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安防系統

監控安防系統

監控安防系統是套用光纖、同軸電纜或微波在其閉合的環路內傳輸視頻信號,並從攝像到圖像顯示和記錄構成獨立完整的系統。它能實時、形象、真實地反映被監控對象,不但極大地延長了人眼的觀察距離,而且擴大了人眼的機能,同時報警系統設備對非法入侵進行報警,深受用戶青睞。

系統構成

前端部分

前端完成模擬視頻的拍攝,探測器報警信號的產生,雲台、防護罩的控制,報警輸出等功能。主要包括:攝像頭、電動變焦鏡頭、室外紅外對射探測器、雙監探測器、溫濕度感測器、雲台、防護罩、解碼器、警燈、警笛等設備(設備使用情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配置)。攝像頭通過內置CCD及輔助電路將現場情況拍攝成為模擬視頻電信號,經同軸電纜傳輸。電動變焦鏡頭將拍攝場景拉近、推遠,並實現光圈、調焦等光學調整。溫、濕度感測器可探測環境內溫度、濕度,從而保證內部良好的物理環境。雲台、防護罩給攝像機和鏡頭提供了適宜的工作環境,並可實現拍攝角度的水平和垂直調整。解碼器是雲台、鏡頭控制的核心設備,通過它可實現使用微機接口經過軟體控制鏡頭、雲台。

傳輸部分

這裡介紹的傳輸部分主要由同軸電纜組成。傳輸部分要求在前端攝像機攝錄的圖像進行實時傳輸,同時要求傳輸具有損耗小,可靠的傳輸質量,圖像在錄像控制中心能夠清晰還原顯示。

控制部分

該部分是安防監控系統的核心,它完成模擬視頻監視信號的數字採集、MPEG-1壓縮、監控數據記錄和檢索、硬碟錄像等功能。它的核心單元是採集、壓縮單元,它的通道可靠性、運算處理能力、錄像檢索的便利性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控制部分是實現報警和錄像記錄進行聯動的關鍵部分。

電視牆顯示部分

該部分完成在系統顯示器或監視器螢幕上的實時監視信號顯示和錄像內容的回放及檢索。系統支持多畫面回放,所有通道同時錄像,系統報警螢幕、聲音提示等功能。它既兼容了傳統電視監視牆一覽無餘的監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員的工作強度且提高了安全防衛的可靠性。終端顯示部分實際上還完成了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控制。這種控制包括攝像機雲台、鏡頭控制,報警控制,報警通知,自動、手動設防,防盜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戶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統桌麵點擊滑鼠操作即可。

防盜報警部分

在內圍的在重要出入口、樓梯口安裝主動式紅外探頭,進行布防,在監控中心值班室(監控室)安裝報警主機,一旦某處有人越入,探頭即自動感應,觸發報警,主機顯示報警部位,同時聯動相應的探照燈和攝像機,並在主機上自動切換成報警攝像畫面,報警中心監控用計算機彈出電子地圖並作報警記錄,提示值班人員處理,大大加強了保全力度。報警防範系統是利用主動紅外移動探測器將重要通道控制起來,並連線到管理中心的報警中心,當在非工作時間內有人員從非正常入口進入時,探測器會立即將報警信號傳送到管理中心,同時啟動聯動裝置和設備,對入侵者進行警告,可以進行連續攝像及錄像。

在外圍安裝電子圍欄,電子圍欄是目前最先進的周界防盜報警系統,它由高壓電子脈衝主機和前端探測圍欄組成。高壓電子脈衝主機是產生和接收高壓脈衝信號,並在前端探測圍欄處於觸網、短路、斷路狀態時能產生報警信號,並把入侵信號傳送到安全報警中心;前端探測圍欄由桿及金屬導線等構件組成的有形周界。電子圍欄是一種主動入侵防越圍欄,對入侵企圖做出反擊,擊退入侵者,延遲入侵時間,並且不威脅人的性命,並把入侵信號傳送到安全部門監控設備上,以保證管理人員能及時了解報警區域的情況,快速的作出處理。

系統供電系統

電源的供給對於保證整個閉路監控報警系統的正常運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電源受破壞即會導致整個系統處於癱瘓狀態。系統的供電可以採用集中供電和分散供電兩部分,用戶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選擇。

