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烈士陵園

畢節市烈士陵園

畢節市烈士陵園位於畢節市城市西北2公里的大新橋辦事處鳳凰山上。烈士陵園始建於1956年,1958年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198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歷史紀念地,2001年4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主要展覽

陳列館

畢節市烈士陵園陳列室於1983年6月始建,1984年6月竣工,1985年9月對外開放,陳列室為拋物頂,凹式二層樓,使用面積65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平方米,陳列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歷史事件及人物簡介,第二部分主要戰鬥遺址及事件簡介,2009年9月異地重建,2010年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共展出各類照片、資料、文物和輔助展品70餘件,此外,還陳列著肖克、廖正元、秦天真、彭方復等為革命烈士題詞的手跡。

紀念碑

革命烈士紀念碑 革命烈士紀念碑

1958年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高12米,聳立於烈士陵園最高處,雄偉莊嚴,經2009年擴建後,紀念碑廣場1400平方米,可容納參觀人員500餘人,每年可接待弔唁人員近10萬人次,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夏曦墓

莊嚴肅穆的陵園中,夏曦烈士的墓碑高高聳立。1986年4月,在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委、省革委成立50周年之際,夏曦墓在畢節烈士陵園落成,肖克老將軍等親臨參加慶祝活動,並親筆題寫“夏曦同志之墓”幾個行草大字;夏曦墓左右兩邊還有謝光中、夏震雷(夏曦之子)、廖正元等同志題寫的碑刻。從烈士陵園門口經中心道至革命烈士紀念碑兩旁,立有鄧止戈、秦天真、徐建生、廖漢生等人題寫的碑刻。碑刻有的端莊秀麗,有的龍飛鳳舞,有的靜若沉淵,林林總總,記載著歷史,承載著那段難忘的歲月:槍林彈雨中,烈士們義無反顧向前衝殺的身影;看不見的刀光劍影中,烈士們傲然獨行的雄姿……

烈士墓群

1956年開始修建,致2004年建好,安眠著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抗日先遣隊司令員阮俊臣等138位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而在畢節英勇犧牲的英靈(其中紅軍長征時期13名、抗日戰爭時期5名、解放戰爭時期2名、抗美援朝時期9名、解放初期剿匪及和平時期犧牲65名、其他各個時期的無名戰士44名)。

英烈事跡

夏 曦(1901-1936)

夏曦,1901年8月出生在湖南省益陽縣桃江鎮(現屬桃江縣)附近農村一個私塾教師家庭。在“五四”運動中走上革命道路,一九一九年秋夏曦先參加第一師範學生組織的救國十人團,隨之參加毛澤東等同志發動的驅逐湖南督軍張敬堯的代表團及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組織的新民學會。1920年十月,夏曦是毛澤東等在長沙籌建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早期團員和領導人之一。1936年2月27日夏曦為動員“貴州抗日救國軍”第一支隊席大明部隨同紅軍長征時,於七星關涉水過河時不幸溺水犧牲,時年35歲。

趙文海(1898-1941)

1898年1212日出生四川省納溪縣坡頭鄉。民團首領趙雲臣家,6歲起讀了幾年私塾,喜歡習武、打槍,練就了一手好槍法。20歲時,代替父親當了民團首領。1938年11月在清水鋪鎮擊敗了國民黨畢節專署專員兼保全司令何朝忠調集吳家屯、海子街燕子口三個區的全部民團武裝二千多人“清剿”活捉了阮少白帶隊的六十多名團丁。1941年4月國民黨畢節公署、鎮雄、彝良、威信獨立營以及地方民團對支隊開展的“圍剿”,支隊在敵人的殘酷“圍剿”下,寡不敵眾,趙文海遭到國民黨畢節專員廖興序的通緝和追捕,1941年8月,他秘密前往赤水河籌集經費,不幸與兒子趙銀臣一起落入敵手,兩人同時被殺害於南關黃桷樹下,時年43歲。

黃衛平(1958-1992)

黃衛平 (1958-1992) 黃衛平 (1958-1992)

1958年生於畢節縣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76年到畢節六小,1981年轉為正式教師。1992年4月4日9時,畢節六小組織近千名師生前往畢節烈士陵園掃墓,當掃墓隊伍行至城郊到天河響水灘時,一輛滿載石沙的盤式拖拉機因剎車拉桿斷裂失靈,以每小時50公里的左右的車速從30度以上的坡上猛衝下來,師生隊伍一片驚呼。在這千鈞一髮的危急關頭,黃衛平老師不顧個人安危,一邊向學生呼喊:快讓開!大部分學生爬上了土堆,但一個學生黃波因大腦缺氧,右半邊身子無力,仍呆站著,黃老師將他猛力推上了土堆。黃波等學生得救了,但黃衛平老師卻被拖拉機撞倒在公路坎上,撞破了頭部,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重大紀事

•1987年3月10日

•1987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歷史紀念地,

•2001年4月30日

•2001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7月11日

•7月11日上午,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基地、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畢節市烈士陵園前期維護工程,在山清水秀、修葺一新的畢節市烈士陵園舉行竣工典禮。國家民政部李海龍處長,省民政廳副廳長覃祖祥和地委委員、畢節市委書記沈先啟,行署副專員劉毅,地區政協工委副主任張志俠等領導出席竣工典禮。

•2010年3月20日

•2010年3月,為更好地發揮烈士陵園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原畢節市投資47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保護和改造,完善陵園內部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的環境氛圍,使之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旅遊、觀賞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場所。

•2010年5月30日

•2010年5月30日異地重建畢節烈士陳列館,建築面積650平方,展區300平方,建有3個展廳,投資近100萬元,陳列館已向社會開放

•2012年4月28日

•2012年4月28日,修繕一新的畢節紅軍山烈士陵園對外開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金黎,市委常委、畢節軍分區政委沈紹翔,畢節市武警支隊副政委鄧萬祥,區領導王華國、李麗、張媛、江曉燕等出席開園儀式。區委副書記聶忠智主持開園儀式。駐畢部隊、武警官兵、機關幹部以及大中小學生代表參加開園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