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往事1-2

盜墓往事1-2

《盜墓往事1-2》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玉松鼠。

內容介紹

《盜墓往事:新疆盜墓家族自傳1-2(套裝共2冊) 》與其他盜墓小說、靈異小說完全不同,《盜墓往事》是記敘“我”親身盜墓經歷的故事,也是一本新疆盜墓家族的自傳史。書中記錄了20餘次探墓盜寶的詳細過程,出現了神秘的狗頭金、古劍、肉石、乾屍、太歲、五帝錢以及價值連城的玉杖、高僧金剛子等寶物,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在牟尼教(明教)墓室的無妄之眼中取得的一顆夜明珠。

盜墓是一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兒,“我”中過水銀毒,遭遇過暗格藏有箭矢的寶箱。最要命的一次,是在一間大墓室里遇到了十幾口棺木,主棺居然是千年罕見的金絲楠木棺,墓室的掌燈童子手臂是觸發古墓機關的導火索,卻被不明情況的“我”一刀砍下……

“我”該怎樣脫險?大墓里究竟發現了什麼樣的驚天寶器?墓主人又會是誰?親自去看看吧,領略一下中國不為人知的古老的墓葬文化。

海報:

作者介紹

玉松鼠,男,80後,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愛好游泳、攀岩、射擊、搏擊、飆車、徒步、滑雪等體育運動。喜歡研究玄學、易經等中國傳統文化,對傍身寶物、五行風水、陰宅吉地、風水家宅、五行命理等有獨特的興趣。