以上僅是一個的典型安防監控系統介紹,在實際套用中會有不同種類型的方案出現,安防監控系統方案一般會根據用戶的不同要求而量身訂製。

對於安防監控系統,根據系統各部分功能的不同,我們將整個安防監控系統劃分為七層——表現層、控制層、處理層、傳輸層、執行層、支撐層、採集層。當然,由於設備集成化越來越高,對於部分系統而言,某些設備可能會同時以多個層的身份存在於系統中。

雷電防護

現代的監控安防設備均系微電子化產品, 這些監控設備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電壓和低功耗等特性。因安防監控電子設備的精密, 耐過電壓能力下降, 其對各種諸如雷電過電壓、電力系統操作過電壓、靜電放電、電磁輻射等電磁干擾非常敏感, 使得監控系統設備極易遭雷擊過電壓破壞, 造成整個監控系統癱瘓。

為了能夠準確、有效地提供安防監控系統的防雷解決方案, 首先應準確分析安防監控系統遭受雷擊損壞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擊過電壓的入侵途徑。在此基礎上, 選用合適的防雷保護裝置, 研究和探討合理的信號、電源線路布線, 明確禁止及接地方式, 方可給出準確的、系統的防雷解決方案。

監控安防系統遭受雷擊損害的主要原因

(1) 直擊雷。直接擊中露天的攝像機, 直接損毀設備; 直接擊線上纜上, 造成線纜熔斷、損壞。

(2) 雷電侵入波。安防監控系統的電源線、信號傳輸線或進入監控室的其它金屬線纜遭到雷擊或被雷電感應時, 雷電波沿這些金屬導線、導體侵入設備, 導致高電位差使設備損壞。

(3) 雷電感應。電磁感應: 當附近區域有雷擊閃絡時, 在雷擊落地通道周圍會產生強大的瞬變電磁場。處在電磁場中的監控設備和傳輸線路會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 以致損壞、損毀設備。靜電感應: 當有帶電的雷雲出現時, 在雷雲下面的建築物和傳輸線路上會感應出與雷雲相反的束縛電荷。一旦雷雲放電後, 束縛電荷迅速擴散, 即引起感應雷擊。電磁感應和靜電感應引發的雷擊現象均稱為感應雷, 又稱二次雷, 發生的機率大, 據統計, 感應雷擊事故約占雷擊事故的80% 以上。

(4) 地電位反擊。直擊雷防護裝置在引導強大的雷電流流入大地時, 在它的引下線、接地體以及與它們相連線的金屬導體上產生非常高的瞬時電壓, 對周圍與它們靠得近卻又沒與它們連線的金屬物體、設備、線路、人體之間產生巨大的電位差, 這個電位差引起的電擊就是地電位反擊。

監控安防系統防雷解決方案要點、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3·1 直擊雷防護直擊雷防護, 是防雷保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是整個防雷保護系統重要組成部分。

3·1·1 前端設備的直擊雷防護

安防監控系統前端設備有室外和室內兩種, 安裝在室內的設備一般不會遭受直接雷擊, 可不考慮直擊雷防護。而安裝於室外的設備, 多數處於相對的開闊地帶, 直擊雷風險較大, 則必須考慮直擊雷防護問題。安防監控系統前端設備, 如攝像頭等, 應置於接閃器有效保護範圍之內。為了防止電磁感應, 攝像機的電源線和信號線應穿金屬管敷設, 金屬管應可靠接地。

3·1·2 傳輸線路的直擊雷防護

為了使傳輸線路免遭直擊雷的侵害, 傳輸線路應儘量避免架空架設, 最好穿金屬管埋地敷設, 金屬管的兩端應可靠接地。

3·1·3 終端設備的直擊雷防護

終端設備機房(監控機房) 所在建築物應採取防直擊雷保護措施, 應滿足《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294 (2000 年版) 要求。

3·2 防雷接地系統

所有防雷保護系統均應有可靠、有效的接地。接地系統是防雷系統必要組成部分之一。安防監控系統前端、終端設備均應有良好的防雷接地, 接地系統應符合規範要求。一般獨立於監控機房所在建築物的前端設備均須設有獨立接地。但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若不滿足獨立接地要求,則應做共用接地。

