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

研究的基本類型 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 調查研究的方法問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叢書名: 博雅華人民本土心理學叢書
平裝: 39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2436515
條形碼: 978756243651501, 9787562436515
尺寸: 22.8 x 16.8 x 2.2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楊國樞,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組高級講師兼主任,台灣“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現任: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文崇一,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中國社會學社”理事長。
吳聰賢,曾任: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農學院院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客座教授,台灣農業推廣學會理事長。

內容簡介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13版):上冊》(分為上、下兩冊)聚社會科學各學科大家於一堂,集方法論問題和各種重要研究方法之大成。既能深入淺出,準確清晰地介紹和解釋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取向,又能以反思的心態和目光對這些方法進行分析性闡述。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目的在於開闊視野、激發想像、啟迪思考、以有系統的實證性研究方法獲得對人類社會與行為的真知灼見,相信《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13版):上冊》能夠成為廣大社會科學研究者和學習者的良師益友和善其事的利器。

媒體評論

本書的四位編者均系社會科學研究各領域的資深學者和專家,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成績斐然,有很深的學術功底。正因為如此,本書作為研究方法的教科書,不僅做到了原理與方法並重,而且真正做到了以理論為方法的基礎和先導,以理論目標為中心展開方法的討論。
——沈崇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員
看到了這部由楊國樞教授等二十一位不同學科的有實證研究專長的學者兵貴撰寫的涵蓋了社會及行為科學領域主要實證研究方法與技術的、內容及其豐富實用的教材,感到非常興奮。我認為這是一本難得的研究方法大全,寫法務實,每種方法都按照原理-操作-實例的順序來介紹,有利於使用者掌握。
——柯惠新,中國傳媒大學調查與統計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書聚社會科學各學科大家於一堂,集方法論問題和各種重要研究方法之大成。既能深入淺出,準確清晰地介紹和解釋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取向又能以反思的心態和目光對這些方法進行分析性闡述。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目的在於開闊視野、激發想像、啟迪思考、以有系統的實證性研究方法獲得對人糞社會與行為的真知灼見,相信本書能夠成為廣大社會科學研究者和學習者的良師益友和善其事的利器。
——郭於華,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科學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科學與科學方法
第二節 概念、變數及定義
第三節 假設與定律
第四節 理論及其功能
第二章 研究的性質與類別
第一節 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研究的歷程
第三節 問題與假設
第四節 研究的類別
第三章 機率與取樣
第一節 機率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互斥與獨立事件
第三節 群體與樣本
第四節 取樣的意義與功用
第五節 隨機取樣法
第六節 非隨機取樣法
第七節 樣本大小
第四章 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實驗設計的意義、功能及符號
第二節 實驗設計的評價準則及不適當的實驗設計
第三節 基本實驗設計
第四節 多因子實驗設計及準實驗設計
第二編 研究的基本類型
第五章 自然觀察研究
第一節 無結構非參與的觀察
第二節 無結構參與的觀察
第三節 有結構的觀察
第六章 實驗觀察研究
第一節 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實驗控制與實驗效度
第三節 實驗設計
第四節 實驗室研究法的評價
第七章 實地實驗研究
第一節 有關的概念
第二節 實驗方法
第三節 研究計畫的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實例——台中市家庭計畫推行實驗
第五節 結語
第八章 樣本調查研究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調查的類型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方法問題
第四節 調查研究的實例
第五節 調查研究的利弊
第九章 事後回溯研究
第一節 既有資料與社會科學研究
第二節 利用既有資料從事研究的優點與缺點
第三節 事後歸因的謬誤
第四節 結語
第十章 文化比較研究
第一節 文化比較研究的特點
第二節 文化比較研究的方式
第三節 文化比較研究的方法問題
第四節 文化比較研究的若干成果
第三編 測量程式與工具
第十一章 測量的基礎
第一節 測量的定義
第二節 四種類型的尺度
第三節 各種尺度的比較
第十二章 信度與效度
第一節 信度
第二節 效度
第三節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的套用
第十三章 量度化方法
第一節 測量理論與量度化方法
第二節 資料的分類與量度化方法
第三節 量度化方法的分類與發展
第四節 心理量度化方法的分類
第十四章 問卷設計
第一節 問卷的類型
第二節 問題的內容
第三節 問題的用字造句
第四節 問卷的結構與形式
第五節 問卷的誤差與限制
第六節 郵寄問卷
第十五章 測驗的編制
第一節 測驗編制的計畫
第二節 測驗題的編制技術
第三節 預試與試題分析
第四節 試題的選擇與編排
第五節 測驗特徵的鑑定
第十六章 態度量表的建立
第一節 態度的本質
第二節 態度量表
第三節 總加量表
第四節 累積量表法
第五節 等距量表法
第六節 態度量表的信度與效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