作品目錄

編輯推薦:
唯一由盜墓人親手撰寫的盜墓筆記手稿,現實版新疆盜墓家族自傳,大學生變身為新疆“鬼臉”,走上“升棺”發財之路,情境再現二十餘次探墓盜寶的詳細過程。
揭秘新疆“鬼臉”、蜀地“掌眼”不為人知的驚險而心酸的辛秘故事,探尋中國古老的墓葬文化。有圖有真相!
直擊“樓蘭古屍、川西墓葬”等墓葬現場,解讀陰宅風水、五行命理,傍身寶物等玄學古文化。墓葬密境,逐步為你拉開。
媒體推薦(選填):
聽說過新疆“鬼臉”嗎?帶你走進盜墓家族,親歷盜寶驚險過程,領略新疆風土人情!這是一本揭秘新疆盜墓家族,講述中國民間的一個特殊行當的筆記!
——淘氣木木
中國第一部盜墓家族傳記,講述樓蘭古屍、川西墓葬、尋龍點穴等真實的盜墓故事。寓教於事,探尋陰宅風水、五行命理等中國古老的墓葬文化。
——怪叔蜀
首部揭秘新疆盜墓家族的自傳,探墓尋寶,驚險刺激,抽絲剝繭,精彩紛呈,情義愛恨交織其中,有如親臨現場,帶你感受你不曾有過的人生體驗。
——小松
一個新疆盜墓家族的自傳史,一本記錄著盜墓過程的手稿,20餘次探墓盜寶的真實經歷。帶您走進新疆“鬼臉”的盜墓生活,為您講述新疆風俗人情,揭秘中國古老的各民族墓葬文化,尋找被埋藏在地下的歷史古國珍貴文物。以記實性的描寫手法,圖文並茂還原盜墓現場,為您呈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真實盜墓過程。
——淼淼
目錄:
第一章 往事如斯 001
第二章 沙漠老人 009
第三章 初涉古墓 018
第四章 烏孫疑跡 028
第五章 烏孫女屍 036
第六章 倒腳出貨 044
第七章 樓蘭古城 054
第八章 初入樓蘭 067
第九章 寶物現世 080
第十章 安全撤離 095
第十一章 礦墳歷險  109
第十二章 斗寶始末  127
第十三章 奔赴學校  144
第十四章 耗子哥  157
第十五章 拜師學藝  166
第十六章 言傳身教 180
第十七章 實踐學習  193
第十八章 出師  213
第十九章 世事難料  228
第二十章 回到新疆  245
第二十一章 雷霆之怒  264
第二十二章 難猜的花姐 279
第二十三章 跟爺爺找寶 297
第二十四章 發現古墳 308
第二十五章 哈密之行 319
第二十六章 回鶻寶藏 332
第二十七章 大難不死 344
第二十八章 出貨學藝 355
第二十九章 拜花姐為師 365
第三十章 交易驚魂 378
第三十一章 再次遠行 390
第三十二章 成功踩點 400
第三十三章 首次出山 413
第三十四章 雙墳記 425
第三十五章 大有收穫 436
第三十六章 盡情享樂 448
第三十七章 又見佳人 457
第三十八章 約見耗子哥 469
第三十九章 李昭的秘密 482
第四十章 連環局 490
第四十一章 柏楊村的準備 503
第四十二章 陰陽墳 513
第四十三章 一探究竟 524
第四十四章 凱鏇 537
第四十五章 先痛而後快 548
第四十六章 與秦老頭過招 559
序言:
2010年9月6日,《新疆盜墓家族往事》一文在網路上開始連載,今時今日已近兩年,承蒙各位錯愛,不離不棄一直相隨。
書稿在原文基礎上幾經刪減,有幸成冊。因為大家都懂的原因,出版書名更改為《盜墓往事》。
一路的點滴積累終於成書。跬步之於千里,滴水之於江海,其中有你有我。看著行將付梓的文字,百感交集。世間諸多事不容選擇,世間百般果皆有前因。一句“順其自然”送給有緣人!
關於那些人
鬼爺,這個一輩子恪守“文盜”的老人在幾年前過世了,留下的知識和對人性的理解,影響了我這一生;
花姐,我相信她能看到這段文字,或許……
叔叔,很少聯繫了,每天都在忙碌著自己的事業,他按他特有的頻率過著他的日子;
二叔,結婚了,兒女雙全,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小舅,很多年前去了越南,現在入了越南國籍,在國內恐怕是要被通緝了;
