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桂芳

由桂芳, 高中畢業後任教於夏家村國小。1984年4月,被《人民日報》等七家報紙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

個人事跡

由桂芳本來是聊城市臨清縣的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60年代隨工作調動來到商河玉皇廟夏家村。當時夏家村沒有國小,她就用自己家的積蓄和收入創建了夏家國小。夏家國小建立初期,沒有老師,由桂芳就自己擔任校長和全職班主任。當時家裡每月只有27塊錢,可是她節衣縮食一點點地積攢,攢起了幾十套課桌椅。由桂芳的這種“私款公用”的無私行為,深深地感染了夏家村的每一個質樸的農民。鄉村的知識分子都紛紛請求到夏家國小任教。

除教師外,他還擔任了村裡的赤腳醫生。每次只要一有人家裡生了孩子,不管多晚,凌晨還是半夜,只要是有人有需求,她就立刻拿起藥箱和針盒,小跑著去那人家裡。為產婦和嬰兒打針,所以夏家村從未有一個嬰兒夭折或者產婦因為感染而死。有一次在村裡有一個高齡產婦,生了一對雙胞胎,兩個男孩子奄奄一息,由桂芳就天天跑去他們家裡打針,孩子的病情開始漸漸好轉。

治療期間,聊城老家拍來了急電,說父親生病住院了,叫她回聊城。可是那兩個孩子的生命也危在旦夕,不能斷。於是在小家和大家面前她毅然選擇了大家,孩子被救活了,可是她的父親卻與世長辭。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她淚流滿面。從此,她就把玉皇廟夏家視為了自己的故鄉。任勞任怨地,為夏家默默無聞服務了三十多年。

儘管負擔減輕了,但由桂芳依然絲毫不放鬆對學生們的管理和育人教育。每天早晨五點,她站在村口準時吹哨,叫醒孩子們起來跑步。她通過在醫院工作的丈夫彭先生買到了當時最先進的百白破和白喉疫苗,親自給學生們接種。所以夏家村的孩子們,普遍都非常健康。後來學校規模漸漸擴大,由桂芳帶領孩子們植樹種花,還給學校添置了籃球場。夏家村國小因此被評為最優秀的學校,由桂芳也因而名揚十里,成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她的優秀事跡載入《山東強鎮名村志》。

個人生活

現在的由桂芳,已經從一個充滿激情的鄉村教師變成了一個滿頭銀絲的老奶奶,可是她仍然用自己的豐富閱歷和知識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孩子。比如她常掛在嘴邊以教育學生的“一粒糧食一粒米,糧食來得不容易”“餓了吃糠甜似蜜,不餓吃蜜也不甜”等俗語用簡單詮釋了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真理。現在的她已經離開家鄉幾十年了,可是她仍然操著聊城的鄉音。在孩子們的印象中,由奶奶是一位“萬能的老奶奶”,她負責把孩子們放學接到校車上,她買糖給孩子們吃,講故事給孩子聽,每天翹首盼望在實驗國小的門口,直到孩子們都安安穩穩坐在座位上,才能開車。十幾年來,從未有一個孩子在一般情況下因為車開走了而走著回家。在人們的眼裡,她是一位“當代活雷鋒”“黨的好乾部”,打水時從來不只給自己打上就離開,總是要幫助那些比她更老的老人打上水。她年逾古稀,卻敬業一如既往,愛家一如既往。她的身上有那個年代最美好的精神和品質,一直到現在。由桂芳,用自己的行動和心血,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