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

圖書信息

書 名: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作   者: 柒先生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7378-3
開 本: 32開
裝 幀: 平裝
定 價: 29.00元
出版時間: 2014年5月

內容簡介

從玩微博的心態來看,基礎的願望是有人觀看有人轉載,理想的願望是希望一夜走紅。《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通過上百個新浪微博真實走紅的案例來手把手告訴你如何在微博上走紅,其中有草根大號崛起的故事,也有普通微博一條微博走紅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將以“微博體”的模式致敬微博。也就是意味著每一條微博走紅的方法都將是一條微博的模式。同時《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根據走紅的案例提供可以模仿和學習借鑑的點,將每一個走紅的案例通過標籤總結,並以微博內參的方式告訴你實際模仿操作的方法。

《用細碎敲打神經的微博行銷》
微博,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每一首歌、每一段視頻背後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這故事可能默默無聞被放在心底,也可能陰差陽錯被觸動,因某一次轉發而一夜走紅。
當你開始把微博當作一種行銷工具,就不得不開始深深挖掘其背後的商用價值,深挖已經走紅的案例尋找一些似曾相識和可借鑑的東西,在此基礎上深加工,凝練成屬於自己的一種行銷風格,然後把一個原本枯燥的故事變成一個有趣的嫁接,調侃但不失真,戲說但不亂說,有內涵但不說教,讓每一個過往的不是都蒙上現實的外衣,如此故事就會變得好懂了,也因此有了討論的價值,然後順理成章地就變成了一個個微博上正在走紅的話題。
這其中你還要意識到,不同的人看到同一個事物會觸動不同的心理反應,這才是用140字、兩種字元(@#)挖掘的人性里最最碎片化的行銷共鳴點。只要敲中了共鳴點,話題就會爆發,變成真正取之於網民智慧,用之於網民生活的的互動行銷。

作者簡介

柒先生
一個懷揣開包子店、養金毛狗的理想主義創業者,藍尚概念品牌管理機構聯合創始人。
5年實戰網路行銷經驗,曾先後服務近100家國內知名品牌網路行銷傳播。
曾經打造視頻《今年五一,你回家嗎?》,創全網破億圍觀,胡蘿蔔哥求婚事件吸引20幾家電視台報導,榮登《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青春勵志微電影《眼睛渴了》點擊超300萬,獲新媒體節十佳微電影,影響力三年之遠。借勢倫敦奧運策劃“美女打劫團”成功塑造了一盒糖的東方夢想信仰,一周吸引近400家媒體報導。
每一個品牌都在講故事,從論壇水貼到微博140欄位子狂歡,從微電影到講睡前故事,每一次的內容輸出都在敲打網民碎片化時間的神經。
如果有一天,你能微笑著把你愛過,傷過,但最終在一起的故事講給我們聽,你就成了一個有趣的廣告人。
我就是懷著這種美好而單純的小信念講著一個又一個的愛情故事,你不是陪著我一起感動,而是我與你有著共同的經歷,愛過,傷過,但最終在一起,這是最偉大的愛情,也是最有趣的行銷。

目錄

前言 我喜歡的女生,她們喜歡的歌
A 關註:加關注不是導致懷孕的原因
行銷的價值就是傳遞品牌想要塑造的某個點——感性的或者理性的,以擊中消費者的脆弱神經,從而以面的形式擴大品牌影響力。

B “#”:#據說你也喜歡這個小情調#
借勢,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難度係數卻相當大,借的東西肯定不如自己的東西用來上手,那你就必須打磨自己的稜角特點去適應當前事件的推介基調,就像我們經常說借你吉言,借了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還給人家。

C “@”:如果@,請深@
“@”雖是一個簡單的符號,但請不要隨意@,如此沒有意義,如同隔靴搔癢。要@,一定是分析好所@的人是否是一定能幫助你傳播某一話題的人。愛對了,每天都過情人節,愛錯了,
每天都過愚人節。

