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蘭州榆中縣民警]

王小兵[蘭州榆中縣民警]

32載青春年華如同一顆流星耀眼地一閃而過,青春的絕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壯麗而華美。王小兵,這個普通而平凡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每一個為英雄事跡所感動的人們心裡。 英勇搏鬥中,年輕的生命綻放華彩4月5日清明節,是人們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早晨,王小兵走到了生命的終點,用他英勇無畏的行為,將生命的年輪定格在美好的32歲。 “本報訊 4月7日,許多相識和不相識的人紛紛來到王小兵的靈堂,緬懷這位捨生取義的‘鋼鐵衛士’。”

英雄事跡

地處蘭州榆中縣來紫堡鄉的酒鋼集團榆中鋼廠,是一個新興的鋼鐵城,這裡常常成為偷盜犯罪分子眼中的一塊肥肉。

4月5日凌晨時分,蘭泰公司榆鋼保衛組巡邏一班的民警又像往常一樣走進夜色籠罩的廠區,開始新一輪的夜間巡檢。當他們走到焦化作業區附近時,接到總調度室的電話報警:有盜竊分子將備件庫的後牆挖開後進廠偷東西。“快走!”接報後,王小兵和同事立即奔向備件庫。

為將盜竊分子一舉抓獲,他們進行了分工,王小兵等四人從正面堵上去,其他三人從後面包抄過去。蒙蒙夜色中,他們發現已被盜竊分子盜出庫外的千斤頂、磨光機和銅套等物品散落一地,聽到動靜的幾名盜賊已慌忙逃竄。

“這些傢伙肯定還會來搬運贓物!”王小兵判斷道。黑暗中,幾個人商議後,王小兵、馬君二人便埋伏在供貨中心倉庫旁守候,其他人巡防他處。

大約40分鐘後,盜賊果然探頭探腦地悄然潛入廠內。王小兵立刻從黑暗中撲出,大喝一聲:“站住!”嚇得幾個盜賊四面逃散。王小兵、馬君緊咬住兩名盜賊不放,追趕至廠區維修車間南側。王小兵眼疾手快,一個猛撲,將一名盜賊撲倒在地,扭住胳膊,很快制服了這傢伙。就在此時,馬君抓住的盜賊窮凶極惡地掏出暗藏的匕首捅向馬君。此時,王小兵正在捆綁的那個盜賊,也舉刀瘋狂地向王小兵襲來,尖刀刺向了毫無防備的王小兵……

剎那間,鮮紅的血從英雄的軀體中噴涌而出。忍著劇痛,王小兵用孱弱的聲音喊道:“抓賊!抓賊……”他踉踉蹌蹌地追了幾步,終因體力不支重重地倒在了地上。鮮血染紅了廠區,染紅了英雄深愛著的這片熱土。

王小兵、馬君被隨後趕到的保衛處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王小兵因被刺中要害部位,流血過多,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

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他總是沖在最前面採訪每一位認識王小兵的人,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他們說,在每一次困難和危險來臨時,王小兵都臨危不懼,沖在最前面。

生前事跡

王小兵1992年12月在武警寶雞支隊鳳縣支隊服役,先後擔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在部隊服役期間多次受到嘉獎。

199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11月被評為優秀士兵。

白宗彬是王小兵多年的戰友和好朋友。他回憶說,王小兵在部隊服役期間各方面表現就很突出。有一次抓捕逃犯,當時通知逃犯身上有槍,一定要小心。王小兵毫不畏懼地第一個衝上前去,一個箭步站在逃犯身後,正當逃犯準備掏槍進行還擊時,王小兵已將衝鋒鎗頂在了逃犯的頭上。這一次他順利地完成了抓捕任務,並和戰友榮立集體三等功。

1996年12月,退伍後的王小兵被分配到原蘭鋼保衛處消防中隊擔任戰鬥員。退伍不褪色,是王小兵到新崗位對自己的要求。在消防隊,他數年如一日,苦練消防訓練科目,努力掌握業務技能,無論寒冬還是酷暑,他都帶頭堅持訓練,訓練成績在戰鬥員中名列前茅,並在蘭州市組織的消防理論考試中奪得第一名。

每一次火災發生後,王小兵總是衝鋒在前,無畏無懼,由於表現突出,被任命為戰鬥班副班長。多少次滅火戰鬥中,火焰灼傷了皮膚,燒掉了頭髮,他總是憨憨一笑,轉身又走進火場。

