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

《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梳理了中國近30年來有關0~6歲兒童營養調查和檢測數據,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理論,指從懷孕開始到寶寶2周歲的1000天裡,母嬰營養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視窗期”。生命早期1000天是兒童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其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胎兒的正常發育,幼兒的體格和大腦發育,兒童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免疫力、發病率和死亡率。不僅如此,它還影響著成人期的慢性病發病率,成人期的社會能力和勞動生產力。

理論依據

2006年聯合國營養執行委員會提出,從妊娠到出生後2歲時是預防成年慢性疾病的視窗期;“哥本哈根共識”提出,改善1000天關鍵時期的營養是全球健康發展的最佳投資。

國家政策

1、《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0年)》

國務院下發《過敏營養計畫(2017-2030)》,其中包括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

開展孕前和孕產期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推進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對孕婦進行營養指導,將營養評價和膳食指導納入我國孕前和孕期檢查。開展孕產婦的營養篩查和干預,降低低出生體重兒和巨大兒出生率。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諮詢平台。

實施婦幼人群營養干預計畫。繼續推進農村婦女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項目,積極引導圍孕期婦女加強含葉酸、鐵在內的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降低孕婦貧血率,預防兒童營養缺乏。在合理膳食基礎上,推動開展孕婦營養包干預項目。

提高母乳餵養率,培養科學餵養行為。進一步完善母乳餵養保障制度,改善母乳餵養環境,在公共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母嬰室。研究制定嬰幼兒科學餵養策略,宣傳引導合理輔食餵養。加強對嬰幼兒腹瀉、營養不良病例的監測預警,研究制定並實施嬰幼兒食源性疾病(腹瀉等)的防控策略。

提高嬰幼兒食品質量與安全水平,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營養成分和重點污染物監測,及時修訂完善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標準。提高研發能力,持續提升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輔助食品質量。

2、中國營養學會提出嬰兒餵養指南

中國營養學會考慮到營養作為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對嬰兒的生長發育和後續健康持續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其他國際組織的相關建議,針對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視窗期的第二階段(6月齡內嬰兒)和第三階段(7~24月齡嬰兒),分別提出《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和《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

適用階段

“生命早期1000天”的三個階段:

1、孕期280天(孕婦40周)

(1)胎兒發育的營養需要

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全部來源於母體的胎盤供給,所以40周孕期里,孕婦要保障胎兒日益增長的營養需求。

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多種營養物質,如鈣、鐵、鎂、鋅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素,其中骨骼發育和造血供血需求最大的鈣和鐵,則是最常見的孕期缺乏營養素。

胎兒在孕期里獲得的營養不足,在出生後會表現為體質差,甚至誘發各種發育畸形、先天性疾病,早產兒、低體重兒等出生,也與孕婦營養供給不足有很大關係。

(2)孕婦自身的營養需要

孕期是生命早期1000天裡比較特殊的階段,孕期營養不平衡除了影響胎兒健康,對孕婦本身也會造成損傷。

因為飲食不均衡,營養種類和吸收量不當,造成非常多孕期體重過輕或者過重的孕婦,在生產後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受到影響,最常見的是孕婦高血壓、孕婦糖尿病、孕期肥胖、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等疾病,這是由於油脂、糖分等攝入過多,而關鍵營養素如鐵、鈣等卻被忽視所造成的。

另外,孕婦除了基礎營養,還應該注意免疫營養的攝入,增強自身體質,減少病菌和藥物特別是抗生素對胎兒的接觸,最大程度上避免胎兒發育因此受到惡性影響。

(3)主要營養素

孕早期

葉酸:補充葉酸可以防止貧血、早產,防止胎兒畸形,這對妊娠早期尤為重要,因為早期正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關鍵,預防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降低胎盤早剝和妊娠高血壓風險。

