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蘭

硃砂蘭

硃砂蘭以硃砂色喻花色而得名。花稈和花朵都是紫紅色。花瓣內里實紅而邊緣虛紅,花稈淡紅而偏青。史載色似硃砂,紫紅有斑。

硃砂蘭有兩個品種:四川硃砂蘭和雲南硃砂蘭。兩品蘭花同名不同種。四川硃砂蘭為春劍品系,也叫大紅硃砂蘭,春季開花,花色淡,草質葉。雲南硃砂蘭為寒蘭品系,秋季開花,花色紫紅,革質葉。

四川硃砂蘭分為大紅硃砂蘭、鐵桿硃砂蘭和莧硃砂蘭。

雲南硃砂蘭分為紅稈硃砂蘭和紫稈硃砂蘭。紅稈葉短垂,紫稈葉長彎。紅稈價值高於紫稈,紅稈偏少而紫稈偏多,紫稈硃砂蘭常有野生髮現。(《滇蘭品位識鑒》陳貴著·雲南科技出版社)

雲南硃砂蘭

硃砂蘭 硃砂蘭

雲南硃砂蘭,因花色紅似硃砂而得名,歷史上一直是明清時期的朝廷貢品蘭花,又名“貢品蘭”“聖品蘭”,曾是滇蘭的四大名品蘭花之一。屬寒蘭品系。雲南硃砂蘭原生地為滇西瀾滄江、漾濞江流域(一種觀點是獨產於雲南大理州巍山縣),據傳已有千餘年選育歷史,現今有少量紫稈野生種。巍山縣、保山市為硃砂蘭的歷史栽培及集散地,現雲南全境均有種植,其中以保山、騰衝、大理、昆明、玉溪等地種植較多。

清.光緒《續雲南通志稿.蘭》載:“有神品蘭,蓋硃砂蘭也,葉似建蘭稍大,莖高大,一莖十餘花,色如渥丹,香清冽過諸種,開於夏秋間……”

民國37年《新纂雲南通志.蘭》載:“硃砂蘭,花葉姿態均似素心,唯花瓣上有朱紅褐色斑點,幽香沁人……”

清代張泓《滇南新語》載:“滇之硃砂蘭稱神品,葉與劍同,花稍大,莖高尺許,一莖十餘花,色如渥丹,清香冽過諸種,開於夏秋之交。出南掌國(今滇西南邊境一帶),孟良土人貿易攜歸……值頗昂,一莖需銀十五星,然得一盎置書室中,對啜苦茗,真君子之室也。吾友周梅園載數莖至維楊(今揚州),人皆驚奇,來觀門幾如市……”

從中可看出雲南硃砂蘭栽培的悠久歷史,以及其當年的較高享譽。據傳,明朝時期硃砂蘭曾被當作貢品上供皇帝,故又稱其為“貢品蘭”、“神品蘭”。上世紀七十年代前,享譽高於其他傳統品種。

據《中國滇蘭集錦》著者郭希含儀先生介紹,其兒時就知祖輩以藝蘭為樂。1943年,其父栽培的一盆硃砂蘭在巍山傳統的“九.九”重陽節賽花會上奪魁,贏得一面三角錦旗,使全家無比榮耀,也使著者從小受到藝蘭之風的薰陶。(見《中國滇蘭集錦》潘光華序)

硃砂蘭株型、葉狀極為灑脫優美,株高40—60CM左右,葉寬2CM左右,呈魚肚形,革質,細膩油亮,多為5匹葉,葉尖有鋸齒,中下部無鋸齒,葉腳緊,色深紫紅,葉關節明顯,假鱗莖圓膨大如蒜頭,小苗色紫紅。本品種植株大小及高低有不同差異,高大者稱高腳硃砂蘭,稍矮者稱矮腳硃砂蘭。但也有不同看法,保山市蘭花協會會長楊述尚先生認為硃砂蘭就是一個品種,植株高矮、大小是栽培因素。

硃砂蘭9—11月開花(一般為重陽節前後盛開),少數延至年底,甚至春節前後。花期約1月,葶高30—40CM,花桿鐵鏽紅,花出架,每葶著花3—5朵,花徑6—8CM,柳葉瓣,萼片披針狀,呈等三角排列,色硃砂紅見紫色 ,香味濃洌純正;花舌白底,布鮮紅小斑點,但斑點散,不成形。

關於硃砂蘭的得名,首見於明代雲南蘭花史料,《滇南新語》有這樣的記載:“滇之硃砂蘭稱神品,葉與劍同,花稍大,莖高尺許,一莖肆五餘花,色如渥丹,清香洌過諸種,開於夏秋之交。出南掌國(今滇西一帶),孟良土人貿易攜歸。惟新興人善養護,他郡邑種之不花,其價頗昂”。

四川硃砂蘭

硃砂蘭 硃砂蘭

四川硃砂蘭分為大紅硃砂蘭、鐵桿硃砂蘭和莧硃砂蘭。四川大紅硃砂蘭

大紅硃砂蘭,春劍原生種,產地眾說不一,概為彭州、郫縣兩地。種群分為大紅硃砂、二紅硃砂、桃紅硃砂、水硃砂等。

大紅硃砂蘭其特點是顏色為紅色,花瓣未紅透,葉高60-100cm,葉寬1.6-2cm。花稈紅,花朵紅,花瓣絲紋紅。

鐵桿硃砂比大紅硃砂色道好一點,葉的直立性也較好。莧硃砂葉型與大紅硃砂差不多,但花要更紅更漂亮一些。

硃砂蘭家養馴化歷史悠久,葉長40cm左右,寬而環垂,葉面亮綠有光澤,有葉4至5匹。花為柳葉形,唇瓣白色上有星紅點斑,葉背邊脈顯暗紅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