D 轉:隨手轉好人一生平安
好的微博行銷一定是關鍵字監控和時事敏銳結合的產物。學會關注當前最熱門的一些事件和即將熱門的事件,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營造符合產品當前階段宣傳計畫的策略,這才是行銷的最終落腳點。

E 評:有一種評論叫作“→ →最右君”
有些時候,一些話題段子的走紅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功勞在於“最右君”的神回復。學會點評和評論是微博生存的兩大技能,前者可以讓你分分鐘入賬過萬,後者可以讓你分分鐘冬粉過萬。

F 發:小手一抖,冬粉到手
發微博實際上就是在自己的興趣與消費者的興趣之間找一個博弈的平衡點。千萬不要太自我化地更新,你不是明星,隨便更新一個標點符號都能招致萬人圍觀,你需要的是滿足客群的閱讀需求。

G 私信: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微博私信對於企業品牌來說,是一種有趣的客服答疑服務;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有趣的行銷手段。無論私信用戶吐槽情感秘密還是爆料匪夷所思的事件,這個平台都會緩解一些不允許被公開的尷尬。

番外篇 有些話一定要在最後說195

內容節選

A

關註:加關注不是導致懷孕的原因

@梁朝偉有時閒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機場,隨便趕上哪個航班就搭上哪班。比如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一樣,突然覺得這TM才叫生活。
玩微博,首要的任務就是學會關注。
關注是一門學問,你以為關注@李開復叔叔可以學創業,他卻天天給你來一份心靈雞湯。雞湯偶爾喝兩口滋陰補腎,天天喝可大補,誰能受得了?你以為關注@潘石屹叔叔可以多學點建築知識,他天天就告訴你北京的天氣,PM2.5跟你有啥關係啊!你關心的只是MP5。你以為關注@姚晨姐姐可以學習表演常識,她除了告訴你她們家有一隻叫作“巴頓”的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人家嘴大能吃四方,你關注三年也就是倆便當加一茶葉蛋的食量。
費勁千辛萬苦關注了上百號人,辛辛苦苦玩了一個多月,你才發現微博好無聊啊!本來以為可以獲取各種碎片化知識,到最後才發現每天就是看著明星吃吃喝喝秀恩愛。少年,你當初上微博的夢想和遠大抱負呢?
“微博關注”可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它的決策過程不亞於你當年參加高考填志願時的糾結——是學挖掘機更實用呢還是數控工具機更賺錢?你可知後來你拚命奮鬥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淌的血汗流的淚水,都是當年填志願那一天你腦子裡進的水。所以說,當你發現你關注的微博每天都是不痛不癢的冷笑話,心靈雞湯,“不轉不是中國人,轉了就發財”之類的段子時,也就只能怪當時手賤關注的速度太快了。我知道你那時的心情肯定是在腦補一首叫作《領悟》的歌曲,“啊!我多么痛的領悟,你是我的全部……”
來,少年,不妨跟著領悟的節奏,重新打開你的手機或電腦,跟我重新來學習如何“關注”。
關注,肯定不是導致懷孕的主要原因,但是關注後一私信,故事主題直接奔向“7天連鎖酒店”或者“今夜酒店特價”的話,那我推薦你不妨先關注一下@杜蕾斯漲漲姿勢吧!據說酒店的免費早餐也還行,至於後來的故事,要么是然後然後再然後,要么就是沒有然後。
關注,普通的微博賬號只能關注2000人,VIP可以關注2500,年費會員直飆3000,對於這樣的規則,你回頭想想除了想回答一句“關注你妹”,還能怎么吐槽這神奇的會員功能呢?實際這個關注規則只是在委婉地告訴你:“少年,互粉吧!”你粉3000人回復率50%的話就有1500多冬粉了。你想的沒錯,少年,你是在用生命刷粉,用金錢在刷粉!既然都是殭屍粉為什麼不來點更便宜的呢?會員一個月10元,刷“殭屍粉”的話10元能刷一萬呢!
