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塔重唇魚

碧塔重唇魚

"迪慶山殊水亦殊,碧波塔海惹人趨 松蘿緊扎無終止,赤手村姑捉醉魚① 注①:醉魚系碧塔海特有的重唇魚

“碧塔重唇魚”有3層嘴唇,故而得名生物學家取的學名叫“中甸高山裸鯉魚”,並考證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遺傳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看這種魚,魚身圓直,有花紋,無鱗似泥鰍據小姑娘說,是她把腳上穿著的尼龍絲襪脫下來,套在手上才捉住它的恰好照片攝取了小姑娘穿涼鞋的雙腳,當可印證她的話不假過去,這種裸鯉魚曾被當地藏民視為“神魚”,長期不敢觸犯只是近些年,有人發現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魚類菜饈中的珍品,才開了捕撈的禁令那天,我們在碧塔海邊的小木屋裡午餐,就品嘗到了鮮美可口的清湯重唇魚那味道之鮮,口感之好,是難以言表的
“醉魚”不常有只是每年6~7月,香格里拉山花爛漫,碧塔海湖畔各色杜鵲競相開放時,重唇魚才能爭相搶食到飄落湖面的杜鵑花瓣,也才會出現“杜鵲醉魚”的奇觀當然,不是所有大大小小的重唇魚都有機會搶到杜鵲花吃,而成為“醉魚”所以,“醉魚”十分罕見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拍攝到“醉魚”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長久的揮之不去的惦念為記述我的心路歷程,寫了一首“七絕”小詩:
中甸香格里拉小景
迪慶山殊水亦殊,碧波塔海惹人趨
松蘿緊扎無終止,赤手村姑捉醉魚①
.
注①:醉魚系碧塔海特有的重唇魚,因食杜鵲花瓣而醉,空手可捉
這首小詩已被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當代百卉題詠》一書選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