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區知識產權局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60億元,比上年增長5.60%。 2008年,碑林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6616萬元,比上年增長33.58%,增收36857萬元。 其中工商稅收完成135387萬元,增長37.05%,增收36660萬元;非稅收入完成11229萬元,增長2.34%,增收257萬元。

碑林區位於西安市城區東南部,是三個中心城區之一。東與新城區相連,西和蓮湖區接壤,南和雁塔區相連,北與新城、蓮湖區毗鄰。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政協陝西省委員會、中共西安市委等機關所在地。轄區東大街、南大街、和平路是西安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東關正街、雁塔北路和長安北路的商業、電子業、樓宇業日益蓬勃。以西安碑林博物館為中心的書院門、柏樹林、湘子廟街、德福巷是西安文化、休閒、旅遊重點地區;以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為中心,新形成的文化旅遊點已顯成效;以陝西省體育場、省朱雀廣場、省國際展覽中心、省圖書館、省美術博物館等組成的集體育競賽、運動健身、商貿會展、文化傳播和藝術展藏為一體的現代都市風貌已臻完善。全區轄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居委會100個、村民委員會13個。土地面積24.27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74.8萬人,其中男性39.4萬人、女性35.4萬人,性別比為111.69﹕100。全年共出生5400人,人口出生率為7.22‰;死亡4063人,人口死亡率為5.4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7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30829人,是西安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區縣。區域內有少數民族39個,共12857人。
2008年,碑林區圍繞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簡稱五宜)城區建設目標,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28.67億元,比上年增長15.9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4.54億元,增長24.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45億元,增長33.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60億元,增長5.60%;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4.66億元,增長33.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508.00元。
 ◆工業 2008年,碑林區各工業企業積極克服原材料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60億元,比上年增長5.60%。碑林牌蜂膠靈芝軟膠囊、環保袋、集裝垃圾壓縮處理機等8個產品投產,新增產值1923萬元,新增利稅252萬元。西安東方漂染廠、西安閥門廠兼併改制工作全面完成。總投資3億元的碑林動漫產業平台建設順利啟動。華山橡膠的“耐核輻射、長壽命丁晴橡膠密封墊片”等15項科技項目申報市科技局立項,爭取資金1348萬元。為24個科技項目投入660萬元。科技企業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93項、專利25項。天隆科技“基於分子診斷的儀器研製”項目獲得西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得到國家發改委800萬元的發展資金。
 ◆商貿與服務業 2008年,碑林區圍繞中心商貿區建設,加快城區商貿資源整合進度,不斷改善經營環境,努力提升區域消費檔次。萬達商業廣場、盛世廣場等13個商貿設施建成開業,萬千百貨等大型連鎖百貨陸續營業,李家村服裝城順利回遷,開元商城、中大國際大廈被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東大街、南大街被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街”。大力發展特色經濟,雁塔路榮獲“中國特色商業街”稱號,書院門古文化旅遊街區、德福巷咖啡茶藝休閒街區被評為西安首批特色商業街,投資50億元的長安路CBD(中心商務區)綜合改造開工建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4.54億元,比上年增長24.30%。第三產業對全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82.00%,其中現代服務業比重進一步增加,達到45.37%。第三產業發展進入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良性發展軌道。
 ◆財政入與收支 2008年,碑林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6616萬元,比上年增長33.58%,增收36857萬元。其中工商稅收完成135387萬元,增長37.05%,增收36660萬元;非稅收入完成11229萬元,增長2.34%,增收257萬元。非稅收入中有專項收入(教育費附加)4983萬元,增長34.78%,增收1286萬元;有國庫存款利息53萬元。
 按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全年全區留用財力為72276萬元,上年結轉4655萬元,加上市財政專款補助等5425萬元,財政總財力為82356萬元。年終財政支出完成78572萬元,比上年增長21.06%。
 ◆舊城改造和城區建設 2008年,碑林區大力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紮實推進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城區綜合服務功能日益提升。劉家莊、南沙坡、仁厚莊等5個村和長安路地區綜合改造項目全面實施,動遷民眾7537戶,涉及25268人,拆遷面積173.8萬平方米,15處安置樓建設進展順利,新建72.4萬平方米。在舊城改造同時,不斷改善市容環衛硬體設施,提升城區容貌環境。先後投入1467萬元,新建垃圾壓縮站3座、公廁32座,更新增設果皮箱、垃圾容器843個,環衛硬體設施不斷完善。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契機,積極開展道路綠化、拆牆造綠等植綠活動,建成臥龍寺等10個休閒綠地小廣場,新增綠地小廣場面積21457平方米。完成13條背街小巷整修和3390延米拆牆造綠工程,全區168座公廁全部免費開放。投入490萬元,對雁塔路、環城路等6條道路進行綠化,全年栽植苗木10萬株,栽植大樹265棵;成功創建50個市級園林式單位(居住區),全區綠化覆蓋率顯著提高。投資9100萬元,完成朱雀大街、環東路、環南路、南二環等路段53棟居民住宅樓平改坡和69棟建築立面風貌提升整治,使這些大街街容街貌大大提升。
 深化城區管理工作。全年全區共拆除各類違法建築和亂搭亂建11萬平方米,拆除廢棄煙囪、水塔、鐵塔14處,整治門頭牌匾610塊,清理非法占道和出店經營1.19萬戶,創建9條“城管執法示範街路”。同時,嚴控污染排放。全年拆除燃煤鍋爐9台,朱雀熱力站75噸燃煤鍋爐脫硫工程、西安交通大學10噸燃煤鍋爐脫硫工程均已完成。西鐵中心醫院、陝西省友誼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全部投入運行。西安市熱力公司等5個重點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達到6.10%,超減0.4個百分點。全區年二氧化硫減排150噸,化學需氧量減排11.34噸,使區域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02天,比上年增加42天。
 ◆“雙高普九”通過省驗收 2008年12月25日,碑林區以“雙高普九” 顯著成績,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區”,成為西安市首家通過陝西省人民政府“雙高普九”評估驗收的區縣。
 中共碑林區委、區政府積極實施“宜學城區”戰略,不斷鞏固提高“兩基”(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成果,把“雙高普九”工作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制定了《碑林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實施“雙高普九”的實施意見》,成立了以區長董勁威為組長的碑林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實施“雙高普九”工作領導小組。以“創一流教育品牌、辦人們滿意教育”為目標,整合教育資源,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提升辦學條件,實施素質教育。3月,成立了由西鐵一中、市二中、市十二中等五所學校組成的西安鐵一中學教育集團,通過教育活動、教學評估、培訓研討等活動,實現了資源共享。並以此為契機,在全區有計畫、有步驟地調整學校布局,擴大優質教育規模,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當年,全區中國小專任教師合格率達到100%,國小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達到90%,國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到86%。國小、國中新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均為100%。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實力。當年投入487萬元專款,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和綜合辦學水平。區政府出資4077.45萬元,申請銀行貸款7501萬元,總計11578.45萬元,啟動市六中分校、西鐵一中、區少年宮、小雁塔國小等四個學校教學樓項目建設。為落實國家減免學費政策,當年秋季開學,全區共為36434名小學生、13819名國中生免除學雜費,總計910萬元;為212名農村籍學生、1026名城市低保戶子女免除課本費,總計10.7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