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物外騰佳境筆底風雲草木深

文孝是我當年所帶班中年齡最大的一個,但也是最有天賦、最為刻苦、最具影響力的一個。自90年代初,與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教育系從我游,朝夕相處,潛心問道,二十年來孜孜不倦。與我既是師生,又是兄弟。

背景介紹

神遊物外騰佳境 筆底風雲草深

近年來,文孝受聘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學院等多所高校。他極盡受業解惑之能事、言傳身教、一絲不苟。教學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理論,強調寫生﹔注重主觀與客觀的提煉,倡導藝術與生活的結合。獨特的方法和理念,使所帶學生茅塞頓開,有所得,有所獲,受益多多,得到了學府和學子的認可和推崇。教學相長,文孝除師之與人之外,堅持臨摹,寫生與創作。重視研究古法和今人之經驗,常外出寫生,感萬物之造化、陶心源之性靈。足跡所至,都能畫出一批好畫來。從此集的二十餘幅作品中可以清晰看到,其作品既有傳承又有新意且題材廣泛,清新明麗,粗狂動人。

相關文獻

《啾啾鳴秋》一群蘆雁在初春的蘆葦叢中顧盼、棲息,生動感人。蘆雁用濃淡墨的點厾,蘆葦的桿與葉用雙鉤的筆法,線條遒勁流暢,極力表現出蘆葦挺拔的姿態,蕭瑟而不枯槁。蘆花的花掰勾勒得旣細微又渾然靈動。整個畫面僅有幾根蘆葦卻感茂密。幾隻蘆雁藏於葦塘之中,越藏越感到清晰,與蘆葦形成了點線面、黑白灰之對比。筆觸粗獷、豪放、老辣、厚重渾然天成。蘆雁的藏與露、聚與散、蘆葦的桿、葉、花之間布置精妙、得當,盡顯創作之前的匠心獨具,其意境深遠,玩味無窮。《京華幽夢》用墨和色點厾竹雞生動而富有變化,用筆果斷,用色大膽,使畫面很有分量。《芳魂》中玉簪葉雙鉤線條灑脫飄逸,石鹼花的線條輕盈勁健,線條的提按、頓挫、剛柔、輕重極富變化。重墨點厾石鹼花的葉,更突出了花的潔白和秀美。花與花之間顧盼呼應,疏密有致,點厾的谷穗穿插其間,已溢出幾許芳香來……文孝經二十多年的學習與礳礪,在立意、用筆及繪畫語言的形成上,技能師法古今,又能融入自己的筆墨、心境、圖式。他所追求的同大自然花草樹木息息相通的融八荒萬物為一體的古樸氣息日趨成熟,且漸入佳境。多年來作品在國內外舉辦的繪畫展覽中擷英折桂,屢獲佳績。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文孝不停歇地到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師法自然,將他所見所感付諸於筆端,詮釋著對生活的至愛、對藝術的虔誠。寒來暑往,花開花落,文孝筆下的丹青卻總能給人一種生機盎然朝氣蓬勃之感。他以狂風揮毫、驟雨潑墨的氣魄,恣肆揮灑疾風勁草的性靈和胸中的志趣,用以來表現大寫意花鳥花的鮮活和宏大,謳歌生命的生生不息。

“三十不學藝行,四十不改。”文孝已近中年才學畫,可謂晚矣。當時在我眼裡,只以為心血來潮、玩玩而已。而其後,他筆耕不輟,全身心地投入,把繪畫藝術的追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使我很受感動。他的愈久彌堅、愈久彌深的從藝精神,也是他為人謙虛,耿直、坦蕩的品格所使然。堪稱老劉伏櫪,大器晚成。

而今,文孝又以平常人的心態踏進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高研班,繼續探索和研究大寫意花鳥畫的精髓,廣問道、求諸己。我熱切的期待著他在藝術道路上的每一個驛站都能反饋來好訊息。峰高無坦途,願文孝天涯惟智,再接再厲,學有大成。

高卉民

時在已醜金秋於三草

(本文作者為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高研班導師,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