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酒

痙酒,藥酒,主要成分蟬衣、黃酒等,主治破傷風等。

目錄 蟬衣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 蟬衣15g 黃酒半斤
[功能主治] 破傷風。
[用法用量] 分二至三次飲完。
[製備方法]將蟬衣人黃酒內同煮,若酒少,蟬衣淹沒不住,可兌少量水同煎,煎後去蟬衣,飲酒。
[資料來源] 《陝西中醫函授》1984,(3):48
[附]破傷風:現代醫學的破傷風與中醫痙證相似,都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病情發展較劇,可危及生命,應以醫院急救為主。在急救無效或缺乏醫療設備及藥品的情況下,藥酒才是選用對象,但要快速,嚴格按照要求配製服用。
按:該酒始載於(海上方),曾治一患者,發病後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針刺合谷、太沖、大椎、風池等穴,並服玉真散,病情依舊,遂予該酒,夜間汗出黏稠,次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症已除。
稀薟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稀薟草一二兩
[功能主治]治破傷風。
[用法用量]速煎服,被蓋緩臥少頃,即可消散,能飲者純用酒煎尤妙。
[製備方法]水酒各半,速煎。
[資料來源]明·《景岳全書》
芥豆淋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荊芥穗四兩 大豆(炒令煙出,好酒一升沃之,去豆不用)半斤
[功能主治]搖頭口噤、背強直。
[用法用量]適量溫服。
[製備方法]上藥用水三升,並酒同煮至一半,去藥渣。
[資料來源]明·《普濟方》
枸杞蠶沙酒——原名“枸杞浸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 枸杞子 晚蠶沙(炒)各半升 惡實(炒) 蒼耳子(炒)各一升 防風(去叉) 大麻子(炒)各二升 茄子根(洗令淨,切細,蒸一復時,須是九月九日采)二升 牛膝(酒浸,細切) 惡實根(切,炒)各一斤 桔梗(削,炒) 羌活(去蘆頭,判) 秦艽(去苗,土焙) 石菖蒲(九節者,判)各二兩
[功能主治]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及婦人一切血風,上攻下注,若久服可光澤容顏,滋潤皮膚,祛風益血,增強體力。
[用法用量] 每次服一盞,溫服,空腹、飯前、臨睡服,常使有酒容。
[製備方法] 上一十三味藥,以夾絹袋盛,用好清酒三斗浸,密封閉,勿使泄氣,七日開取。
[資料來源] 宋·《聖濟總錄》
必效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蒜一升
[功能主治]治金瘡中風,角弓反張者。
[用法用量]並渣每五合,頓服,須臾,得汗即瘥。
[製備方法]用蒜擘破去心頂一升,以無灰酒四升煮爛。
[資料來源]明·《普濟方》
倉公當歸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 當歸 防風各三分 獨活一兩半 麻黃(去節)一兩一分 細辛(去苗)半兩 附子(重炮去皮臍)一個(六錢)
[功能主治] 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痙者。
[資料來源] 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附] 《赤水玄珠》用酒五升煮藥,取三升。
銅屑酒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物組成]赤銅眉四兩
[功能主治]治賊風反折。
[用法用量]每次服五合,每日三次。
[製備方法]熬令極熱,投酒中,或以赤銅五斤,燒,納酒中,百遍。
[資料來源] 《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附] 賊風反折即破傷風強直性痙攣發作,本方用赤銅屑為末,加熱後經處理,銅屑難溶或不溶於水或醇,但通過熱處理仍然有微量的銅溶出。銅與強直性痙攣和銅與破傷風之間有否關係,有進一步科研的價值,故收載此方供科研工作者研究、治療破傷風的新藥時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