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作人

然而,不同的人與吳作人交往,關係有親疏,交情有深淺。 一部紀念文集,又是與吳作人相關的幾代人自我言行的複述。 各人既按自己的感受塑造著心中的吳作人,甚至,因為懷想吳作人,呈現的是作者自己。

內容介紹

《百年作人:吳作人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匯集了多種紀念文本,這些文字對吳先生的藝事、師表、學問、人品加以陳述懷念,發微索隱,分析論斷。在吳作人先生百年誕辰之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承辦,將舉行多種紀念活動,並出版系列書籍、畫冊。
一位先師,一代大匠處於風雲激盪的時代,必有不同尋常之際遇。其行事言論,本來處處顯示斯人,同時又不廢為時代的濃縮,就一人之遭遇,把一代人的經歷以及一段歷史時期反映出來。然而由於特殊的年代,先生在風華正茂之年,並不能完全張揚個性,點染江河,所以在克制和抑曲中婉轉處世為人。然而恰恰他又是一個畫家,其心也銳,其眼也敏,所以不可言傳之意常在畫面之內,不能作為之事常寄託筆墨之中,對藝術家的紀念,慶幸可以對比作品,觀察圖畫,從而在文字之外,得到更多的體會和理解。所以紀念文集是與圖文共存的《吳作人年表》和一個展覽及其圖錄同時編制,希望由此深入一個個案,揭示時代精神。
為人一世,議論繫於當時,評斷在於來者。然而,不同的人與吳作人交往,關係有親疏,交情有深淺。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是人間相知的常態,而千人千殊,見仁見智,則會將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理解出不同的意義。甚至,時過境遷,對事實的描述,也隨陳述者個人的心情和記憶,演化成互為差別的行狀。更何況近年中國突變,當年吳作人的時代對今人恍若隔世,今天寫來,讀來,又增加一層當下的解釋和引申。而且因為紀念,每位作者、憶者,都會涉及自己在何年何月因何如何與此人交往接觸。一部紀念文集,又是與吳作人相關的幾代人自我言行的複述。各人既按自己的感受塑造著心中的吳作人,甚至,因為懷想吳作人,呈現的是作者自己。因此,約稿、訪談和編輯時,我們完全尊重各人的意見,除重大史實的誤記和文字明顯訛誤之外,謹照原意,希望一部文稿,豐富地顯現解釋的千差萬別,讓人讀來,不僅增加對歷史的認識,更增加對人情世態的體驗。
基於上述二層考慮,紀念文集編排以作者與吳作人先生的關係分類組合。然後採用事類相從,分門索引的方法。每篇文字涉及諸事,以主題詞一一標明,在書後給出主題索引和人名索引。根據索引,讀者可以就文集中所涉及的事件人物,全面稽查了解,並能根據主題分類,對相關聯的人物事件互相參照閱讀,達到事類相從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