咦,是不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怎么聊到刷“殭屍粉”的話題了,讓我們回歸到“關注”的問題上。既然你明知道刷2000個“關注”無非就是換回一點互粉來,那為什麼一定要這種虛無縹緲的冬粉數呢?要知道只有行銷號的冬粉數才能當飯吃,但你的這種冬粉數少得可憐,連做份螞蟻上樹都還欠二兩呢。所以還是實際一些,關注一下我們真正想要了解的那些人所能夠帶給我們的一些知識吧!
姿勢是生命的起源,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開始。少年,停止你猛刷笑話、猛刷美女、猛刷無“節操”段子的手吧!只有你把自己變成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才能為自己在《非誠勿擾》這種相親欄目中駁回兩盞燈的顏面——有車有房有存款才是24盞燈長明的首要因素。“平生不能躋身高富帥,就是閱盡3萬微博也枉然。”有那么一種關係叫作互粉,而不是單戀,只有與上層建築的人互粉越多,你才越有機會突圍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微博賬號千千萬,但真正對於一個人來說有用的也無非就那么三五百個,就算你拚命關注1000個覺得對你百分百有用的號,他們發的內容實際上你也未必能看得到。我們假設這1000人每天都更新3條微博,每條微博按平均100個字來算,什麼概念?那就是半部《紅樓夢》,三分之一部《西遊記》!就算有一目十行的速度也累啊,何況朝九晚五還要上班呢!你非說你都能看得到,那誰信啊!這可不是織圍脖,最後看個毛線啊!
所以當你新註冊了微博,不要著急選擇新浪推薦給你的賬號,那個是替各路明星或者繳費的親刷粉呢。一定要零關注地進入新浪微博,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要了解的行業資訊精準地進行一些關注,哪怕你不能生產內容,只是拿賬號當個圍觀的工具,也一定要選擇優質的賬號,這樣你才能提升,才能獲得有用的訊息。如果你是吃貨,不妨關注一些本地屬性的餐廳賬號,這裡有最新的優惠活動喔!如果你是個文藝貨,那就找小眾的音樂推薦號、書籍推薦號,他們獨特的視覺觀點總能讓你獲取一些意想不到的內容。行銷號關注兩三個就夠了,反正他們也不原創內容,到處剽竊,所以早晚你會碰到想要了解的。你想了解的行業和正在從事的行業,必然要分別關注十來個賬號,但千萬別圍觀前十名的人,他們比較擺譜,也不會經常與你互動,自媒體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個傾瀉的喇叭。去找活躍度高一些、名氣不一定很大,但是觀點一定要有特色的。如果你已經開始工作了,建議就少關註明星號吧!我們已經過了追星的那個年代了,何況關注三五明星就只是看看他吃什麼穿什麼,省料的衣服出現在啥高端的party走啥紅毯,對於我們來說,這些沒啥意義。當然,如果你從事廣告、行銷行業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在廣告、行銷行業,所有一切可被利用的內容都是有行銷價值的。行銷的價值就是傳遞品牌想要塑造的某個點——感性的或者理性的,以擊中消費者的脆弱神經,從而以面的形式擴大品牌影響力。來,我們回頭想一下,蘋果手機、通用汽車、Microsoft、KFC、星巴克、可口可樂,哪一個不是通過細微的體驗讓我們從此不能自拔了?
所以,當今天我們把微博當作一種行銷工具時,就不得不開始深深地挖掘其背後的商用價值了,因為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種溝通傳播工具。學習微博行銷,最好的方式就是深挖已經走紅的案例尋找一些似曾相識和可借鑑的東西,在此基礎上深加工,凝練成屬於自己的一種行銷風格,那么你離走紅想來就不遠了。