富含葉酸食物:如麵包、麵條、白米和麵粉等穀物類食物,以及牛肝、菠菜、龍鬚菜、蘆薈、豆類及蘋果、柑橘、橙子等。除食補以外,還可以口服葉酸片來保證每日所需的葉酸。

維生素C:適量補充維生素C能緩解孕期牙齦出血的現象。同時可以幫助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牙齦疾病。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青椒、菜花、白菜、番茄、黃瓜、菠菜、檸檬、草莓、蘋果等。

維生素B6:是妊娠嘔吐的剋星,維生素B6在麥芽糖中的含量很高,每天吃1-2勺麥芽糖不僅可以抑制妊娠嘔吐,而且能使孕婦精力充沛。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香蕉、馬鈴薯、黃豆、胡蘿蔔、核桃、花生、菠菜等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中以瘦肉、雞肉、雞蛋、魚等含量較多。

DHA:DHA、EPA和腦磷脂、卵磷脂等物質合在一起,被稱為“腦黃金”。“腦黃金”對於懷孕7個月的準媽媽來說,具有雙重重要意義。首先,“腦黃金”能預防早產,防止胎兒發育遲緩,增加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其次,此時的胎寶寶,神經系統逐漸完善,全身組織尤其是大腦細胞發育速度比孕早期明顯加快。而足夠“腦黃金”的攝入,能保證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富含DHA類的食物:核桃、松子、葵花籽、杏仁、榛子、花生等堅果類食品,此外還包括海魚、魚油等。這些食物富含寶寶大腦細胞發育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孕中期

鋅:防止胎寶寶發育不良。這個月準媽媽需要增加鋅的攝入量。準媽媽如果缺鋅,會影響胎寶寶在宮內的生長,會使胎兒的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發育不良。缺鋅會造成孕媽咪味覺、嗅覺異常,食慾減退,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免疫力降低,這樣勢必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鈣:促進胎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孕媽懷孕第5個月後,胎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生長得特別快,是迅速鈣化時期,對鈣質需求劇增。因此從本月起,牛奶、孕婦奶粉或優酪乳是準媽媽每天必不可少的補鈣飲品。

富含鈣的食物:乾乳酪、豆腐、雞蛋或鴨蛋、蝦、魚類、海帶等。

鐵:防止孕期缺鐵性貧血。此時的準媽媽和胎寶寶的營養需要量都在猛增。許多準媽媽開始出現貧血症狀。鐵是組成紅細胞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本月尤其要注意鐵元素的攝入。

含鐵食物: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還可以從這個月開始每天口服0.3-0.6克硫酸亞鐵。

孕晚期

胎兒開始在肝臟和皮下存儲糖原及脂肪。此時如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將造成蛋白質缺乏或酮症酸中毒,所以孕8月應保證熱量的供給,增加主糧的攝入,如大米、麵粉等。一般來說,準媽媽每天平均需要進食400g左右的穀類食品,這對保證熱量供給、節省蛋白質有著重要意義。孕後期,逐漸增大的胎寶寶給準媽媽帶來負擔,準媽媽很容易發生便秘。由於便秘,又可發生內外痔。為了緩解便秘帶來的痛苦,孕媽咪應該注意攝取足夠量的膳食纖維,以促進腸道蠕動。

膳食纖維、益生菌:防止便秘,促進腸道蠕動

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小米、玉米、燕麥片、全麥麵包、芹菜、胡蘿蔔、白薯、土豆、豆芽、菜花等。

代表產品:安滿孕婦奶粉、美素佳兒媽媽奶粉、愛樂維複合維生素片、斯利安葉酸片、bioislandDHA海藻油、迪巧維D鈣片、湯臣倍健多種維生素片、德國Floradix鐵元、生命陽光乳鐵蛋白、lifespace益生菌、生命陽光益生菌、康萃樂益生菌

2、哺乳期180天(寶寶6月齡)

(1)初乳的營養價值

初乳富含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有助於腸道功能發展,並提供免疫保護。母親分娩後,應儘早開奶,讓嬰兒開始吸吮乳頭,獲得初乳並進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嬰兒出生後第一口食物應是母乳,有利於預防嬰兒過敏,並減輕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此外,讓嬰兒儘早反覆吸吮乳頭,是確保成功純母乳餵養的關鍵。嬰兒出生時,體內具有一定的能量儲備,可滿足至少3天的代謝需求;開奶過程中不用擔心新生兒飢餓,可密切關注嬰兒體重,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堅持純母乳餵養。溫馨環境、愉悅心情、精神鼓勵、乳腺按摩等輔助因素,有助於順利成功開奶。

