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植物牆

簡介

鋪貼式牆體綠化鋪貼式牆體綠化
生態植物牆是用綠色植物編植成的牆體,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對生長環境的超強自適應能力,使自然界中棲息於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長於垂直的建築牆面,為建築設計和建築裝飾提供一種新型的有機生態材料。人們根據不同的環境要求,設計出了造型各異,高低錯落,環境和諧的牆體造型,經過精心設計及培植,再裝飾以牆頂適合植物生長的燈具,使植物牆更顯美觀。植物種植採用散植、叢植等自然式種植,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和高低錯落的立體群落層次結構,促進植物牆生態系統自維機制和生物多樣性的提高。

生態植物牆的意義

 隨著綠化技術的進步和生態城市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生態植物牆的形式越來越多,且方式方法越來越先進多樣,這是因為生態植物牆對城市的非常重大的意義:
如美化環境,回歸大自然;節能環保,使得建築物室內冬暖夏涼;營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環境;善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城市排水負荷;吸塵降噪等等
生態植物牆與建築節能實測結果表明:在室外氣溫38℃時,無綠化建築物的外表面(深灰色外牆塗料)溫度最高可達50℃,而有建築物綠化外牆面溫度為27℃,尤其是朝西的牆面,綠化覆蓋後降溫的效果更為顯著,據測定,有植物遮蔭的地方,光照強度僅有陽光直射地方的幾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濃密的枝葉象一層厚厚的絨毯,可降低太陽的輻射強度,同時也降低溫度,凡是有植物覆蓋的牆面溫度通常可降低2—7度;同時,牆面覆蓋後空氣相對濕度可以提高10—20%,在炎熱夏季這大大有利於人們消除疲勞。有建築物牆面綠化的建築室內空氣溫度較無綠化建築物室內溫度約3~5℃,降溫效果明顯。

主要栽植形式

1、 骨架+花盆:‍

通常先緊貼牆面或離開牆面5-10cm搭建平行於牆面的骨架,輔以滴灌或噴灌系統,再將事先綠化好的花盆嵌入骨架空格中,其優點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自動澆灌,更換植物方便,適用於臨時植物花卉布景;不足是需在牆外加骨架,厚度大於20cm,增大體量可能影響表觀;因為骨架須固定在牆體上,在固定點處容易產生漏水隱患,骨架鏽蝕等影響系統整體使用壽命;滴灌容易被堵失靈而導致植物缺水死亡。 

2、模組化牆體綠化:

其建造工藝與骨架+花盆防水類同,但改善之處是花盆變成了方塊形、菱形等幾何模組,這些模組組合更加靈活方便,模組中的植物和植物圖案通常須在苗圃中按客戶要求預先定製好,經過數月的栽培養護後,再運往現場進行安裝;其優點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自動澆灌,運輸方便,現場安裝時間短,系統壽命較骨架+花盆更長,不足是也需在牆外加骨架,厚度大於20cm,增大體量可能影響表觀;因為骨架須固定在牆體上,在固定點處容易產生漏水隱患,骨架鏽蝕等影響系統整體使用壽命;滴灌容易被堵失靈而導致植物缺水死亡,價格較相對高。 

3、鋪貼式牆體綠化:

其無需在牆面加設骨架,是通過工廠工業化生產:將平面澆灌系統、牆體種植袋複合在一層1.5mm厚高強度防水膜上,形成一個牆面種植平面系統,在現場直接將該系統固定在牆面上,並且固定點採用特殊的防水緊固件處理,防水膜除了承擔整個牆面系統的重量外還同時對被覆蓋的牆面起到防水的作用,植物可以在苗圃預製,也可以現場種植。其優點是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集自動澆灌,防水、超薄(小於10cm)、長壽命、易施工於一身;缺點是價格相對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