3·3 布線應注意的問題

為減小雷害風險, 任何導線、金屬線路均應儘可能避免與直擊雷防護裝置平行綑紮, 而應按照有關規範要求布線, 預留一定的安全距離。

3·4 交流電源浪涌保護器的選用

對於監控安防系統的所有交流電源進線端均作有效的防雷保護。前端設備的交流電源進線處應安裝相應的電源浪涌保護器。進入到監控機房的電源線應考慮三級防護, 可在建築物的總配電房的電源進線處安裝一級電源浪涌保護器, 在監控機房所在樓層配電箱的電源進線處安裝二級電源浪涌保護器, 在監控機房重要設備的電源進線處安裝三級電源浪涌保護器。

3·5 傳輸線路的防護

最安全的布線方式, 應採取全程穿金屬管埋地敷設, 同時, 金屬管兩端務必做有效接地。實際工程中, 很多情況下條件不允許時, 可以全程穿金屬管架空走線; 或者不作全程穿金屬管, 但在電纜進入監控機房和前端設備前務必穿金屬管埋地敷設,埋地長度應不小於15m , 在入戶端將電纜金屬外皮、金屬管與防雷接地有效連線。所有傳輸線路的兩端均應安裝相應的浪涌保護器。

3·6 光纖通訊線路的防護

一般來講, 光纖線路不必作加裝防雷電浪涌保護裝置, 因為光纖線路本身不屬於導體, 也就不會感應、傳遞過電壓浪涌。但應注意, 光纖線纜一般有金屬加強芯和金屬鎧層用於保護光纖線纜, 則在光纖進戶端必須做好接地保護。

3·7 視頻信號防雷的注意事項

視頻信號防雷, 概念比較簡單, 但也常常出現因工作環節上的疏忽導致防雷保護失敗, 同時導致視頻防雷自身遭到損壞。目前, 市場上大部分信號防雷產品, 一般採用兩級保護方式, 前一級作為粗保護, 一般採用氣體放電管作為保護器件, 後一級為細保護, 一般採用TV S 作為保護器件。

3·8 直流電源防護, 控制線信號保護

直流電源防護、控制線信號保護與視頻信號保護的常見問題一致, 連線方式一般為壓接式。現場工程人員必須注意, 正確連線此類防雷器。

四、日常維護要則

(1) 避雷針、避雷帶、支架、接地引下線、接地體、連線線等部件, 均應採用熱鍍鋅等方法, 有效防止鏽蝕, 日常使用應經常進行除銹防腐。

(2) 應定期檢查避雷器的使用情況, 發現有損壞、老化的情況應及時更換。

在閉路監控系統中,攝像機又稱攝像頭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電荷耦合器件。嚴格來說,攝像機是攝像頭和鏡頭的總稱,而實際上,攝像頭與鏡頭大部分是分開購買的,用戶根據目標物體的大小和攝像頭與物體的距離,通過計算得到鏡頭的焦距,所以每個用戶需要的鏡頭都是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的,不要以為攝像機(頭)上已經有鏡頭。

攝像頭的主要感測部件是CCD,它具有靈敏度高、畸變小、壽命長、抗震動、抗磁場、體積小、無殘影等特點,CCD是電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的簡稱,它能夠將光線變為電荷並可將電荷儲存及轉移,也可將儲存之電荷取出使電壓發生變化,因此是理想的攝像元件。是代替攝像管感測器的新型器件。

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攝物體反射光線,傳播到鏡頭,經鏡頭聚焦到CCD晶片上,CCD根據光的強弱積聚相應的電荷,經周期性放電,產生表示一幅幅畫面的電信號,經過濾波、放大處理,通過攝像頭的輸出端子輸出一個標準的複合視頻信號。這個標準的視頻信號同家用的錄像機、VCD機、家用攝像機的視頻輸出是一樣的,所以也可以錄像或接到電視機上觀看。