刀女、小先、璇兒他們也都度過了各自的艱難時期,目前過得都很好。對於他們,徵求意見後,還是不過多地描述了,只希望他們一切安好。
關於和田玉
和田玉是新疆的特產,在國內外市場上也屬於關注度較高的一類寶石。大家來新疆都習慣買上一兩塊,做為禮物帶回去。
在這裡提醒一下,如果不是行家裡手,請不要貿然買玉。其一,和田早就沒什麼玉了,目前私人不能開採,能買到的不是假玉就是天價玉;其二,爺爺曾經教過我如何看玉,聞、嘗、看、聽這幾個步驟不像說的那么簡單;其三,我經歷的很多事情,都讓我覺得玉是有靈性的,要靠緣分。
關於成吉思汗墓
我一直相信成吉思汗的墓在新疆,從以前幾次找到的墓里就能看出些文章,可以確定墓主人是成吉思汗的副將這個級別。
小舅的心愿就是挖一次成吉思汗的墓,可是直到他入了越南國籍也沒達成心愿。我的預感是一座大山旁有一座小山,而那個小山就是成吉思汗的墓,曾經靠衛星地圖找遍了新疆的坐標,最後不得不判斷成吉思汗的墓大概是在沙漠的某一處了。可以斷言的是,任何一件陪葬都會震驚中外,
但是我不希望哪個讀者去碰這些東西。
對於我而言,成吉思汗墓只是夢想,也許在退休後,會花很長的時間去探索,我知道有和我一樣想法的學者,花上了幾乎一輩子也沒能找到。如果上天眷顧,可能也會應了一句老話,落個有命賺,沒命花的下場。
成吉思汗墓,只是一個夢!!!
玉松鼠
2012年6月於新疆
書摘:
中午一點,一聲脆響傳來,似乎是鎬頭敲打到了某個硬物上。是塊青石。一旁的爺爺也跳下壕溝,跪在地上,用手摸著那塊青石,“這……這是墳奠,照著這個深度,挖開。注意!不要碰著墳壁!”
我覺得很奇怪,就算以前這兒是草原,這青石要運到此地也很不易啊!
人一旦來了動力,往往就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連我都下去幫忙挖了起來。很快,這塊地的樣子顯露了出來,腳下是一片青石,圍在中間的地方尚不明顯。
爺爺指揮道:“挖!中間那兒小心點,不要太用力,把整個樣子弄出來!一定要注意!小花你上來!看著他們幾個!”
讓我吃驚的是石頭圈正下方就是墳邊,不差一毫。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就在挖到墳包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它是白色的,只要挖到白色,就算是碰著墳包了。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整個一塊白色的墳包。
上來後,我跑到那小山坡上往下一看,就像看到一個雪白的圓蛋糕放在一個精緻的小盤子裡。爺爺圍著墳包,摸了摸上面的白色物質,聞了聞,“這是石灰,二子,去把噴火嘴拿來!”
二叔從麵包車後面拿出了一個噴槍。這個噴槍是改造過的,一看就知道用的是電焊槍的前身,他提的桶子則是普通的油壺。我琢磨著,這能噴多大一會兒啊。
爺爺回到車裡戴好呼吸面具、塑膠手套,穿上防水服,連膠鞋都穿上了。隨即,他讓二叔也去穿裝備,其他人則遠遠地站著,不讓過來。叔叔說了句:“爸!你小心點兒!”
爺爺提了一桶水,拿了一個榔頭,就下了墳包。只見他又開始圍著墳包轉悠,還時不時這兒敲敲,那兒敲敲,接著似乎選定了一處,拿起濕抹布擦了起來。一邊擦,他一邊吼向二叔:“二子,你快點!”
二叔急匆匆地戴好面具,提著噴槍、油壺,像個黑蜘蛛一般就飛奔過去了。石灰見了水,就如同沸騰了一般。爺爺只擦了幾下,周圍就生起了白色的
霧氣。看得出來,腐蝕性不小啊!而且,這石灰里一定加了別的什麼東西……
二叔在打著火的那一瞬間,爺爺從墳包里爬了上來,緊接著就把一桶水潑在了墳包上,沖二叔說:“就燒這兒!”說著退了出來。
