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離婚故事

現代離婚故事,是由著名演員瓦萊麗亞·布諾妮-泰特琪,喬安娜·普萊斯主演的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現代離婚故事

外文名稱:Un couple parfait
更多中文片名: 一對完美的夫妻
更多外文片名: 不完全なふたり
A Perfect Couple.....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Ena teleio zevgari.....Greece (festival title)
Pareja perfecta, Una.....Argentina
Um Casal Perfeito.....Brazil (festival title)
導演:諏訪敦彥 Nobuhiro Suwa
編劇:諏訪敦彥 Nobuhiro Suwa
主演:
瓦萊麗亞·布諾妮-泰特琪 Valeria Bruni Tedeschi ....Marie
喬安娜·普萊斯 Joana Preiss ....Natacha
布魯諾·托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Nicolas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Argentina:104 min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 Canada:104 min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國家/地區: 日本 / 法國
對白語言: 法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Argentina:13 / South Korea:15
上映:2005年

劇情

眾人眼中的模範夫婦,一天向朋友們宣布:我們要離婚了。朋友都覺得難以置信,15年,你放得下嗎?你還好嗎?我沒有事,但請你不要用這種同情的眼光望著我,可以嗎?我真的不難過,請相信我。其實,我難過得要死,身與心都不知該放在何處,勉強擠出的笑容,勉強收藏的眼淚,沒有一晚睡得安寧,你還走來問我可好,我不好,但不想再跟你談論我與你的不好,要說的這15年來都已經說盡,雖然在這時候我仍會管束你、嘲笑你,我只是控制不了我的晦氣,我只想好好的睡一覺,但你徹夜未返,為何你就不能夠好好待在這裡,不能忍受我的脾氣。

火車開走了,我們仍站在月台,相對無言,如果我留下,往後的日子是否也會如此安靜,我們會更關心對方,抑或會越發討厭。
我們該往那裡去。

影評 

《完美一對》(Un Couple Parfait)的意思就是“模範夫妻”,對於這個電影來講有點諷刺的意思,最近這個碟出現了,譯成《現代離婚故事》,好理解一些,就是朋友們眼中的模範夫妻感情在破裂的邊緣。一個日本人拍的法國電影。諏訪敦彥的整部影片應該是用高清拍的,形式極簡,根據李洋在《電影+2006》里的介紹是“只有三、四十幾個鏡頭,全片只有5位演員,拍攝只進行了11天,諏訪敦彥在拍攝時沒有劇本,只為演員們準備了故事大綱,所有的對話都是演員在現場即興發揮的。”我看了一段這張DVD附錄的訪談,基本上是演員、導演、攝影師合作搭建了故事,情緒和台詞是臨場發揮,真實感很強。有時候我會想到同一題材的德斯普萊辛的《國王與王后》或者錫蘭的《氣候》,《完美一對》氣質不一樣,但一樣的好。
這種電影無法複製,就像其中的情感無法複製,它太細緻了、太貼近了、太私人了、太瑣碎了。諏訪敦彥的形式不獨為形式存在,和作品內部的情緒完全吻合。雖說是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占據篇幅最大,但特寫、跟拍、包括黑屏來得也是毫不猶豫。有朋友曾經說起電影的節奏,就像詩的節奏,是呼吸,時長時短,沒有規律可循,好電影的節奏感,就是讓你感到舒服,感受到詩意。《完美一對》太日常了,所以甚至有點悶,但諏訪敦彥好厲害的地方,就是裡面有種沒有規律的節奏,讓你進入裡面那一對男女的情感裡面。剩下的就是自己的體會了。如果體會不到,也許是感情生活太幸福了。
有場戲,估計喜歡這個電影的人都會記得。男女主角在旅店爭吵,機位一直不變,觀眾大概已經習慣;接著女主角關上門,出畫,鏡頭依然對著門不動;大概半分鐘之後,女主角在隔壁開始說話,對著門的空鏡頭又是兩分鐘。這是特別有味道的一場戲,這個味道大概就是兩個人之間的情緒被徹底傳遞出來了。
正如諏訪敦彥前一部影片《H故事》(H Story ,2001)與阿蘭·雷乃的名作《廣島之戀》之間構成的“致敬-反駁”關係一樣,在《完美的一對》中,諏訪敦彥試圖尋找一種與羅西里尼1953年的名片《義大利之旅》( Viaggio in Italia)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難看出《完美的一對》的故事與《義大利之旅》之間非常相似,在《義大利之旅》中,英格麗·褒曼和喬治·桑德斯扮演的一對英國情侶,同樣是在遭遇情感危機的時刻,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過程中漸漸迷失,尤其《完美的一對》開場兩個人坐在計程車里的戲,以及瑪麗遊覽羅丹博物館的戲,與《義大利之旅》中開場的汽車戲和凱瑟琳觀光龐貝博物館的戲,形成了非常微妙的對應關係。當然,諏訪敦彥採用了比羅西里尼更加真實的視聽語言(長鏡頭和現實環境音效),將《義大利之旅》中的“發現”(凱薩琳對死者的發現、對階級身份的發現等)和“隔膜”(凱薩琳與丈夫之間瀕臨崩潰的關係),將這兩個主題重新放置在21世紀的巴黎,這既是對羅西里尼名作的致敬,甚至是對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這對銀幕情侶的緬懷(《義大利之旅》是兩個人合作的最後一部影片),也是用更加真實的極簡主義風格,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常見的意識形態表達的否定,甚至是“批評”。

花絮

·諏訪導演拍片一向很快。本片的拍攝工作只花了11天。他不喜歡反覆拍攝一個場面,而是在拍攝前與演員進行反覆討論,使演員胸有成竹,待正式開拍時去抓住最先顯現出來的東西;

獲獎情況

獲2006年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影片,2005年洛迦諾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