CCD攝像機的選擇和分類 CCD晶片就像人的視網膜,是攝像頭的核心。目前我國尚無能力製造,市場上大部分攝像頭採用的是日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產的晶片,現在韓國也有能力生產,但質量就要稍遜一籌。 因為晶片生產時產生不同等級,各廠家獲得途徑不同等原因,造成CCD採集效果也大不相同。在購買時,可以採取如下方法檢測:接通電源,連線視頻電纜到監視器,關閉鏡頭光圈,看圖像全黑時是否有亮點,螢幕上雪花大不大,這些是檢測CCD晶片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專用儀器。然後可以打開光圈,看一個靜物,如果是彩色攝像頭,最好攝取一個色彩鮮艷的物體,查看監視器上的圖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好的CCD可以很好的還原景物的色彩,使物體看起來清晰自然;而殘次品的圖像就會有偏色現象,即使面對一張白紙,圖像也會顯示藍色或紅色。個別CCD由於生產車間的灰塵,CCD靶面上會有雜質,在一般情況下,雜質不會影響圖像,但在弱光或顯微攝像時,細小的灰塵也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如果用於此類工作,一定要仔細挑選。

1、依成像色彩劃分 彩色攝像機:適用於景物細部辨別,如辨別衣著或景物的顏色。 黑白攝像機:適用於光線不充足地區及夜間無法安裝照明設備的地區,在僅監視景物的位置或移動時,可選用黑白攝像機。

2、依解析度靈敏度等劃分 影像像素在38萬以下的為一般型,其中尤以25萬像素(512*492)、解析度為400線的產品最普遍。 影像像素在38萬以上的高解析度型。

3、按CCD靶面大小劃分 CCD晶片已經開發出多種尺寸: 目前採用的晶片大多數為1/3"和1/4"。在購買攝像頭時,特別是對攝像角度有比較嚴格要求的時候,CCD靶面的大小,CCD與鏡頭的配合情況將直接影響視場角的大小和圖像的清晰度。1英寸--靶面尺寸為寬12.7mm*高9.6mm,對角線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為寬8.8mm*高6.6mm,對角線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為寬6.4mm*高4.8mm,對角線8mm。 1/3英寸--靶面尺寸為寬4.8mm*高3.6mm,對角線6mm。 1/4英寸--靶面尺寸為寬3.2mm*高2.4mm,對角線4mm。

4、按掃描制式劃分 PAL制。 NTSC制。 中國採用隔行掃描(PAL)制式(黑白為CCIR),標準為625行,50場,只有醫療或其它專業領域才用到一些非標準制式。另外,日本為NTSC制式,525行,60場(黑白為EIA)。

5、依供電電源劃分 110VAC(NTSC制式多屬此類), 220VAC, 24VAC。12VDC或9VDC(微型攝像機多屬此類)。

6、按同步方式劃分 內同步:用攝像機內同步信號發生電路產生的同步信號來完成操作。 外同步:使用一個外同步信號發生器,將同步信號送入攝像機的外同步輸入端。 功率同步(線性鎖定,line lock):用攝像機AC電源完成垂直推動同步。 外VD同步:將攝像機信號電纜上的VD同步脈衝輸入完成外VD同步。 多台攝像機外同步:對多台攝像機固定外同步,使每一台攝像機可以在同樣的條件下作業,因各攝像機同步,這樣即使其中一台攝像機轉換到其他景物,同步攝像機的畫面亦不會失真。

7、按照度劃分,CCD又分為:

普通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1~3LUX

月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1LUX左右

星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01LUX以下

紅外型 採用紅外燈照明,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也可以成像

8、按外觀分:有機板型、針孔型、半球型。

CCD彩色攝像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1)CCD尺寸,亦即攝像機靶面。原多為1/2英寸,現在1/3英寸的已普及化,1/4英寸和1/5英寸也已商品化。

(2)CCD像素,是CCD的主要性能指標,它決定了顯示圖像的清晰程度,解析度越高,圖像細節的表現越好。CCD是由面陣感光元素組成,每一個元素稱為像素,像素越多,圖像越清晰。現在市場上大多以25萬和38萬像素為劃界,38萬像素以上者為高清晰度攝像機。

(3)水平解析度。彩色攝像機的典型解析度是在320到500電視線之間,主要有330線、380線、420線、460線、500線等不同檔次。 解析度是用電視線(簡稱線TV LINES)來表示的,彩色攝像頭的解析度在330~500線之間。解析度與CCD和鏡頭有關,還與攝像頭電路通道的頻頻寬度直接相關,通常規律是1MHz的頻頻寬度相當於清晰度為80線。 頻帶越寬,圖像越清晰,線數值相對越大。

