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耙子

石耙子

有以上特徵,可以看出石耙子的生活環境清幽,清潔,清靜。 生長體重:石耙子體型相對較小,成年體長18~~25CM左右,體重在100~~250g之間。 繁殖狀況:石耙子雌性親魚三年齡可產卵,雄魚一年可達性成熟。

生活習性:

生活環境

石耙子常年生活與水體的底層,以附著於石壁的水生昆蟲和浮游生物為食,因其常年打磨而導致石壁光滑,因而得名,其性兇猛而恬靜,安謐而悠閒,整潔而挑剔。
有以上特徵,可以看出石耙子的生活環境清幽,清潔,清靜。

食物

主食浮游生物,繁殖期和越冬期,會使用昆蟲幼蟲,例如:水爬蟲、孑孓等

形態特徵:

石耙子體型為紡錘型,口下位橫裂,口角有須一對,肉質。

生長體重:

石耙子體型相對較小,成年體長18~~25CM左右,體重在100~~250g之間。
釣魚之家---琴緣

地理分布:

目前只在岷江水系,長江支流和長江上游,以及我國西部部分省市發現此魚。
截圖---四川魚類志

繁殖狀況:

石耙子雌性親魚三年齡可產卵,雄魚一年可達性成熟。產卵期在每年的4--5月之間,一般在下午,淺灘上十數尾魚兒追逐嬉戲,雌魚以尾觸動雄魚排出乳白色精液,然後產卵,體外受精。卵為橢圓形,卵色呈黃暗綠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附著在石壁上。體重140克的雌魚每次產卵約為3000-4000粒,在水溫26-29℃下受精卵經48小時可孵化出仔魚。

垂釣參數

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實為釣魚愛好者的首選。

釣具的選擇與組裝:

釣竿以短節硬調3.6~~4.5M溪流竿為最佳,主線不超過1.5#,子線0.6最佳。七星漂(顆粒票),2#伊豆,2#法拉特,鉛錘沉底為佳,可應對走水問題。

釣法選擇:

無漂重鉛沉底:簡稱無漂釣法,重墜,釣底,憑手感
觸底走釣法:漂墜比參照台灣釣發

釣餌選擇:

河蝦、蚯蚓、孑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