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魚苗種繁育技術

神仙魚(Pterophyllum eimekei)又稱燕魚、小鰭帆魚、天使魚等,屬於麗魚科、天使魚屬,原生活於亞馬遜河流域,是一種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熱帶魚,有“觀賞魚皇后”的美稱。

神仙魚(Pterophyllum eimekei)又稱燕魚、小鰭帆魚、天使魚等,屬於麗魚科、天使魚屬,原生活於亞馬遜河流域,是一種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熱帶魚,有“觀賞魚皇后”的美稱。筆者對金頭紅眼神仙魚的苗種繁育技術方法進行了初步探索,現總結如下。

一、條件與方法

1.親魚來源

神仙魚親魚需“青梅竹馬”從小配對。筆者從重慶市北碚區一業餘觀賞魚愛好者家裡購得神仙魚親魚,體長15厘米,體高17厘米,體表完整,遊動能力強,生長良好。

2.親魚雌雄鑑別

成熟的雌魚頭頂平滑,腹部膨大;而成熟的雄魚頭頂凸起,腹部正常。產卵前神仙魚伸出排卵管或排精管(也稱奶管),雌雄神仙魚奶管大小及形狀亦有較大差異。

3.親魚培育

本次試驗中培育和產卵設施為同一個水族箱,規格為65厘米×40厘米×35厘米。水溫控制在25~27℃,pH6.6~7.1。箱底植有少量輪葉黑藻和菹草以美化箱內環境,便於魚類棲息。餌料以鮮活水蚯蚓為主,橈足類、枝角類為輔,一日三次定時投餵。投餵量以“七分飽”為準,以投入水蚯蚓在十分鐘內攝食完畢為限。平時每天換水四分之一,箱底糞便及食物殘渣用吸管吸出。新加的水為曝氣三天以上的自來水。

4.親魚繁殖

(1)產卵

神仙魚繁殖能力旺盛,每半個月左右產卵一次,且自行產卵不需催產。當發現親魚有產卵前兆,如雌魚腹部膨大,甚至伸出奶管時,即放下產卵板(綠色薄塑膠材料),產卵板放下後親魚很快就發現並積極用嘴啃刷其表面,同時親魚的奶管不斷增大,達到臨產狀態時,雌魚奶管為2毫米左右,雄魚為1.5毫米左右。雌魚在產卵板上產出一排卵子,雄魚立即尾隨雌魚之後授精,如此不斷重複,直至產完為止,每次產卵200至1200粒不等。

(2)魚卵孵化

可採用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方式。自然孵化較為簡單,即卵粒留置在產卵箱內孵化,親魚會看護魚卵。孵化過程中雌雄魚輪流用胸鰭來扇卵,*近魚卵扇水,推動水的交換,使受精卵有充足的氧氣以適應胚胎髮育的需要。若發現白卵即未受精卵親魚會用嘴啄出吃掉。當幼魚孵化出膜下板時即可將親魚撈出。人工孵化是較為常用的方法,當親魚產卵行為結束後馬上將產卵板移至孵化箱中。孵化箱與產卵箱水溫水質相同並預先用25毫克/升的孔雀石綠溶液全箱消毒。同時在孵化箱中設定一個小型充氧泵,起到親魚潑水作用。孵化期間,如有發白的死卵應立即用吸管吸出,以免感染水黴菌,同時應立即保持溫度恆定。

二、試驗結果

產卵從2000年3月1日開始至5月22日為止,共產卵5次,平均15天產卵一次,採用人工充氣法孵化。水溫27~30℃時神仙魚都能產卵孵化,但從受精率和孵化率兩項指標綜合分析可知水溫在28.5~29.5℃效果更佳。

三、討論

1.兩種孵化方式比較

目前較多採用人工充氣孵化法,因為它較自然孵化有以下優點。首先,它使親魚保持良好的體質。因為自然孵化親魚看護受精卵發育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且不愛吃食。其次,受精卵經過消毒不易感染水霉,受精率都較自然孵化高。最後,自然孵化要求周圍環境絕對安靜,否則親魚受驚嚇會吃掉魚卵,而人工孵化親魚和卵隔離不會發生這一情況。

2.孵化條件

神仙魚不同於其它熱帶魚,其孵化條件要求較為嚴格。水溫、pH值、硬度、消毒劑、充氣狀況等指標不適都可能導致整個過程失敗。筆者通過多次試驗得出如下參數指標:水溫28~30℃,pH 6.7~7.0,硬度7~9;消毒劑可以是1%~2%的食鹽溶液或0.3~0.7毫克/升孔雀石綠全池潑灑。消毒劑量過低則極易感染水霉而導致大量出現死卵甚至全部死亡,消毒劑量過高則使幼魚畸形。

3.仔魚、稚魚的開口餌料

神仙魚在個體發育中食性轉化過程中大致為草履蟲→輪蟲→橈足類無節幼體→小型枝角類→大型枝角類→橈足類。其開口餌料粒徑較小,食性轉化較快,人工培育活餌料常常因與食性不同步而導致死魚。尤其是草履蟲、輪蟲階段相當關鍵,魚體非常稚嫩,餌料太多太少皆不行,很多次實驗仔魚均在這一階段死亡,在這一方面還有待於更深的研究。
(本文已被瀏覽 192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