1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繩命,是剁么的回晃。人生,是入刺的井猜。”
一口河北滄州話與妖猴鬥法,並不忘讚美“繩命”,就這樣一個視頻走近了我們的視線。延參法師一入微博深似海,從此賣萌正能量隨身帶。

行銷標籤:
視頻+宗教人物+萌寵
微博內參:
一個叫作川子的漢子,在中國達人秀陪著他的狗嘟嘟演唱了一首《人鬼情未了》,他說會一直唱到嘟嘟離開這個世界,狗的和聲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一個叫作孫佳梵的“妹紙”,抱著自家的貓咪丁丁以一首神曲6分鐘的“喵”洗腦般走紅。
你看,家有一寵,如有一寶,在微博,人寵大作戰是很有趣的行銷手段。首先,這類視頻一定要新穎,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勾得起網民的娛樂高潮,畫面具情感、語言有帶入感一定是加分的標籤,還要給網民留一定的想像和再加工的空間,像調侃延參法師的國語、調侃洗腦神曲,一個事件只有融入網民自發的智慧才會激發更大的潛力。實際上延參法師的國語和妖猴、孫佳梵的貓、川子的狗,都等同於事件行銷植入的話題點。這類視頻不一定非要專業的攝像設備,DV、手機都可以,但一定要預先設定話題討論點,這才是行銷的關鍵標籤。
一個有趣的視頻必然是埋伏話題點的,通常我們看到視頻網站的標題,什麼“3分17秒有亮點”“4分17秒直接飆淚”“5分17秒別眨眼直接笑尿了”,實際上就是在告訴你這視頻的亮點在哪裡。亮點在哪裡,話題點就在哪裡,這就是視頻行銷的關鍵點。

2

如果潘金蓮家窗戶上的棍子沒有搖一搖,就不會砸到西門慶,西門慶和潘金蓮就不會相互關注,這樣武大郎的賬號就不會被封。如果少年武松的景陽岡奇幻漂流沒有轟動,他就不會想著為哥哥充值會員復活賬號,西門慶就有可能成為倖存的微博大號。你看出了什麼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一條生產力?

行銷標籤:
狗血事件+假想微博
微博內參:
如果古人都有了微博會是咋樣的?西遊版、紅樓版、水滸版、三國版……要知道中國除了四大名著還有更多的歷史瑰寶。借古植入廣告在微博從來都是近水樓台先得冬粉的做法。項羽就是死在了十萬水軍的圍攻,唐太宗肯定會和魏徵互粉,商女隔江猶唱一首後庭花@一下陳後主,可能瞬間就走紅了。
一次假想事件的廣告,首先一定是歷史劇情的現代化,把現代的流行語感植入到古人的故事裡。比如溫酒斬華雄事件,關羽為什麼不喝曹操溫好的酒?因為關羽知道“騎馬不喝酒,喝酒不騎馬,酒駕是有危險的”。所以關羽提華雄的頭回來,酒尚溫,這就是很好的白酒植入式廣告,“酒尚溫”就是白酒溫熱的一個賣點。涼酒傷身,溫酒暖胃驅寒,這才是廣告的王道。

3

悟空,你知道什麼是鐺~鐺~鐺?鐺~鐺~鐺,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鐺~鐺~鐺,就是@古城鐘樓。
史上最無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近兩年堅持每天12個時辰定點報時。它報的不是時,是萌。低調的萌用毅力和堅持終於在2013年征服了“妹紙”和漢子,一躍成為微博紅人。

