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旺鎮

百旺鎮

百旺鎮系原都安瑤族自治縣百旺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約68公里。東與宜州市福龍瑤族鄉、忻城縣紅渡鎮交界,南隔紅水河與馬山縣金釵鎮相望,西與菁盛鄉、拉烈鎮接壤,北與加貴鄉毗鄰。 百旺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中國共產黨上忻工委領導的都(安)宜(山)忻(城)地區“三六”武裝起義的發祥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都宜忻人民解放總隊的根據地之一。

簡介

百旺鎮系原都安瑤族自治縣百旺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約68公里。東與宜州市福龍瑤族鄉、忻城縣紅渡鎮交界,南隔紅水河與馬山縣金釵鎮相望,西與菁盛鄉、拉烈鎮接壤,北與加貴鄉毗鄰。全鎮面積約267平方公里,轄百旺、庭律、琳琅、板定、妙田、龍燕、精華、八甫、仁合、崇文10個行政村,377個村民小組。2012年末人口31870人,主要民族有壯族、瑤族,余為漢族、仫佬族、水族等。設有54所國小、1所中學、1所衛生院。設有48個黨支部,972名黨員。鎮人民政府駐百旺村百旺街。

百旺鎮地處半丘陵半山區,東西兩側為石山區,中部為丘陵地帶,石、土山占85%,丘陵占10%,境內龍燕村刁江沿岸海拔80~120米,為境內最低。全鎮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紅水河、刁江流經鄉境內約30公里,現有水面3.2萬畝,可開發利用1.2萬畝。耕地總面積28883畝,其中水田13458畝,旱地15425畝。林地面積15萬畝,為東部地區林業基地。2012年全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3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10元。

2011年獲河池市“文明鄉鎮”稱號;2012年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鄉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諧鄉鎮”稱號。

歷史文化

百旺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中國共產黨上忻工委領導的都(安)宜(山)忻(城)地區“三六”武裝起義的發祥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都宜忻人民解放總隊的根據地之一。民國時期,百旺為夷江區之內甲鄉、中和鄉地。解放後初屬東區、第八區。1952年7月後為第十二區、百旺區。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59年為百旺公社,1962年為百旺區,1968年為百旺公社,1984年由內甲鄉、中和鄉組合為百旺鄉,意為日出東方,百業興旺。2002年,因廣西樂灘電站加壩擴建,百旺境內的庭律、琳琅、百旺、龍燕、精華、八甫、仁合、等七個村成為庫區村,全鎮共移民2800多人到縣城附近的那烈、江灑、推內、吞金、桑合、南新、巴河等九個移民安置點,同時安置後靠移民6000多人。百旺新集鎮於2005年開始遷址重建,2008年建成使用,一個嶄亮的集鎮崛起在都安縣東部刁江河畔,從此百旺庫區移民有了自己新的美好家園。

2011年4月,百旺鄉人民政府向縣人民政府提出撤鄉建鎮申請,經縣人民政府同意並向上級政府申請,自治區人民政府於2012年12月18日批覆同意百旺鄉撤鄉建鎮的申請。百旺鄉正式更名為百旺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