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生產國

這些開發中國家沒有意識到石油未來的作用,他們就接受了外國石油公司的要求與資助。 在這一階段,富油國對控制本國石油工業的欲望大增。 在此階段,一個國家意識到自己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對本國石油工業的完全控制。

一個產油國與它的石油工業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國際威望和石油所帶來的巨大財富為一個國家的經濟與政治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它們也可能給一些長期不穩定的國家帶來一系列災難性的問題。在許多情況下,石油的發現與開采會導致政局的動盪與邊境爭端。一些重要的產油國被認為是開發中國家(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挪威),這意味著這些國家正在著力解決自己國內的社會衝突、經濟動盪和政治騷亂等問題,以求進入像美國、歐洲各國及大英國協國家等一樣的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人們普遍相信,有了國家承擔義務、英明的領導以及政府的政策等,一個開發中國家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那些開發中國家的特徵是曾被外國占領、低下的經濟成長率、軟弱的政府領導能力,這些往往會產生軍事獨裁政府。開發中國家也常常會存在一些道德的衝突和惡劣的社會福利條件等常見的社會問題。在許多實例中,這些國家中的民眾蒙受著貧窮的折磨和政府的鎮壓。開發中國家在石油的刺激下,它們的痛苦將會更為深刻。
基本上講,一個產油國可以通過三個階段控制自己的石油工業。第一階段是外國石油公司的進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開發中國家看到了出現在地表的油苗,但卻沒有意識到可以開採石油或者沒有將石油從地下采出的能力。這些開發中國家沒有意識到石油未來的作用,他們就接受了外國石油公司的要求與資助。這些國家幾乎沒有或僅有很少的關於土地與地下資源所有權、礦山使用費、稅收等方面的法律條款,而這些則正是保證本國工業免受重大損失的基本條件。從歷史角度來看,這個階段發生在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之間。當產油國意識到自己的石油工業可以產生巨大的利潤,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將會使本國受到石油公司的掌控——這就進入了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富油國對控制本國石油工業的欲望大增。這一階段比較典型的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而墨西哥是個例外,該國的這一階段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第三階段是進退維谷階段。在此階段,一個國家意識到自己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對本國石油工業的完全控制。這就是許多富油的開發中國家今天所見到的自己的處境。
引起一個富油的開發中國家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並不在於石油本身,但石油卻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在開發中國家,石油的發現與開採不管發生在20世紀初還是20世紀50年代,其發展經歷都極為相似,但挪威是個例外。一個政治體系虛弱的農業國往往會被一個希望在該國從事勘探與生產的跨國石油公司所掌控。石油公司會與該國簽訂一些開採石油的契約,允許雙方(從理論上講應該如此)共同獲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