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漢語詞語,特指秦始皇]

祖龍[漢語詞語,特指秦始皇]

祖龍一般特指秦始皇帝。“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祖龍並非秦始皇帝自稱,祖龍之稱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是當時人對秦始皇的特指。

解釋

祖龍:特指秦始皇嬴政。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裴駰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秦始皇帝推崇五德終始學說,以黑龍為大秦水德之瑞,故世人稱之為祖龍也。

《戰國策·燕策》: 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見秦且滅六國,兵以臨易水,恐其禍至。太子丹患之,謂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兩立,願太傅幸而圖之。”武對曰:“秦地邊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為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排其逆鱗哉?”(韓非子言,龍有逆鱗,觸之必死。此處以龍喻秦王政。)

另外解釋

祖龍(archosaur): 一種上古生物,生活在距今2.51億年至1.99億年前的三疊紀時代,是鱷魚恐龍、鳥類等動物的共同祖先。

凡例

唐·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荊軻》:“把袖謀幾售,開圖計忽窮。空遺千古恨,不中祖龍胸。 ”

元·陳孚《博浪沙》:“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人間鐵未銷?”

明·姚廣孝《雜詩八首》秦始皇一篇云:“祖龍並六國,勢大莫與爭。欲愚世上人,肆暴坑儒生。群經化灰燼,法令徔吾行。劇政若牛毛,哀哉若疲氓。鴻鵠驟一舉,四海如沸鐺。不逄赤帝子,天下誰能平。”

《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詠史》:“周鼎知移誰手中,橫聯縱合各爭雄。楚王如取靈均策,會使函關鎖祖龍。”

蒲松齡《聊齋志異·書痴》:“異史氏曰:‘天下之物,積則招妒,好則生魔:女之妖,書之魔也。事近怪誕,治之未為不可;而祖龍之虐,不已慘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報也。’”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將坊間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時文,俱付之祖龍一炬。”

毛澤東《讀〈封建論〉呈郭老》:“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