“如果不是他,也許我早沒命了!”王小兵生前的同事馬文俊感慨地說。

1999年6月的一天,桃樹坪附近的一家化工研究院發生火災。火情緊急,情況又十分危險。王小兵帶領幾名戰鬥員從發生大火的大樓西北角直衝而上。此時樓牆已被燒紅,剛到戰鬥班不久的馬文俊拿著水槍直管往前沖。“快回來!小心爆炸!”王小兵大喊馬文俊讓他退後。沒聽見喊話的馬文俊還在往前跑。果然,馬文俊的身後騰起一片大火,情況十分危急。王小兵不顧個人安危衝進火海,把馬文俊拉了出來。“如果不是這一拉,我已經‘光榮’了。這么好的人咋就走了呢?”馬文俊的眼睛濕潤了,再一次重複道。

2003年11月,由於榆鋼建設需要,王小兵被改制後成立的蘭泰公司保衛處選調到榆鋼保衛組,擔任巡邏值勤任務。

王小兵犧牲的噩耗傳來,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們無不扼腕痛心。多少次,他們一起在冰冷刺骨的河水裡蹲點守候,抓捕偷盜人員;多少次,他們一起制定計畫與盜竊分子殊死搏鬥;多少次,他們一起並肩戰鬥分享勝利的喜悅.……

當回想起這些點點滴滴的平凡細節時,王小兵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鮮活形象又浮現在每個人的眼前。

保衛組隊長王永良還清楚地記得,僅今年3月份,王小兵和同事共抓獲了28名偷盜人員。就在王小兵犧牲的前半個月,也就是3月21日晚,當發現廠區火家唐附近有偷盜廢鋼人員時,王小兵冒著紛飛的雨雪,奮不顧身沖向前。在抓獲盜賊時,他的手部受傷,手機也被弄丟了。誰曾想,犧牲那晚值勤時拿著妻子電話的他,在接完人生中最後一個電話後,卻再也無力把它放回口袋。

如果還發生這樣的事,他一定還會這么做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簡單而溫馨。四壁無語,白牆上,黑框中,只有英雄堅毅的目光和熟悉的微笑———這就是王小兵的家。

“壞人為什麼把我的爸爸打到照片裡去了?”不諳世事的王小兵3歲的兒子旦旦忽閃著大眼睛問道。王小兵的妻子韓莉默默無語,只有流不盡的淚水。

充滿仁愛的心

在韓莉眼裡,王小兵是一位正直、豁達、孝順、疼愛家人的好丈夫。“我相信,如果還發生這樣的事,王小兵一定還會這么做。”韓莉說,對於工作,王小兵充滿著熱愛之情。每次下班回到家,他都會一臉欣喜地告訴韓莉今天抓獲了幾個盜竊分子,言語中充滿了責任感和滿足感。偶爾,韓莉會不經意發現丈夫身上受過傷,青一塊、紫一塊的,心裡不是滋味。紅花油、傷濕止痛膏都是家中的常備藥品。有時韓莉也會說上幾句,讓王小兵別太認真,得為一家老小考慮,可王小兵總說:“我怎么能眼睜睜地讓盜賊跑掉呢?這是我的工作。”在同事們的記憶中,王小兵一貫很節儉。說到這個,韓莉心頭酸酸的,“我和他認識時,他穿的一件T恤衫,到現在洗得有點白了,他還在穿。每次要給他買衣服,他總是不要。”王小兵對己節儉,卻十分樂於助人。

“媽,今天我叫班裡的一個小戰士來家吃飯,你多做點好吃的……”兒子熟悉的話語依稀就在昨天。在王小兵媽媽梁國愛的印象里,王小兵經常會叫一些家庭生活困難或者沒有父母的同學、戰友來家裡吃飯。臨走的時候,還讓媽媽給他們帶些東西。記得在消防隊工作時,每到逢年過節,並不寬裕的王小兵都會悄悄地給戰鬥班的一位生活困難的戰友給錢送物。

先進的小集體——家庭

父親王堆祿是一名有著40年工齡的 老公安。由於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王小兵的心裡總是充滿著正義感。有一次在街上,有兩個人打架,圍觀的人很多,王小兵趕忙上前把他們拉開,平息了一場“戰爭”。出於對弟弟的愛護,王小兵的姐姐勸他以後少管閒事,王小兵卻說:“我不把他們勸開,萬一打出事怎么辦?”斯人已逝,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傷和思念。

67歲的王堆祿對兒子的舉動充滿了理解。“小兵走得光榮,有這樣一個兒子,我們全家為他驕傲!”王小兵光榮犧牲後,酒鋼集團授予王小兵“鋼鐵衛士”榮譽稱號,並號召全體幹部職工向王小兵學習。“王小兵不僅是一位我們的好同志、好戰友,更是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代表。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對工作一絲不苟、恪盡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蘭泰公司保衛處處長孫虹在悼詞中深情地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