(4)最小照度,也稱為靈敏度。是CCD對環境光線的敏感程度,或者說是CCD正常成像時所需要的最暗光線。照度的單位是勒克斯(LUX),數值越小,表示需要的光線越少,攝像頭也越靈敏。月光級和星光級等高增感度攝像機可工作在很暗條件,2~3lux屬一般照度,現在也有低於1lux的普通攝像機問世。

(5)掃描制式。有PAL制和NTSC制之分。

(6)攝像機電源。交流有220V、110V、24V,直流為12V 或9V。

(7)信噪比。典型值為46db,若為50db,則圖像有少量噪聲,但圖像質量良好;若為60db,則圖像質量優良,不出現噪聲。

(8)視頻輸出。多為1Vp-p、75Ω,均採用BNC接頭。

(9)鏡頭安裝方式。有C和CS方式,二者間不同之處在於感光距離不同。

2、CCD彩色攝像機的可調整功能

(1)同步方式的選擇

A、對單台攝像機而言,主要的同步方式有下列三種:

內同步--利用攝像機內部的晶體振盪電路產生同步信號來完成操作。 外同步--利用一個外同步信號發生器產生的同步信號送到攝像機的外同步輸入端來實現同步。

電源同步--也稱之為線性鎖定或行鎖定,是利用攝像機的交流電源來完成垂直推動同步,即攝像機和電源零線同步。

B、對於多攝像機系統,希望所有的視頻輸入信號是垂直同步的,這樣在變換攝像機輸出時,不會造成畫面失真,但是由於多攝像機系統中的各台攝像機供電可能取自三相電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個系統與交流電源不同步,此時可採取的措施有: 均採用同一個外同步信號發生器產生的同步信號送入各台攝像機的外同步輸入端來調節同步。 調節各台攝像機的"相位調節"電位器,因攝像機在出廠時,其垂直同步是與交流電的上升沿正過零點同相的,故使用相位延遲電路可使每台攝像機有不同的相移,從而獲得合適的垂直同步,相位調整範圍0~360度。

(2)自動增益控制 所有攝像機都有一個將來自CCD的信號放大到可以使用水準的視頻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於有較高的靈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靈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環境中放大器將過載,使視頻信號畸變。為此,需利用攝像機的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去探測視頻信號的電平,適時地開關AGC,從而使攝像機能夠在較大的光照範圍內工作,此即動態範圍,即在低照度時自動增加攝像機的靈敏度,從而提高圖像信號的強度來獲得清晰的圖像。

(3)背景光補償 通常,攝像機的AGC工作點是通過對整個視場的內容作平均來確定的,但如果視場中包含一個很亮的背景區域和一個很暗的前景目標,則此時確定的AGC工作點有可能對於前景目標是不夠合適的,背景光補償有可能改善前景目標顯示狀況。 當背景光補償為開啟時,攝像機僅對整個視場的一個子區域求平均來確定其AGC工作點,此時如果前景目標位於該子區域內時,則前景目標的可視性有望改善。

(4)電子快門 在CCD攝像機內,是用光學電控影像表面的電荷積累時間來操縱快門。電子快門控制攝像機CCD的累積時間,當電子快門關閉時,對NTSC攝像機,其CCD累積時間為1/60秒;對於PAL攝像機,則為1/50秒。當攝像機的電子快門打開時,對於NTSC攝像機,其電子快門以261步覆蓋從1/60秒到1/10000秒的範圍;對於PAL型攝像機,其電子快門則以311步覆蓋從1/50秒到1/10000秒的範圍。當電子快門速度增加時,在每個視頻場允許的時間內,聚焦在CCD上的光減少,結果將降低攝像機的靈敏度,然而,較高的快門速度對於觀察運動圖像會產生一個"停頓動作"效應,這將大大地增加攝像機的動態解析度。

(5)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於彩色攝像機,其用途是實現攝像機圖像能精確反映景物狀況,有手動白平衡和自動白平衡兩種方式。