只見爺爺將膠皮手套丟在了地上,手套已經開始腐蝕了。他走到我們跟前時,那一身的防水服也在冒著白煙,而且膠皮腐蝕的味道瀰漫在周圍。他將防水服脫掉,又回到車裡拿出一套衣服換上。
因為擔心爺爺,我一直沒注意在白霧中的二叔,連叔叔什麼時候穿好防水服進去的,我都不知道,只聽見裡面火苗發出的聲音。
十分鐘過去了,大家都不說話。爺爺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緊張,抽了好幾支煙,點上抽兩口就踩滅,想衝進去,接著,又停下來點上一支煙,又是兩口就踩滅。一會兒,二叔從白霧中走了出來,邊走還邊拍拍身上的白灰,看起來沒什麼事兒。到了我們跟前,他摘掉呼吸面具時,那樣子仿佛頭上套了個內褲又在麵粉廠里溜達了一圈似的。只聽他說道:“咋拿火一燒,上面就冒白煙啊?我啥都看不見啊!”
爺爺看二叔沒事,鬆了一口氣,問道:“是不是燒的潑上水的地方?”
二叔說:“就是啊!其他地方燒了不起煙!”
爺爺點點頭,就回車裡涼快去了。
我問叔叔:“這普通的石灰見了水,怎么會這么大煙啊?”
叔叔說:“裡面有麥稈,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吧,用這個糊上,墳頭下面就與世隔絕了,空氣也出不來,蟲子也不往上爬,外面連草都長不出來。”
我不由佩服起古人的想像力和實踐能力了。二叔帶了個防水鏡,開始弄身上的石灰,小舅拿了長條抹布,一邊幫他抽打石灰,一邊說:“一會兒下去看看是個啥!看把我二子弄得全身這個,這個!咳咳!”
五分鐘後,爺爺從車裡回來了,對小舅說:“快去!拿幾個撬棍,還有倒耙!”
小舅看起來好像很高興,這可能是他的強項。他興沖沖地跑到吉普車上,好一會兒,拿了6根撬棍、6個倒耙過來。我仔細看了一下那撬棍,倒耙很有些特別,頭部尖、肚子粗,快到中部的時候就是螺絲的滑道,尾部焊接了一個洞。那倒耙則是把6個鋼鉗焊接在一個鐵孔上。
小舅拿著這些怪怪的東西,哧溜就下了壕溝。我走近一看,剛才用水潑過的地方都已經結晶,在陽光下閃閃亮亮的,煞是好看。他對準潑水處右上方,插入撬棍,連續砸榔頭,那結晶表面瞬間如同龜裂一般。直到撬棍突然往裡深滑了一下,他才抽出來,又分別在左上、右下、左下、中間分別打入。
忙完這一切,小舅拍拍手,坐在壕溝邊上,將倒耙上的鐵孔安在撬棍上,鐵孔正好卡在撬棍上的大肚子處就紋絲不動了。安好螺帽,他又組裝下一個,我也搭了把手,問道:“小舅,你這東西能拿來做個啥啊?”
小舅神秘地一笑,“我這是在開門!”
我好奇道:“開門?!對了,小舅,這個墳萬一是實心的咋辦呢?”
小舅說:“不可能!別的地方咱不知道,這是新疆。新疆古人下葬絕對有不小的空間的,大概覺得人死後會去太陽上,那在下面躺的地方就要寬敞。這樣,陪下的東西也可以被下葬的人一起帶走。不留空間,人要上天,難道還要刨土挖自己的東西?咱們現代人下葬是怕麻煩,都不那么搞了,直接下棺材,填土就埋!”
我有些悟了,怪不得他們幾個看起來很有把握一般。我又問:“那這個墳你怎么看?”
小舅用力地緊緊螺絲,“怎么看?挖開就看到了!你閃一邊,我要開門了!”
只見他拿起一根上了倒耙的撬棍,對準前面挖好的眼兒,就是一榔頭,接著又一下,直到撬棍進去時將倒耙也一起帶進了眼兒里。我一下明白了,原來所謂的“開門”就是直接用這樣的倒耙把墳包硬生生地拉開。
撬棍一根根地打入,二叔將鋼索連在撬棍尾部的眼兒上,另一頭連在了吉普車上,一共6根撬棍。之後,小舅招招手,衝著我們大喊道:“快閃開,要開門了!”
我們退到十米開外,只看小舅跳上車,將車往後倒了半米,掛了個檔,接著狂踩油門。只見一根根鋼索繃直,車在原地打滑了幾下,揚起的小石子和沙土在不斷地往後飛。只聽得“轟隆”一聲,那墳頭被硬生生地撕開了一個口子。這墳頭比我想的要厚實得多,從被撕開倒在地上的那一塊就能看出來。
爺爺看了,頓時喜出望外,說道:“要不是我老骨頭想到火烤這個辦法,說不上這個墳頭就塌了!哈哈!”