行銷標籤:
產品擬人化+賣萌+堅持
微博內參:
和我比無聊你們可能瞬間就弱爆了,我可以吃草莓把每一個黑頭都挑出來,吃火龍果把黑籽挑出來,一根玉米棒我可以用玉米粒拼一幅QQ表情全家圖……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劉先生表示,就算是“無聊”也是一種勾起人們情緒的特色。永遠不要低估“無聊”的力量,就像你發現了@顛顛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這居然是全世界第一個由“狗”自己維護的微博。只是後來狗又回老家了,微博也就被擱置了。
這年頭,真愛就是發得了飆賣得了萌,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才不認為微博號只是一個冰冷的logo和來自時光機的爛大街段子。產品只要擬人化了,就有了其可愛的一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眾多產品有了自己的產品形象,一些卡通得萌到爆的形象。思考一下為什麼那么多人喜歡懶得要命又貪吃的加菲貓?扮傻確實是一條便捷的走紅之道,難得的是你可以扮一輩子傻偶然再聰明一兩個回合。在微博上,最難的是一件最簡單的事堅持得了一段最不可思議的時間,很多人寫的段子很棒P的圖很牛卻並不能收穫冬粉的簇擁,為什麼?沒有堅持下來,形成一個獨特的風格!@古城鐘樓可以走紅但是不會長效紅,為什麼?因為它缺失了微博行銷的一個核心要素:互動。互動是產生內容的一條路,你可以因為它無聊好奇關注它,但是每天面對一樣無聊的內容,時間久了,你就發現當時的關注是多么的奇葩和無聊。

4

你還在為3加2等於幾而著急嗎?你還在為高錳酸鉀遇上濃硫酸有什麼反應而無助嗎?你還在為23對染色體×Y與×Y糾結雌雄嗎?你還在擔心英語語法、副詞形容詞的使用方法嗎?有了@作業,答案就來了,一切SoEasy。你有不懂的各種疑難雜症解不開的題,@一下作業答案來了,強大的網路團隊立馬為你奉上答案。

行銷標籤:
定位準確+互動產生內容
微博內參:
三百六十行會產生的問題成千上萬,隔行如隔山就像“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一樣。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一頭領頭羊,這隻羊會告訴你哪裡的草最好吃。裝修行業的不妨來一個@裝修風格來了,餐飲行業不妨來一個@美食來了,解決用戶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就能贏得用戶最大的信任,信任才是銷售最佳的開場白。
你可能會疑惑地說“這不科學啊”!我當時玩微博的目的是推廣產品,我現在怎么玩起答疑了呢?舉個例子,對面有100位美女,你想娶一個回家作老婆,你是願意一對一地去告訴她們,姑娘我多稀罕你然後被拒絕100次呢,還是等一個機會,告訴100位美女你擅長修電腦、治痛經,然後等她們自動上門諮詢呢?對於IT宅男來說,電腦壞了不只是重啟一下那么簡單,治痛經不只是喝點熱水那么簡單,愛情是建立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同樣,銷售也是建立在一來一往所培養的信任裡面。
在微博上,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社交行銷圈,而不是盲目地跟風寫段子P圖片,心靈雞湯冷笑話一大通大家都在做的東西,要學會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識別度。但凡走紅的微博號,沒有一個是不具備獨立特色的,比如@所長別開槍是我,以毀小清新段子為特色,就連大號@薛蠻子@任志強他們,再不濟的特色也是“轉發微博”。在微博上,你首先要做的是讓別人記住你,記住你的特色,記住你的能力範圍,任意其一都可能是日後你走紅的標籤。
不做大而廣的微博號,致力於去做那些小而美的賬號,定位精準到一個圈子,越細分越好,在這個圈子裡形成話題性,跟你圈子裡面的人互動產生內容,這樣的故事才能123456地繼續下去。

5

每一個國家都有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他遙不可及每天出現在國家級的新聞里,和他往來的都是各個國家NO.1的人物。這個人物在美國不神秘,因為他有Twitter,叫歐巴馬。而在中國,一個近距離圍觀他的微博,牽著中國網民好奇心一夜之間風靡網路,這就是@學習冬粉團。它用圖片模式在微博里近距離展示一個國家領導人和藹可親的一面。