A、自動白平衡 連續方式--此時白平衡設定將隨著景物色彩溫度的改變而連續地調整,範圍為2800~6000K。這種方式對於景物的色彩溫度在拍攝期間不斷改變的場合是最適宜的,使色彩表現自然,但對於景物中很少甚至沒有白色時,連續的白平衡不能產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按鈕方式--先將攝像機對準諸如白牆、白紙等白色目標,然後將自動方式開關從手動撥到設定位置,保留在該位置幾秒鐘或者至圖像呈現白色為止,在白平衡被執行後,將自動方式開關撥回手動位置以鎖定該白平衡的設定,此時白平衡設定將保持在攝像機的存儲器中,直至再次執行被改變為止,其範圍為2300~10000K,在此期間,即使攝像機斷電也不會丟失該設定。以按鈕方式設定白平衡最為精確和可靠,適用於大部分套用場合。

B、手動白平衡 開手動白平衡將關閉自動白平衡,此時改變圖像的紅色或蘭色狀況有多達107個等級供調節,如增加或減少紅色各一個等級、增加或減少蘭色各一個等級。除次之外,有的攝像機還有將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熾燈水平)和5500K(日光水平)等檔次命令。

(6)色彩調整 對於大多數套用而言,是不需要對攝像機作色彩調整的,如需調整則需細心調整以免影響其他色彩,可調色彩方式有: 紅色-黃色色彩增加,此時將紅色向洋紅色移動一步。 紅色-黃色色彩減少,此時將紅色向黃色移動一步。 蘭色-黃色色彩增加,此時將蘭色向青蘭色移動一步。 蘭色-黃色色彩減少,此時將蘭色向洋紅色移動一步。

3、數位化式的調整控制方法

新型攝像機對前述各項可選參數的調整採用數字式調整控制,此時不必手動調節電位計而是採用輔助控制碼,而且這些調整參數被儲存在數字記憶單元中,增加了穩定性和可靠性。

DSP攝像機 在模擬制式的基礎上引入部分數位化處理技術,稱為數位訊號處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攝像機。該種攝像機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採用了數字檢測和數字運算技術而具有智慧型化背景光補償功能。常規攝像機要求被攝景物置於畫面中央並要占據較大的面積方能有較好的背景光補償,否則過亮的背景光可能會降低圖像中心的透明度。而DSP攝像機是將一個畫面劃分成48個小處理區域來有效地檢測目標,這樣即使是很小的、很薄的或不在畫面中心區域的景物均能清楚地呈現。

2、由於DSP技術而能自動跟蹤白平衡,即可以在任何條件檢測和跟蹤"白色",並以數字運算處理功能來再現原始的色彩。傳統的攝像機因系對畫面上的全部色彩作平均處理,這樣如果彩色物體在畫面上占據很大面積,那么彩色重現將不平衡,也就是不能重現原始色彩。DSP攝像機是將一個畫面分成48個小處理區域,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檢測白色,即使畫面上只有很小的一塊白色,該攝像機也能跟蹤它從而再現出原始的色彩。 在拍攝格線狀物體時,可將由攝像機彩色噪聲引起的圖像混疊減至最少

六、 監控安防系統表現層:

對於監控安防系統,根據系統各部分功能的不同,我們將整個監控安防系統劃分為七層——表現層、控制層、處理層、傳輸層、執行層、支撐層、採集層。當然,由於設備集成化越來越高,對於部分系統而言,某些設備可能會同時以多個層的身份存在於系統中。

1. 表現層

表現層是我們最直觀感受到的,它展現了整個安防監控系統的品質。如監控電視牆、監視器、高音報警喇叭、報警自動駁接電話等等都屬於這一層。

2. 控制層

控制層是整個安防監控系統的核心,它是系統科技水平的最明確體現。通常我們的控制方式有兩種——模擬控制和數字控制。模擬控制是早期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台通常由控制器或者模擬控制矩陣構成,適用於小型局部安防監控系統,這種控制方式成本較低,故障率較小。但對於中大型安防監控系統而言,這種方式就顯得操作複雜且無任何價格優勢了,這時我們更為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數字控制。數字控制是將工控計算機作為監控系統的控制核心,它將複雜的模擬控制操作變為簡單的滑鼠點擊操作,將巨大的模擬控制器堆疊縮小為一個工控計算機,將複雜而數量龐大的控制電纜變為一根串列電話線。它將中遠程監控變為事實、為Internet遠程監控提供可能。但數字控制也不是那么十全十美,控制主機的價格十分昂貴、模組浪費的情況、系統可能出現全線崩潰的危機、控制較為滯後等等問題仍然存在。

