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傷

異物傷

異物傷主要指眼的異物傷,眼的異物傷比較常見,根據異物的性質可分為金屬異物和非金屬異物兩類。大多數異物為鐵、鋼磁性金屬異物也有非磁性金屬異物如銅和鉛。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最常見的眼外傷為異物對鞏膜、角膜和結膜的損傷。雖然大多數異物傷較輕,但部分病例傷情嚴重,如角膜劃傷合併感染。

眼異物傷是一種特殊的眼外傷較一般眼球旁穿通傷有更大的危害性。異物進入眼球,除了在受傷時所引起的機械性損傷外由於異物的存留增加了對眼球的危害。一般來說,眼內異物需要及早診斷適時手術,以保護眼球和保留視力。眼內異物的種類:眼內異物分為磁性和非磁性兩大類磁性者手術時可用磁鐵吸出;非磁性異物中包括其他金屬、合金和非金屬。非磁性異物的摘出大多比較困難異物在眼球內的位置,在眼球前段者約占20%,眼球後段者約占80%其中有10%位於眼球壁。左眼多於右眼,雙眼同時有異物存留者約1%。

異物傷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最常見眼表面損傷為接觸鏡所致。接觸鏡與角膜不匹配,戴鏡時間太長,睡覺時未取下接觸鏡,消毒方法不當,取戴接觸鏡時用力過猛或方法不當,都可能劃傷眼球表面。其他可能引起眼球表面損傷的異物有玻璃碎屑、風沙、樹枝、碎石。從事某些職業的工人,經常會有小異物飛濺到顏面部,這類工人工作時應戴防護眼鏡。


異物傷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異物進入眼表面時常常表現疼痛、異物感,也可出現畏光、眼紅、出血,眼及其眼瞼水腫,視力模糊。


異物傷應該做哪些檢查?

1.外傷史。如敲擊金屬史,爆炸傷等。少數病人可能無自覺的外傷史。
2.臨床表現。常伴有眼球穿孔傷的症狀和體徵。根據異物的大小、性質和致傷情況,就診的早晚,臨床表現可為多種多樣。
3.傷口及傷道的檢查。發現穿孔傷口是球內異物診斷的重要依據。如角膜有線狀傷口或全層瘢痕,相應的虹膜部位有小孔,晶體局限性混濁,表明有異物進入眼內,鞏膜傷口較難發現,應根據眼部檢查及輔助檢查方法判斷。
4.影像學或電磁學方法檢查。採用X線攝片、超音波、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等,可以檢查出不同性質的異物。這幾種方法各有優點,可根據條件選用。對磁性異物,還可用電聲異物定位器幫助診斷。

異物傷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無須鑑別。


異物傷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若合併化膿性感染時,可引起眶蜂窩組織炎或瘺道。
異物帶入致病微生物,可引起眼內感染,造成失明。


異物傷應該如何治療?

進入眼內的異物必須取出。滴用一種含有螢光素的眼藥水可使異物染色而顯而易見,螢光素也可顯示有無表層組織擦傷。醫生在取異物時,先滴入麻藥作眼表面麻醉,通過一種特殊光學儀器詳細觀察異物的位置及其深淺,一般套用一濕棉簽即可擦去淺表異物,有時也可用無菌水沖洗出異物


如果異物已導致角膜表面小片擦傷,局部套用抗生素眼膏治療數日即可癒合,較大的角膜擦傷需要進一步治療,用擴瞳藥保持瞳孔擴大,滴用抗生素,用眼罩遮蓋傷眼保持眼瞼閉合,幸而眼表面細胞可迅速再生,甚至大面積擦傷在用眼罩遮蓋後,1~3天內也趨於癒合。如果異物已刺入眼的深層,則應立即去找眼科醫生急診處理。


異物傷應該如何預防?

眼眶異物是否需要取出決定於異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大小、位置及對眼球組織損傷程度。並非一定要強求取出。如金屬異物大,表面不整齊,位於眶前部、壓迫神經及血管,刺激症狀重,或者是竹、木等有機物,應手術摘除。對於眼內小的、表面光滑、位於眶後部及鋼、鋁、鉛等不活潑金屬異物,一般不引起疼痛或炎症反應可進行抗感染等一般處理,不要強求取出,以免影響視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