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富

"民國三十七年(1948)麟遊第一次解放後

甄富(1914 1977) 麟遊縣九成宮鎮鐵爐溝人。高小畢業後,被推任保隊附,目睹國民黨政治腐敗,堅辭其職。
1946年2月他與中共地下黨人柏少英取得聯繫,做通訊聯絡工作。8月麟遊地下黨領導的武工隊活動於火石山一帶,他奔赴於岐、扶及縣內各地,不畏艱險,掌握情況,傳遞訊息,及時準確地完成任務。8月14日在鐵爐溝西嶺村經柏少英、劉章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三十七年(1948)麟遊第一次解放後,他出任興國區委副書記。1 949年二三月間,參加游擊隊,同年4月4日,敵闖入甄家,捕甄未獲,將其妻劉鳳玲嚴刑拷打,追問丈夫下落,劉嚴守秘密一字未吐,敵人無法可使,遂打壞家具,趕走耕牛,搶去糧食衣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先後任崔木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58年11月,麟、岐、鳳三縣合併後,任鳳翔縣委書記處書記。1962年分縣後,調任武功縣委副書記等職,1967年調任寶雞棉花辦事處主任,1969年下放麟遊勞動鍛鍊。甄富為人勤樸,對革命事業赤誠,處事堅持原則,對上級指示一絲不苟。在任麟遊縣委書記時,積極發展農業互助合作,1956年春節不放假,親率工作隊下鄉辦社。常恨辦事不速,事必躬行。大煉鋼鐵時徒步上山找礦,指導修築栗川煉鐵爐,親手設計雙人拉風箱,徹夜在爐前觀察火色;建民眾堂捐獻家中木料;每年春秋兩季,親身領導幹部和民眾植樹造林,嫁接果樹。在下放兩亭五王殿勞動中,辦小型果園一處,親自嫁接、管護,如今果實纍纍。
麟遊舊縣城在童山頂上,吃水困難,交通不便,亦無擴建前途,他力主搬遷。從1957年起,即向省委請示,確定移向鎮頭。從勘查地址、規劃、設計、繪圖他都一一過問。
1957年春,親率機關幹部百餘人,幫助鎮頭灣生產隊建桃園40畝,後人吃桃時還談論甄書記的好處。1958年由他倡導在閣頭寺鄉丹樹村創辦了全省第二個鄉、村合辦林場,當年育苗五畝,造林220畝。1962年省林業廳在此總結經驗,向全省推廣。
“文革”中,下放勞煉,時達數年,憂勞成疾,鬱郁以終,人多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