(2)母乳的營養價值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此外,母乳有利於腸道健康微生態環境建立和腸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過敏發生的風險。母乳餵養營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環境,給嬰兒最大的安全感,有利於嬰兒心理行為和情感發展;母乳是最佳的營養支持,母乳餵養的嬰兒最聰明。

(3)如何保證母乳營養質量

母乳雖好,但要建立在乳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以下狀況的基礎上:患有HIV和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結核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B型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間,以及濫用藥物、大量飲用酒精飲料和吸菸、使用某些藥物、癌症治療和密切接觸放射性物質。

即使是健康狀況正常的乳母,在哺乳期也要保持自身營養充足,才能保證母乳的質量,切忌進補過多民間“催乳”秘方,尤其是大量湯補容易造成脂肪、鈉等攝入過多,嬰幼兒真正缺少的礦物質營養卻攝入不足,母乳質量反而大打折扣。

(4)非母乳餵養寶寶的營養補充

因為母親身體或者工作原因等無法堅持母乳餵養,或者母乳不能滿足需求,要混合餵養的寶寶有很多,2013年,國家疾控中心營養與慢病調查的監測數據顯示,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下降至20.8%,遠遠低於純母乳餵養率38%的世界平均水平。

任何嬰兒配方奶都不能與母乳相媲美,只能作為母乳餵養失敗後的無奈選擇,或母乳不足時對母乳的補充,所以非純母乳餵養的嬰幼兒可以適當額外補充營養素。

由於嬰幼兒在這個時期的大腦里有許多新的神經連線點出現,同時上千億個神經細胞希望通過這些連線點進行刺激,寶寶在接受和處理這些信息的時候,就是學習的過程,所以這段時期也是腦部和視力發育的重要塑造關鍵期,對腦部發育很重要的例如DHA、礦物質(鐵、鋅、葉酸、碘)、維生素(維生素A、D、B6、B12)等,配方奶粉未能像母乳一樣全面滿足,家長可適當額外補充營養素。

(5)主要營養素

母乳: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

鈣:孕期和哺乳期會流失大量的鈣,如果不及時補充,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富含鈣的食物:奶、蝦皮、豆製品、帶骨魚蝦、雞肉湯、蝦皮雞蛋湯、排骨湯、豬蹄湯等。

鐵:防止缺鐵性貧血。

富含鐵的食物:如強化鐵米粉、蛋黃、魚泥、肝泥、瘦肉等;適當添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鐵的吸收。

代表產品:湯臣倍健牛乳鈣片、生命陽光骨健樂乳鈣、百合康維生素D鈣咀嚼片(孕婦乳母型)、生命陽光乳鐵蛋白調製乳粉

3、輔食期540天(寶寶7-24月)

(1)輔食營養的重要性

對於7~24月齡嬰幼兒,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需求,必須引入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與此同時,7~24月齡嬰幼兒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發育、感知覺以及認知行為能力的發展,也需要其有機會通過接觸、感受和嘗試,逐步體驗和適應多樣化的食物,從被動接受餵養轉變到自主進食。這一過程從嬰兒7月齡開始,到24月齡時完成。這一年齡段嬰幼兒的特殊性還在於,父母及餵養者的餵養行為對其營養和飲食行為有顯著的影響。順應嬰幼兒需求餵養,有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並具有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7~12月齡嬰兒所需能量約1/3~1/2來自輔食,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輔食,而母乳餵養的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

寶寶在孕期會從母體身上獲得一定量的鐵,到出生後3~4個月左右消耗完畢,而母乳中的鐵含量非常低,所以我國嬰幼兒出現缺鐵甚至是缺鐵性貧血的機率非常高,從而導致這些孩子發育緩慢、神經受損、認知能力受損、情緒行為等受影響,補鐵工作仍需加強。

