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生[安徽大學教授]

王武生[安徽大學教授]
王武生[安徽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武生,安徽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水性聚氨酯與綠色高分子,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017年5月20日,中國首款水性聚氨酯保險套品牌發布會在上海舉行,王武生教授出席發布會並發布主題演講。

王武生,安徽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水性聚氨酯與綠色高分子,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個人資料

1980-1984安徽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
1984-1987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6-2000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博士學位
1987-今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

研究領域

水性聚氨酯

綠色高分子

主要作品

《水性聚氨酯薄壁材料研究進展》,《塗料技術與文摘》,2015年
摘要:對薄壁材料及其製品做了介紹;指出天然乳膠保險套存在的幾大問題;提出了用於製備超薄保險套的水性聚氨酯的理想性能指標;介紹並分析比較了水性聚氨酯超薄材料製備成型工藝;討論了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的標準問題。
《用於二氧化矽水分散體系的聚氨酯超分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塗料工業》,2016年
摘要:利用聚氨酯的“裁剪工藝”,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烷氧基矽錨固基團和聚乙二醇溶劑化鏈段的超分散劑,並用於分散水性塗料中的二氧化矽(SiO2)消光粉.採用紅外光譜、粒徑測試、透射電鏡對超分散劑的結構和超分散劑對SiO2消光粉的分散效果進行了表征.用合成的超分散劑分散SiO2消光粉,可以獲得粒徑小、不團聚、穩定的SiO2消光粉水性分散液。
《基於水性聚氨酯端氨基測定的二次擴鏈研究》,《塗料工業》,2015年5月
摘要:在準確測定水性聚氨酯分散體端氨基含量的基礎上,採用二異氰酸酯對分散狀態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體進行二次擴鏈,研究了不同條件下二次擴鏈前後分散體端氨基含量、塗膜力學性能以及分散體粒徑的變化.研究表明:二次擴鏈劑可以與水性聚氨酯分散體的端氨基反應;二次擴鏈可大幅度提高塗膜拉伸強度,而塗膜模量略有上升,說明反應形成擴鏈而非交聯;擴鏈後分散體粒徑略有增加,表明二次擴鏈不影響分散體穩定性。
《新型陽離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與表征》,《塗料工業》,2012年10期
摘要:以聚氧化丙烯二元醇(PE220)和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為原料,以自制的陽離子親水單體Y-E51作為擴鏈劑,製備了陽離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WPU),討論了Y-E51的摩爾分數對WPU乳液粒徑分布及膠膜力學性能的影響,並通過紅外光譜對產物的結構進行表征。結果表明:隨著Y-E51摩爾分數的增加,乳液粒徑分布變窄,膠膜的吸收率、甲苯溶脹率變大,拉伸強度增大,斷裂伸長率下降;當Y-E51的摩爾分數為18%,膠膜的力學性能最佳。
《水性聚氨酯分散體流變學特性》,《塗料技術與文摘》,2012年06期
摘要:流變學理論與水性聚氨酯合成和使用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繫,但關於水性聚氨酯流變學國內觀注很少,故此對水性聚氨酯流變學特性理論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理論總結。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技術》,《塗料技術與文摘》,2013年3月
摘要:簡要綜述對水性聚氨酯的雜化改性,有機氟改性和有機矽改性以及水性聚氯酯光固化體系。
《水性聚氨酯分散體乾燥過程》,《塗料技術與文摘》,2011年12期

摘要:介紹了乳膠或分散體乾燥和成膜的基本理論,並套用這些基本理論解釋和論述了水性聚氨酯分散體乾燥和成膜的特性,通過理論的數學模型和結論的簡單介紹,重點論述了怎樣用這些理論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聚氨酯分散體粒徑及粒徑分布與粒徑控制》,《塗料技術與文摘》2011年第2期
摘要:介紹了聚氨酯分散體粒徑與粒徑分布概念、測定粒徑的方法,分析探討了分散體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對粒徑的影響以及聚氨酯分散體的粒徑控制

主要成就

省級鑑定成果15項
國家發明專利3項
SCI論文以及核心雜誌學術論文11篇
授權發明專利兩項
發表論文35篇
國內水性聚氨酯產業開拓者之一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獲得獎項

省級鑑定成果15項
國家發明專利3項
授權發明專利兩項
國內水性聚氨酯產業開拓者之一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人物評價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