉行的隆重祀典。
作為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各區縣、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共同承辦的齊文化節重要組成部分。於每年公曆九月十二日姜太公誕辰時舉行。自2003年臨淄舉辦祭姜大典以來,至2017年已是第14次祭祀姜太公。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祭姜大典
舉辦時間:9月12日
遺產類別:祭祀民俗
舉辦地區:山東省淄博市

形成源流

人物影響

姜子牙生前在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崑崙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為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面化之編著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為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子牙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並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仍在借鑑太公《六韜》的精華。

奉祀源流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武廟就是來源於武成王廟的簡稱。宋真宗時,又封姜子牙為昭烈武成王。唐玄宗於開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同時被追封為“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唐肅宗上元元年,武成王祭典與孔子的文宣王廟祭奠相同。
因為齊國800年歷史悠久,作為齊國開創者的姜子牙也是後代眾多,據考證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姜太分後裔包括以下100多個姓氏。姜、呂、尚、望、太公、齊、丁、丁若、崔、聶、將具、丘(邱)、癸、樂利、厲(歷)、高、高堂、盧、盧胥、盧蒲、葛盧、傒、柴、隰、朋、夷、東宮、年、無知(毋知)、諸兒、齊季、桓(亘)、移、慶、賀、棠、東郭、大陸、孝、懿、子尾、谷、子良、強、子雅、欒、子旗、旗、子襄、查(楂)、子夏、雍門、子淵、子泉、捷(接)、子工、子公、子功、子韓、子乾、汲、鈄(斜)、左、駱、充、於陵、靈、景、公旗、連、國、浦、章、柯、井、梁丘、梁、暢、晏、平、檀、灌檀、閭丘、閭、即、士強、盧門、翰公(公翰)、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蛇丘、蛇、余丘、佘丘、佘、余、車門、車遽、虞丘、南郭、北郭、北、西郭、章、福、邴、丙、訾、麻、子囊、仲孫、東閭、南史、士孫、鐸、士、襄隰、古蒲、善弋、角、紹、指、禮、牽、氏、是、牙、畫、蓋、洴、賓姓:賓、苑、襄、析、其、裔、壬、荼、子黔、公皙、艾、禚、甗、鹹丘、廩丘、饒、闞、百里、白乙、徒人、徒、易、青、獻、仲長
包括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盧泰愚等眾多外國政要都認可自己的姜太公後裔身份。 經歷史計年推算,姜太公的公曆誕辰日為9月12日,因此自2003年起,海內外的姜氏後裔便齊聚在姜太公的封地齊國故都臨淄,舉行大型祭祀祖先活動。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於1993年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太公衣冠冢北旁重建,為中國明清傳統的殿堂廟宇式布局形式,大門的門楣懸有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題寫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大門兩側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龍、白虎兩星君姜子牙彩繪聖像、兩側供奉有齊國的第二代國君齊丁公和第十六代國君齊桓公的聖像。殿壁上的壁畫,表現了姜子牙的生平事跡,主要內容有:姜氏封呂、貧困生涯、棄官避紂、著書立說、渭水垂約、孟津會盟、牧野大戰、封齊就國、與萊爭丘、嚴罰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周。
西五賢殿,供奉承有齊國的五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有管仲、孫武、孫臏、司馬穰苴、田單;東五祖殿、供奉道教的五位先祖,有東華帝君、純陽祖師呂洞賓、張天師、王重陽、邱長春祖師,東院樓下供奉有碧霞元君、送子爺爺、送子奶奶,西院樓下供奉有觀世音菩薩、財神、藥王神。南院內新建成盆景院,現有高檔盆景近300盆、達五十餘個品種。
姜太公祠建成後,被山東省政府定為臨淄區唯一的一處規定的道教活動場所,平時有三位道士負責殿堂的管理工作。祠內分為六個院落。園內全部鋪滿草皮、各種松柏樹木、名貴花木等,以“古、奇、稚”和“色、香、姿”見著。

部分祭文

祭文1

長天之浩渺兮,瞻太公之尊容。
仰聖祖之高尚兮,頌德澤披蒼穹。
誠兮,惶兮,奉烝嘗供饗用……
神農苗裔兮,東海上人。達濟天下兮,苦志修行。
三財兼有兮,師王延聘。文德武略兮,太公高論。
經法六韜兮,強國安民。足智善謀兮,文武兼膺。
尊師尚父兮,順天應人。湯武鼎革兮,王業奠定。
除暴安良兮,伐罪濟民。嚴謹治兵兮,法術輔成。
以戰止戰兮,仁德先行。首封建齊兮,聖臣聖君。
治國興邦兮,兼利人民。變常通窮兮,尊賢富民。
簡禮行政兮,因俗順人。九府圜法兮,國力強盛。
富以為仁兮,共享共榮。百家宗師兮,永褒其封。
欣逢鼎盛兮,海晏河清。中華丘氏兮,世享榮幸。
人文蔚起兮,合族振奮。永沐恩澤兮,萬代興盛。
共創和諧兮,天下太平。華夏振興兮,萬眾歸心。
太公聖德兮,鷹兮揚兮。福祉綿延兮,永披子孫。

祭文2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值太公尚父周年華誕日,姜氏子民會牛山之麓,淄江之濱,追始祖之聖德,慕尚父之偉業,肅然起敬而祭之以文。
太公尚父,東海上人,胸懷天下,心繫民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其德利風俗,其法正天下,其術謀廟勝。逢無道之世,民不聊生,遂以天下為己任,弔民伐罪,鷹揚縱橫,除暴禁虐,救世濟蒼生。輝耀大地,光利天下,殷滅周興。封地建齊,德威兼濟,尊賢尚功。便通魚鹽,因俗簡禮,流風善政。變革立法,通益工商,四方以寧。以人為本,家殷人足,肇始興隆。樹德求昌,治兵求強,泱泱大國之風。六韜三略,垂及於今;文德武功,百世之宗。山高水長,赫赫揚揚,周師齊祖,天下共頌。
追本溯源,四海同宗。根深葉茂,魂牽夢縈。同根心連,血濃於水。亘千秋而愈烈,歷百世而愈盛。再隆祖業,重振齊風,康莊之路,萬眾偕行。同心同德,共謀昌盛,德靈猶在,惟冀大同。伏惟尚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