生長迅速是生命早期的一個特別,在這期間寶寶的骨骼在發育高峰期,而骨骼發育的原料正是鈣,非母乳餵養的孩子可能對奶粉中的鈣吸收比較差,可以適當補充鈣劑。

如果補充鈣劑效果不明顯,孩子依然發育遲緩、有明顯缺鈣症狀,則可能是其他促進鈣吸收、調節骨骼生長的營養素缺乏了,可以調理腸胃,適當補充維生素AD。

(2)免疫不全期的營養補充

6月齡後,除了開始進入輔食期,寶寶還開始了另一個特殊時期——免疫不全期:寶寶在孕期會從母體身上獲得大量免疫物質,在出生後會增強對新生兒的保護,減少外界環境對他的傷害;但這些物質在6個月左右及會被消耗完成,而自身的免疫系統還在緩慢地建設當中,寶寶的免疫力進入到一個低谷,容易受到病菌侵擾抵抗不了引起疾病。

除了常規營養和常見礦物質、維生素,處於免疫不全期的寶寶還應該注意免疫營養的補充,調節體質,在生命早期儘量減少接觸藥物特別是抗生素,有利於長期良好體質的建立。

(3)主要營養素

鈣:非母乳餵養寶寶,可以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補充。

鐵:寶寶缺鐵時,會出現貧血、免疫力下降、生長發育不良等症狀。

鋅:機體內缺鋅會使腦細胞數目減少,尤其是在3歲以前,缺鋅會嚴重影響大腦發育。鋅缺乏會導致味覺下降,出現厭食、偏食甚至發展為異食癖。

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免疫力。

乳鐵蛋白:改善缺鐵性貧血,提高機體抵抗力。

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當人體住滿足夠的益生菌時,人就會處於健康的狀態,但是一旦體內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種間比例發生大幅變化或者超出正常數值時,那么腹瀉、過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會隨之而來,人體的健康就會亮紅燈。

代表產品:童年時光鈣鐵鋅、英吉利鈣鐵鋅營養包、哈藥鈣鐵鋅口服液、生命陽光純牛初乳粉、紐貝樂乳鐵蛋白、生命陽光乳鐵蛋白、康萃樂益生菌、生命陽光益生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

重要特徵

不可逆特性

1、生長發育基礎

生命早期是胚胎髮育、嬰幼兒多種器官系統初期發育的關鍵時期,一旦由於營養缺少造成畸形或者發育不良,這種損傷後天是難以補救的。

孩子的發育是有規律的、有階段性的,在成年期之前的發育成長由於一支升空發射的火箭,每一個階段都有既定需要達到的目標,只有每一個階段都達到滿意的高度,最後才能達成完美的升空,孩子的良好發育,需要每一個階段都有充足均衡的營養配合,不能指望這一階段缺了,下一階段再補回來,錯過了生命早期的發育良機,就很難彌補回來了。

2、損傷、發育不良會累積

生命早期1000天裡由於營養不良所造成對健康的傷害,是可能逐步累積,最後甚至會影響成年期的健康。

胎兒期:生長發育遲緩、代謝免疫編程障礙、神經管畸形

嬰幼兒期:過敏或高出生體重、代謝免疫編程障礙、認知發育不良

兒童期/青春期:脂肪堆積、肥胖症、身材矮小、骨發育/認知發育不良、癌症

成年期:心血管疾病、肥胖症、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骨質疏鬆

品牌推動

在國家政策號召下,國內外各大嬰幼兒奶粉、營養品品牌都陸續加入到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中。

法國達能紐迪希亞成立生命早期1000天項目小組。

瑞士雀巢專門設立“優養千日,優護一生”項目。

荷蘭美贊臣推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研究。

美國惠氏啟動中國兒童早期發展和腦發育教育工程——“超凡小大腦計畫”。

紐西蘭生命陽光推出千日系列營養知識手冊。

飛鶴啟動“媽媽和我的1000天”科研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