行銷標籤:
娛樂化
微博內參:
有一種熱愛和讚許叫作“什錦八寶飯”,它不是美食,而是對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冬粉的一個暱稱。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冬粉的熱情,出訪哪一個國家有什麼重要講話,甚至他們喜不喜歡加糖的西紅柿炒雞蛋,冬粉們都如數家珍。如何把敏感的政治話題柔和化變成生活主題便是行銷的進步。
調侃國外領導人似乎是微博長久不衰的一個話題,被提及最多的兩個人貌似就是歐巴馬和金正恩,而且無節操的廣告偶爾也會調侃一下他們。微博上有一個賬號叫作@作家崔成浩,專注調侃朝鮮而走紅,而在此之前這個賬號叫作@平壤崔成浩。在大多數人眼裡,它像是@學習冬粉團一樣總能在第一手時間拿到一些近距離的國家領導人照片,這股神奇的力量讓網民好奇,對它身份的猜測帶動了它的關注度,而實際上當你明白了一個叫作“翻牆”的詞就對一切不足以為奇了。
對於企業來說,敏感話題可以藉助的點太少,當然特殊性質的行業還是可以分一杯羹,比如彭麗媛隨訪時所穿的“例外”品牌就例外地走紅了,第一夫人送的禮物百雀羚也跟著水漲船高,一時間成為微博最熱門的話題。這種行銷事件可遇不可求,可以走紅一個賬號卻不大適合企業參與。商業目的的背後有太多眼睛盯著,一不留神就成了競爭對手的把柄,所以,有機會則碰之,無機會就不要試圖去借勢了。

6

人活天地間,吃五穀雜糧,走五湖四海,你總能遇見幾個堪稱
極品的傢伙。@我的前任是極品@我的老闆是極品@我的採訪對象是極品@我的買家是極品……吐槽行業問題,歡樂大眾的同時,也是深刻的自我檢討和成長過程。實踐證明,吐槽是緩解壓力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它比去超市手捏速食麵要高尚很多。

行銷標籤:
話題共鳴+釋放壓力的吐槽點
微博內參:
人生就是逆水行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吐槽是集合大眾的糗事,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基礎上。“有什麼傷心的事,說出來讓大家樂呵樂呵”,你瞬間就高尚了,頭頂五彩斑斕的皇冠,瞬間就有了一種微博會員的感覺。集合大眾可吐槽的話題實際就是利用共鳴點去散播行銷效應。
吐槽是行銷標籤里最好用也最管用的一種植入方式,在吐槽的長微博里是很容易被巧妙地植入產品廣告的。吐槽行銷核心點在於槽點上,看是否能夠激起一部分人的共鳴。共鳴是發酵的一杯良藥,網民的智慧會在此基礎上大面積地膨脹爆發。比如對前任的抱怨,無論是前男友還是前上司;比如對奇葩朋友的調侃,無論是上鋪的兄弟還是一個戰壕里的同事。
敢於調侃自己的傷疤肯定是一個做廣告的高手,他會不留痕跡地講一個你看不到卻身臨其境的廣告故事。因為他知道,打動你就是廣告的核心目的,產品已經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了。每一種吐槽都是可以輕而易舉植入廣告的,因為我們的生活里廣告無處不在,比如“極品的老闆這樣用手機”,不只是Logo展示還有功能展示,一個全新的微博廣告長圖就這樣誕生了;比如“我的閨蜜居然這樣用化妝品”(此處可以是某一個化妝品品牌),就算是赤裸裸的廣告,別人也會被你極品的故事所吸引。
這樣的廣告是否太另類了?對品牌是不是有損害?你回頭想一想,極品的是廣告的主角,而不是產品,產品只是“極品的人”用來展現智商的工具,這個工具居然在一個“極品”的手裡變成一件可樂的事情,難道這樣一個帶給別人歡笑的品牌不是值得購買和尊敬的品牌嗎?
話題共鳴一定要“長長長長長”的微博圖,第一張用戶開始笑,第二張他居然已經開始讓自己的朋友對號入座了,第三張……第五張,第六張。沒錯,就是這個味兒,太形象太逼真太可樂了!咔嚓一個峰迴路轉,原來這是一個廣告,此時你應該舉起雙手為這個廣告鼓一下掌,因為你被帶入到故事裡面去了,你笑了。一個讓你身心放鬆的廣告,不值得你隨手點一下微博的“贊”嗎?

