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蠻

“白蠻”,是古代中國對其西南諸族的泛稱。[1] 隋唐時期,華夏民族將中國西南一帶社會發展水平低於中原的群體泛稱為“烏蠻”、社會發展水平與中原相近的群體泛稱為“白蠻”,“烏蠻”與“白蠻”不是專指哪個民族,只是特定時代對特定人群的一種泛稱。

基本信息

簡介

白蠻“白蠻”即今白族的先民。它由漢、晉時期的僰人演變而來,僰是“羌之別種”,也就是從氐羌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僰人最早分布在西部和雲南境內。秦開“五尺道”和南夷道,都以僰道(今四川省宜賓)為起點,向南延伸經滇東北直達滇中地區。“五尺道”是西南夷勾通巴蜀和漢中地區的古代交通大動脈,“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商人往來其間。沿途皆有僰人居住。

歷史記載

《水經·江水注》引《地理風俗記》說,僰字從人,被稱為“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從人”。這是由於僰族同來自內地的漢族之間,相互交往較密切,吸收了較高的漢族文化,在當時的西南夷中,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而被冠以“仁”和“人道”之稱,如西漢末年,朱提郡(今雲南昭通)的僰人,已修了“千頃池”,種植水稻,冶銅技術較為發達,達到了同漢族相接近的水平。
《蠻書》記載:“西爨,白蠻也。東爨烏蠻也。”這裡的所謂“爨”,是指當地統治者的大姓,即爨氏家族。在南北朝以前,爨氏家族是戍邊屯墾的漢族移民中的大姓,就是從漢族官僚和移民中分化出來的豪強勢力。據《通典》記載:“西爨自雲本河東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人,七世祖事晉(為)南寧州刺史,屬中原亂,遂王蠻夷”。爨氏在移入“西南夷”地區之後,便和當地的“夷帥”雍闓、孟獲家族,共同取代了“滇王”的地位。在省晉時期大姓,夷帥們的兼併鬥爭中,爨氏又壓倒了其它勢力,獨霸一方。成為南中地區的“蠻夷”之主。《蠻書》卷四說:“在石城(今雲南曲靖)、昆川(今雲南省昆明市)、曲軛(今雲南省馬龍縣)、晉寧、喻獻(今雲南省澄江、江川)、安寧至龍和城(今雲南省祿豐縣),謂之西爨。”西爨聚居的這個區域,地多平壩,宜於農耕,正是秦、漢之際僰族生活的中心,也是漢族移民與僰族相結合、共同活動和開發的中心。到了唐朝初年,這些遷人的漢族移民與內地的漢族逐漸失去聯繫。而融合於當地僰族之中。因此這一帶地方就自然形成了爨氏統治區內“白蠻”成分為主的聚居點,即西爨白蠻。 它正是在原來僰族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文化和人口而形成的。
“白人,有姓氏。漢武帝開僰道,通西南夷道,今敘州(四川宜賓)屬縣是也。故中慶(滇中地區)、威楚(雲南省楚雄)、大理、永昌(雲南省保山)皆僰人,今轉為白人矣”,這部分僰人,是指洱海周圍地區,以楊、趙、李、董等姓為代表的“白蠻”。它們與西爨白蠻屬同一民族。
南詔兼併東部爨區之後,東部爨氏“白蠻”中的貴族及其部曲、親兵被遷往滇西洱海地區,以防止他們在原地進行叛亂割據。在不斷發展中,滇西③《後漢書》卷八六,第2856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