3. 處理層

處理層或許該稱為音視頻處理層,它將有傳輸層送過來的音視頻信號加以分配、放大、分割等等處理,有機的將表現層與控制層加以連線。音視頻分配器、音視頻放大器、視頻分割器、音視頻切換器等等設備都屬於這一層。

4. 傳輸層

傳輸層相當於安防監控系統的血脈。在小型安防監控系統中,我們最常見的傳輸層設備是視頻線、音頻線,對於中遠程監控系統而言,我們常使用的是射頻線、微波,對於遠程監控而言,我們通常使用Internet這一廉價載體。值得一提的是,新出現的傳輸層介質——網線/光纖。大多數人在數字安防監控上存在一個誤區,他們認為控制層使用的數字控制的安防監控系統就是數字安防監控系統了,其實不然。純數字安防監控系統的傳輸介質一定是網線或光纖。信號從採集層出來時,就已經調製成數位訊號了,數位訊號在目前已趨成熟的網路上跑,理論上是無衰減的,這就保證遠程監控圖像的無損失顯示,這是模擬傳輸無法比擬的。當然,高性能的回報也需要高成本的投入,這是純數字安防監控系統無法普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5. 執行層

執行層是我們控制指令的命令對象,在某些時候,它和我們後面所說的支撐誠、採集層不太好截然分開,我們認為受控對象即為執行層設備。比如:雲台、鏡頭、解碼器、球等等。

6. 支撐層

顧名思義,支撐層是用於後端設備的支撐,保護和支撐採集層、執行層設備。它包括支架、防護罩等等輔助設備。

7. 採集層

採集層是整個安防監控系統品質好壞的關鍵因素,也是系統成本開銷最大的地方。它包括鏡頭、攝像機、報警感測器等等。

未來趨勢

發展

1、開放性

未來的視頻監控系統,將在更大空間內構建開放式的視頻管理平台,在該平台上實現不同廠家設備、不同套用系統的互聯互通,最終實現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將是未來行業發展方向。

2、智慧型化

未來的VCA技術將日趨成熟,VCA技術對傳統的視頻監控技術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改變了多年來人們套用視頻監控系統的習慣。VCA技術在目前階段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但是其先進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幾乎所有行業用戶的認同。

3、高清化

目前各行業對高清化視頻監控的需求日趨強烈,所以高清化將是未來視頻監控一個趨勢,而且,現在視頻監控攝像機廠家普遍將高清晰度的研究列為重要內容,從目前已經投入套用的高清攝像機相對於普通的攝像機來說,優勢明顯。

4、民用化

以前的視頻監控系統作為安防系統的一個分支,與門禁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共同構成滿足一定安防要求的安全防範系統,而這也只能套用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重要場所,普通人民大眾望塵莫及,而隨著視頻監控系統的不斷發展、功能不斷壯大,安防系統的民用化將是大勢所趨。

5、無線化

目前情況下,視頻監控系統的無線化並不成熟,主流的還是有線的視頻監控系統,無線視頻監控技術發展成熟以後,相較於有線視頻監控系統,有諸多優點,這裡不多探討,無線化將是未來視頻監控的方向。

監控系統、安防系統的維護保養

1、主機通電前,須先檢查,避免因接觸不良而燒壞配件。檢查方法是:
A、晃動主機以檢查內部是否有鬆脫的現象;
B、從主機後面檢查各插卡是否有歪斜而接觸不良的現象;
C、電壓選擇開關是否設定在230的位置,並與供電電壓匹配; 有不正常現象,請不要通電。立即通知供貨商,聽取處理意見。
2、後面板很多接口是插針式的,連線前檢查插針是否歪斜,避免損傷接口。
3、接口匹配不好的,如音頻和視頻接頭匹配較緊等,請先更換接頭。
4、主機為插卡結構,外接接頭時不得硬推和硬拉,避免造成接觸不良。
5、主機工作時,請固定安放位置,不要拖動。
6、按主機接口屬性,將相關外設全部連線完畢,並檢查接觸是否良好。
7、用線上式不間斷電源(UPS)為本主機供電,避免停電造成硬碟損壞。
8、按正確程式關機,不得用關電源方式關機,避免造成系統損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