大家並沒有著急進去,而是開始換衣服。我的天,又要穿那防水服!
算了,我也穿吧,這次不會用很長時間,也算是安慰。二叔似乎不能進了,他的衣服剛才已經被腐蝕得太厲害了,再讓他穿估計會要了他的命!
他就負責在外面解開吉普車上的鋼索,並打掃“戰場”。
穿戴完畢後,墳頭裡的飛塵已經消散。我跟在爺爺後面,壓抑著內心激動的心情。
叔叔的裝備我是第一次見,腰上是個皮面,皮面上插著老虎鉗子、手術刀、細鋼絲、小刷子、牙刷之類的,看起來不倫不類。
墳就在眼前,大家戴上了呼吸面具,在墳包外的口子那兒停了下來。爺爺似乎並不著急進去,而是跪在地上,仔細地看著被拉出來的墳包內壁。我看見接近於麻布的材料裹在墳包上,已經發黑。爺爺用兵工鏟試著把那層材料扒拉下來,沒想到那東西一碰就破。爺爺研究了一會兒,站在洞門口,沖我們招招手,示意我們進去。我是第三個進去的,屁股後面跟著小舅,他扛著一卷粗繩子。
探燈把地下世界照亮了,我看見了三個棺槨,一個大的,兩個小的。
大的棺槨底部是一層青石,兩個小的是木製的,其中一個小的已經塌了,裡面看不清楚,因為前面擋著爺爺、叔叔和花姐。
眼前的這個大的棺槨,是黑色的,材料應該是木頭燒過之後刷了層什麼膠,上面皺皺巴巴的。我試著用帶著橡膠手套的手去摸,感覺那木頭的紋理很清楚,沒錯,是木頭的。應該是把一棵大樹從中掏空了,截斷下葬的,周圍沒有縫隙。棺槨沒有封死,看來叔叔說得沒錯,這些古人是真的在等飛到太陽上去,不封棺槨,隨時打開啊!如果他們到了今天,是不是還想飛到太陽上呢?這個問題就不得而知了。
黑色的棺槨上面有褐色的乾涸的東西,四周則堆著些盆盆罐罐。
只聽見爺爺透過呼吸面具,“奇怪,這就是烏孫墳頭的樣式啊,怎么可能是這樣的?烏孫應該是土墩墳啊!怎么,怎么成了埋在地下的呢?這松木怎么可能是燒過的呢?如果是頭人的墳,不可能只有一座啊?至少得有一排啊!”
我不小心碰了一下小舅,結果他“嗷嗷”地叫了起來,沖我大吼:“你別動我行不行,會嚇死人的!你有病啊!”
要不是戴著呼吸面具,真會被他這聲音嚇死,我說:“小舅,爺爺這嘀咕什麼呢?”
小舅說:“你看不出奇怪嗎?烏孫墳一般是建在地上的大土墩,越大,代表死的人越老到。一般周圍堆很多石頭,證明他生前殺了很多敵人,大石頭代表殺的人很牛,而這個有一塊大青石,周圍又沒有陪墳,就奇怪在這兒了!這石頭圍的墳……”
他後面說的話我實在聽不清楚,爺爺似乎也沒有什麼頭緒,拿起一根撬棍對著大棺槨就是一下子。木頭脆生生地響了一下,叔叔跟花姐也用力推,“撲通”,棺蓋落在了地上。我心生恐懼,遲遲不敢上前。
小舅上前看了幾十秒,說道:“怎么?怎么是個女的?!”
女的,女的?我的腦海里美女的面貌一下閃過,好奇心再次戰勝了恐懼。我靠上前去,定眼一看,我的娘啊,又是乾屍!這女的死時應該不是很舒服,也或者是因為乾燥的環境蒸發光了水分,她的嘴咧到了一邊。她生前頭髮似乎不多,但是那髮飾倒還算漂亮,鑲著紅寶石,眼睫也修長,指甲長到打卷。她穿著一身似紅非紅的長裙,身上鑲嵌的飾物倒也好看,只是長裙下的黑色褲子不是很協調。那皮革做的鞋保存得倒是完好,讓我想起了有段時間非常流行的歐版鞋,鞋尖高翹,莫非古人也知道流行?
爺爺終於說話了:“她怎么不戴帽子啊?”
這可是個奇怪的問題,這古人死了戴不戴帽子關他什麼事。可我又不敢問,在這墳頭裡發問,我總覺得不是時候。小舅開始將這女屍身上的長裙慢慢脫下,因為棺槨很低,他不得不跪著弄。為了保護好衣服,他都快和古屍臉對臉了。我那個詫異啊,你說要是這古屍突然睜開眼睛,看到一個大男人要脫她衣服,會不會……雖然有過心理準備,可是一陣噁心又襲來了,不能想啊不能想。
爺爺走向墳的深處,正對著那個完整的小棺槨,叔叔在另一邊,兩人一發力,將棺蓋直接抬起。我閃到了爺爺身邊,想看看小棺槨里有什麼。
不看不要緊,這一看,卻是讓我萬萬沒想到,裡面是兩個小孩子的乾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