7

這個世界上,沒有醜姑娘,只有不會用Ps的姑娘。學學人家@宇宙美少女蝴蝶公主,那下巴削的直接令韓國最頂級的整容師汗顏。一系列錐子臉造型的各種party自拍照直接將這個姑娘推進了大眾視野,讓錐子臉一躍成為最流行的造型。當然還有“不能把二貨姑娘留在宿舍”,犯二姑娘會拿自己的臉塗鴉出了她的歡樂世界。
行銷標籤:
奇葩+“二”到極致
微博內參:
漂亮的姑娘敢用化妝品、PS禍害自己的臉,就已經足以引起話題,何況加上網民智慧的二度解讀。早有二貨妹子畫各種鬼臉,今有台灣妹子濃妝挑戰雍正帝,神一樣的cosplay注定了其有走紅的潛質。回頭想想幾年前“後舍男生”的走紅,惡搞顯然是網際網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路小胖、齙牙哥,實際上都是網際網路全民效應推動的產物,模仿是推介整個話題的最終風向標,當大家都樂中於PS錐子臉的奇葩狂歡時,行銷效應就已經無處不在了。
奇葩,多么美好的詞,《美人賦》里這樣寫:“奇葩逸麗,淑質艶光。”明朱鼎《玉鏡台記·慶賞》這樣寫:“只見萬種奇葩呈艶麗,十分春色在枝頭。”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春蘭秋菊呵竟放奇葩,薰風永駐呵吹綠天涯!”而如今,提及這個詞,你瞬間會感慨網際網路已經毀掉了這個詞,就像當年網際網路親手毀掉菊花、小姐、同志,如今毀掉校長這個詞一樣,奇葩已經死在了1999年2KB的網速里。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節操”這個詞。家住在朝陽區的郝先生跟他們不同,他沒有字典(原梗來源於“東東槍”)。當廣大少年口喊著“屌絲”招搖過街節操碎一地的時候,只有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都碎得那么心痛,這是多么痛的領悟啊!一入微博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當你的品牌客群已經將“二”、將“奇葩”當作他們消遣的主旋律時,品牌就應該試著轉型了。
愛上一個人,其實沒有那么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變成對方的樣子。通常的警匪片裡上演無間道,打入敵人內部的最佳方式就是變成敵人的樣子,他吸毒你也吸毒,他砍人你也砍人,但是最後你會發現,當有一天你親手把節操給了微博,微博就再也不會還給你了。個人微博想走紅,最快的速度就是往“奇葩”上靠攏,於是有奇葩的親奉獻了一份“板藍根泡速食麵”,這么拉轟和預防感冒的吃法,奇葩到無極限,不紅對不起微博已經逝去的節操啊!於是又有親奉獻了一份“香菜蓋飯”,沒錯,香菜蓋飯啊!是蓋飯,用香菜!你讓“不吃香菜教”的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地上的每一片碎掉的節操都深深地折射著這個親獨孤求敗的表情。
企業想走紅最快的速度也是往“二”上靠攏,君不見有的企業已經玩起了“二”的行銷嗎?全場二折就是要“二”給消費者看的,關鍵是它還集結了N多大牌一起搞“二”的行銷。沒事,原始積累的第一桶金都不大光明,當有一天你擠進了微博的百萬冬粉俱樂部,你就站在高高的“骨堆”旁邊伸出“剪刀手”給冬粉們講那過去的故事,那一年你懷揣節操來微博的故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