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藥罐

瓷藥罐

署有福州地名的瓷器罐子,是歷史文化價值和品牌的代表證物,它就是出自清代福州觀音井街的膏藥瓷罐。

基本信息

中華瓷文化歷史悠久,瓷器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成為物質文明的象徵。當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瓷器用品仍無處不在,種類之多數不勝數。有著廣泛用途的瓷罐是存放中藥材等的理想器皿,歷史上,人們多用它存放中草藥,煉製成藥、藥丸、藥膏等。明代以來,人們大量使用瓷罐來裝成藥,有了專用罐子,專屬名稱,專門燒造。這裡與大家共同欣賞鑑別的是清朝晚期福州的兩個瓷藥罐,分別燒造的名款為:“江浙康濟堂精製桂圓膏福州觀音井街”、“福州觀音井康濟元壽堂自製元壽膏”。用這種瓷罐裝藥材、藥膏、藥丸的習慣在民間不足為奇,但是集三省地名和商品名牌及產品產地於一身的瓷藥罐卻較罕見,這也成為我國傳統醫藥瑰寶與瓷器藝術結合的完美體現,更是福州歷史上中醫藥名牌的一個實例,充分說明了它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器物描述

福州盛產龍眼,以龍眼為主要成分的滋補藥品“觀音井街桂圓膏/元壽膏”是當時的名牌產品,在江南深受喜愛和好評,自古以來江浙、上海一帶人都把它視作名貴滋補品。由於古代交通條件等的限制,福州的龍眼要運往江南或北方十分困難,難以保存。所以,經過煉製的桂圓膏成為首選,被人們視作珍品。由於這一品牌的流傳和走俏,包裝上有了固定的形式。“江浙康濟堂精製桂圓膏福州觀音井街”和“福州觀音井康濟元壽堂自製元壽膏”這兩個罐子均為青白瓷燒造,分別採用青花濃彩和洋藍彩上色,罐子整體造型規整,分別呈圓筒型和直筒型,罐子的規格分別:,,。罐子內外壁均施滿釉,適用於盛放膏藥,這種傳統的包裝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研究傳統的包裝材料、製作工藝及適用的產品特性等都可以起到借鑑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